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党课心得体会范本(6篇)

来源:朗基文库网 时间:2023-08-13 11:45:03 阅读:

内容摘要: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党课心得体会范本(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党课心得体会范本(6篇)

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党课心得体会6篇

第1篇: 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党课心得体会

关于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思考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深刻指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这一重要要求,内涵丰富,立意深远,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政绩是领导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内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是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知识业务能力、领导水平以及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素质在领导工作过程中的综合反映,也是群众评价干部和组织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和标准。由此,领导干部想树政绩,是值得肯定的。但也应看到,少数领导干部对政绩缺乏正确的认识,政绩观还存在种种偏差,出现了简单地把政绩与几个经济指标划等号,单纯追求增长速度,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出现了一些领导干部只注重自己任期内的业绩,而不顾及未来的发展和子孙的利益等问题。再加上由于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评价指标和考核方法方面存在缺陷,没有确立起一种科学有效的干部政绩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使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发生偏差。上述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此,要着力从以下两方面做好工作:
  一、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教育干部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为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供思想保证。
  第一,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树立与科学的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概括为新的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基本内涵是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强调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科学的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地衡量政绩,准确地判别政绩,这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关键问题。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我们衡量、评判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时,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
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
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
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
既要看主观努力,又要看客观条件。从多方面综合评价政绩,用科学发展观衡量领导干部的政绩,有利于引导领导干部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引,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第二,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树立与求真务实作风相适应的政绩观。
  真正的政绩,是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是没有水分的政绩。要坚决防止和克服“一届人的政绩,后来人的包袱”的不良现象。无论在什么时候,从事何种工作,创造政绩的思路、方法都应当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规律,不能急功近利,不切实际地乱铺摊子,盲目上项目,只顾眼前、不虑长远。求真务实,要树立“求实情,办实事,务实效”的政绩观,而不能好大喜功,只讲“形象”,不计成本。不能弄虚作假,只讲“数字”,不计得失。实践是创造政绩的大学校,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的实践中,只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就一定能用好的作风创造突出的政绩。
  第三,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树立与执政为民本质相适应的政绩观。
  执政为民,要求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自己个人的政绩,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政绩,应该是每个人民公仆的终身追求。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要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不顾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是把劲使在为群众办实事,落在实处上,而往往是考虑个人得失,心浮气躁、做表面文章。这样的“政绩”越突出,越是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同。正确的政绩观,要求领导干部真正懂得政绩应当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领导干部的政绩大小,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应把评判政绩大小、优劣的标准交给群众,使真正的政绩得到褒扬,使虚假的政绩无藏身之处。
  二、要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为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供制度保证。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仅要有思想、作风上的保证,而且要有制度上的保证。建立全面、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第一,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改进政绩评价标准及其考核方法。
  政绩考核制度是整个干部考核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制定政绩的考核体系上,要与干部考核制度的完善紧密结合,不能孤立地进行政绩考核的研究。比如,政绩可以综合反映干部德才素质,德才素质的考核要用政绩事例加以证明,政绩考核的结果本身就是分析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素材,对取得政绩的过程,取得政绩的作风的分析也就是对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等等。如果单独地进行政绩考核,容易在干部队伍中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凭政绩用干部”、“只要有政绩,就可以提拔”等想法,导致片面追求政绩,甚至投机取巧创“政绩”。
  政绩考核体系的核心是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在整个指标体系的设置上,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不能片面用经济指标考核干部,在经济指标的设置上,要既重视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又重视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其他指标;
在评价标准上既要看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实数字,又不能唯数字;
在考核指标上,既要有确定性,在一个时期内相对固定,又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调整。建立政绩考核体系,重要的还在于政绩的考核方法,考核方法应着重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要按照“突出工作实绩”的原则,合理确定“德、能、勤、绩、廉”五项考评内容的不同比重。二是要按照考评主体与考评对象的关系,合理确定评价主体中不同层面的“群众”对于评价对象评价的不同比重,制定考核方法。主要是运用目标管理法、关键事件法、综合考核法等不同考核方法,设计不同的考核指标和评价途径,力求考核科学有效。
  第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奖惩制度,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科学评价干部政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干部实施择优汰劣和管理监督。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进行科学的考核,做出客观的评价,必须正确地反映到对干部的使用上,要落实奖惩措施,对那些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政绩突出的干部,给予褒奖和重用;
对那些无所作为、好大喜功的干部,要予以教育、惩戒;
要将政绩考评结果有效地运用于干部选拔任用、升降去留、监督管理的全过程,紧密联系,褒有章,贬有据,让干部在事实面前心服口服,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否则,考评与使用管理相分离,再好的考评体系也毫无意义。
  要坚持把以实绩取人的导向落到实处,坚决堵住跑官要官之风,特别是要引导干部牢固树立岗位奉献意识,在领导干部中树立“无功就是过”的观念,理直气壮地用那些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勤奋工作、不事张扬、政绩突出的干部。有利于激励干部去创造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实实在在的政绩。从而在干部队伍中真正形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浓厚风气,形成奋发有为、求真务实的浓厚风气。
  
  

第2篇: 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党课心得体会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党课讲稿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党课讲稿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党课讲稿 党课主题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

本课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充分认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性,弄清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及如何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课时间:三小时(讲课与讨论各一个半小时)。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强调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今年三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加强政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央领导当今为何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本课就围绕上述问题谈点学习体会。

一、中央为什么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一)政绩和政绩观的涵义。

1.什么是政绩?所谓政绩,是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履行职责所做出的工作实绩。对领导干部来说,政绩是德才素质在实践中的综合反映,是组织和群众的评价。

2.什么是政绩观?所谓政绩观是对政绩所持的态度,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政绩、如何创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祸与福。

(二)领导干部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1.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实践党的宗旨的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由我们党的宗旨所决定的。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践行党的宗旨,就是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正确的政绩观,就有了为党为人民建功立业的目标追求,就有了自觉加强学习、增强执政本领的内在动力。

3.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很高的要求。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与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出来固然重要,但各级领导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关系也甚大。

4.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解决当前领导干部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的需要。当前,在一些领导干部中政绩观出现了偏差,主要表现为:一是心浮气躁,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二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追名逐利,搞假政绩。三是政绩片面,“一手硬”,“一手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这些问题不解决,各级领导干部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仅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更主要的是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二、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干部追求的政绩,应该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

(一)用政治观点看待政绩,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

政绩是政党和政治家的普遍追求,不同的政党、不同的个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政绩追求。这与一个政党、一个人的指导思想密切相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新要求,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使我们的政绩观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

(二)用群众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

用群众观点看待政绩,就是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把政绩落实到群众利益的实现上。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要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三)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基本内容。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就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第一责任。要创造政绩,必须在加快发展上下功夫。我们追求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处理好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提出正确的发展思路,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发展。

(四)用实践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评价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政绩,不但要看其是怎么想、怎么说的,更要看其是怎么干的。正确的发展思路和科学合理的规划固然十分重要,不可缺少。但要让它们变成政绩,还必须去实践,通过苦干实干,取得实际效果,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那种光说不练,靠会议落实会议、靠文件落实文件,甚至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绝不是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政绩,也经不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政绩。

三、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和决定作用。因此,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够以人民利益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以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人生追求,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相反,一个处处以一己私利为标准和取向的人,其政绩观必然会发生扭曲。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发展观对于政绩观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今天所要谋求的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科学的发展观,作为创造政绩的基本内容和自觉追求。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也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三)真抓实干,求真务实。

要创造好的政绩,必须要有好的作风作保证。当前,特别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提倡和培养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今天所追求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就是造福于全国人民的真正的政绩。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长期奋斗,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但是,目前存在的违背求真务实精神的作风成了一个明显的障碍。以至”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因此,要创造人民满意的政绩,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四)积极投身群众实践。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路线。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积极投身于群众实践,在实践中了解群众的意愿,吸取群众的智慧,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并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政绩。

(五)改革干部考核体制和制度。

干部考核的体制和制度,直接影响着干部的政绩观。因此,要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深化干部体制改革,改进对干部政绩的评价和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要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激励干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领导干部对政绩的认识水平和创建政绩的能力;要加大对干部监督工作的力度,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供制度保证。

第3篇: 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党课心得体会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两个纲要心得体会


  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最近集中学习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通过学习,我感到,贯彻落实“两个纲要”,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所谓政绩观,就是指领导干部对如何履行自身职责及取得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是否正确,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或地方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乃至影响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因此,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这是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意义的。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归根到底取决于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因此共产党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
  一、树立忠于理想,坚定信念的世界观。
  人应当有理想和信念,理想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生实现追求的动力。理想和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内容。毛泽东同志曾经以明确的语言概括了共产党人的理想,“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最高理想,激励了几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惜赴汤蹈火而为之奋斗。在今天,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坚定信念,仍然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精神支柱。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决心为之而奋斗终身,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坚定自身理想信念的首要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处在这一历史使命,必须把理想同现实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把坚定的信念同踏实的工作结合起来,既要坚信共产主义事业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又要充分认识到共产主义前进道路上的曲折性和长期性。我们领导干部唯有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才能够在胜利时不骄不躁,谦虚谨慎,才能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才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砥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不息,不断前进。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的。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反对一切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去支撑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去指导我们的改革实战,从而推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二、树立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和分配上多元化的现状,促使人生价值成为人们思考和争论的热点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价值观错位的状况屡见不鲜。他们把人生价值定位在权力之中或金钱之中或享乐之中或绝对自由之中等等。显然这些都是错了位的价值方向。马克思主义以为,价值是一种关系,它体现的是一种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价值观是人们对外界事物能否满足个人和社会某种需要的评判标准。党的干部无论职位高低,其自身价值必须体现在甘于奉献,淡泊名利之中。党员干部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先人后己。任长霞和牛玉儒二位同志是我们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他们的事迹虽然不同,但他们所表现出的心系人民群众,用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为民排忧解难,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人民的利益,他们都表现出了领导干部真心为民的高尚的思想品德。相比之下,有些领导干部对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产生了动摇,甚至怀疑否定,产生了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他们片面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以是否对个人有利作为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唯一标准,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他们置党纪国法不顾,只顾自己名利官位,以权谋私。王怀忠,肖作新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树立立党为公,掌权为民的权力观。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都是对权力的滥用。而造成滥用权力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权力观。腐败分子之所以有腐败行为。关键在于他们脱离了立党为公,掌权为民的权力观,视权力为谋私的手段和工具。于是大权在握,头脑发昏,权欲膨胀,胡作非为,结果必然自食其果,在官位上摔下来,落个被世人唾弃的下场。权力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指对权力的性质,作用和运行机制的基本看法。受不同权力观的支配,必然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是立党为公,掌权为民。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由于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没有发展到由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或全体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程度,人民只能通过少数代表来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由于我们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分配宗旨的,人民便把这些权力赋予我们党,委托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行使权力,也就是说权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如果说领导干部对人民给予的权力拥有使用权的话,那么,这种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常识。权力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作为领导干部,人民给予的权力越多,职位越高责任也就越大。因此,各级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掌权,用权,都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需,为人民谋利益,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
  四、树立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荣辱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的荣辱观,主要体现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之中。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光荣,以侈奢浪费,以权谋私为耻辱。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好,一直要抓60—70年”。“我们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中丢掉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出现了讲排场、摆阔气,追求奢侈豪华的不良风气。有的人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狂吃豪赌;
有的人全身珠光宝气,豪华在年年翻新,招摇过市,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个比一个威风,已经使一部分领导干部意志衰退,有的甚至跌入了犯罪的泥坑,我们应当引以为戒,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态度如何、关系亲疏,主要是看领导干部是否为群众谋利益,关心群众的疾苦,解决群众的困难,改善人民的生活,是否与群众风雨同舟,有福同亨。我们的党员干部做到了这些,群众就与党亲近,就拥护党,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否则就离心离德,甚至产生对抗。从我们党走过的80多年艰难历程也可以看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能够密切联系群众,贪图享乐,奢侈浪费就脱离群众,因此,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树立和发扬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精神,才能够在思想上、感性上热爱人民,关心群众,在工作上努力拼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作风上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与群众打成一片;
在生活上不搞特殊化,与群众同甘共苦。
  总之,共产党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抵御各种不正之风的能力,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弘扬真、善、美,实践公、正、廉,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组织放心,群众放心的好干部。
  

第4篇: 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党课心得体会

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心得体会  

 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最近集中学习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通过学习,我感到,贯彻落实“两个纲要”,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所谓政绩观,就是指领导干部对如何履行自身职责及取得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是否正确,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或地方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乃至影响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因此,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这是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意义的。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归根到底取决于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因此共产党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

一、树立忠于理想,坚定信念的世界观。

人应当有理想和信念,理想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生实现追求的动力。理想和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内容。毛泽东同志曾经以明确的语言概括了共产党人的理想,“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最高理想,激励了几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惜赴汤蹈火而为之奋斗。在今天,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坚定信念,仍然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精神支柱。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决心为之而奋斗终身,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坚定自身理想信念的首要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处在这一历史使命,必须把理想同现实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把坚定的信念同踏实的工作结合起来,既要坚信共产主义事业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又要充分认识到共产主义前进道路上的曲折性和长期性。我们领导干部唯有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才能够在胜利时不骄不躁,谦虚谨慎,才能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才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砥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不息,不断前进。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的。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反对一切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去支撑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去指导我们的改革实战,从而推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二、树立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价值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和分配上多元化的现状,促使人生价值成为人们思考和争论的热点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价值观错位的状况屡见不鲜。他们把人生价值定位在权力之中或金钱之中或享乐之中或绝对自由之中等等。显然这些都是错了位的价值方向。马克思主义以为,价值是一种关系,它体现的是一种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价值观是人们对外界事物能否满足个人和社会某种需要的评判标准。党的干部无论职位高低,其自身价值必须体现在甘于奉献,淡泊名利之中。党员干部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先人后己。任长霞和牛玉儒二位同志是我们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他们的事迹虽然不同,但他们所表现出的心系人民群众,用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为民排忧解难,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人民的利益,他们都表现出了领导干部真心为民的高尚的思想品德。相比之下,有些领导干部对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产生了动摇,甚至怀疑否定,产生了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他们片面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以是否对个人有利作为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唯一标准,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他们置党纪国法不顾,只顾自己名利官位,以权谋私。王怀忠,肖作新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树立立党为公,掌权为民的权力观。

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都是对权力的滥用。而造成滥用权力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权力观。腐败分子之所以有腐败行为。关键在于他们脱离了立党为公,掌权为民的权力观,视权力为谋私的手段和工具。于是大权在握,头脑发昏,权欲膨胀,胡作非为,结果必然自食其果,在官位上摔下来,落个被世人唾弃的下场。权力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指对权力的性质,作用和运行机制的基本看法。受不同权力观的支配,必然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是立党为公,掌权为民。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由于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没有发展到由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或全体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程度,人民只能通过少数代表来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由于我们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分配宗旨的,人民便把这些权力赋予我们党,委托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行使权力,也就是说权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如果说领导干部对人民给予的权力拥有使用权的话,那么,这种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常识。权力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作为领导干部,人民给予的权力越多,职位越高责任也就越大。因此,各级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掌权,用权,都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需,为人民谋利益,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

第5篇: 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党课心得体会

关于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思索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深入指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迷信权衡政绩。”这一重要要求,外延丰厚,立意深远,具有很强的理想针对性。

  

  政绩是指导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在任期内实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是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知识业务才干、指导水平以及敬业肉体等各方面素质在指导任务进程中的综合反映,也是群众评价干部和组织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和规范。由此,指导干部想树政绩,是值得一定的。但也应看到,少数指导干部对政绩缺乏正确的看法,政绩观还存在种种偏向,出现了复杂地把政绩与几个经济目的划等号,单纯追求增长速度,不注重质量和效益,不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开展;
出现了一些指导干部只注重自己任期内的业绩,而不顾及未来的开展和子孙的利益等问题。再加上由于对指导干部政绩的评价目的和考核方法方面存在缺陷,没有确立起一种迷信有效的干部政绩评价目的体系,结果使一些指导干部政绩观发作偏向。上述问题的处置,关键在于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此,要着力从以下两方面做好任务:

  

  一、依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教育干部用片面的、实际的、群众的观念看待政绩,为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供思想保证。

  

  第一,用片面的观念看政绩,树立与迷信的开展观相顺应的政绩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片面开展、协调开展、继续开展三者无机一致同来,概括为新的迷信开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外延,表现了对开展外延的深入了解和迷信掌握。其中心是以人为本,完成维护和开展最广阔人民的基本利益;
基本外延是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明、生态等各方面的片面开展,强调各方面开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既要思索以后开展的需求,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思索未来开展的需求,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需求,促进人的片面开展。迷信开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严密联络、相反相成。迷信的开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需用迷信的开展观正确地权衡政绩,准确地判别政绩,这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关键问题。迷信的开展观要求我们权衡、评判一个单位、一个指导干部的政绩时,既要看经济目的,又要看社会目的、人文目的和环境目的;
既要看以后的开展,又要看开展的可继续性;
既要看经济开展,又要看社会动摇;
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
既要看客观努力,又要看客观条件。从多方面综合评价政绩,用迷信开展观权衡指导干部的政绩,有利于引导指导干部以迷信的开展观为指引,结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第二,用实际的观念看政绩,树立与求真务虚作风相顺应的政绩观。

  

  真正的政绩,是经得起历史、实际和群众的检验,是没有水分的政绩。要坚决防止和克制“一届人的政绩,后来人的包袱”的不良现象。无论在什么时分,从事何种任务,发明政绩的思绪、方法都应当契合客观实践,契合客观规律,不能深谋远虑,不实在践地乱铺摊子,自觉上项目,只顾眼前、不虑久远。求真务虚,要树立“务实情,办实事,务虚效”的政绩观,而不能好大喜功,只讲“笼统”,不计本钱。不能故弄玄虚,只讲“数字”,不计得失。实际是发明政绩的大学校,指导干部在发明政绩的实际中,只需坚持求真务虚的作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践动身,兢兢业业、埋头苦干、艰辛妥协,就一定能用好的作风发明突出的政绩。

  

  第三,用群众的观念看政绩,树立与执政为民实质相顺应的政绩观。

  

  执政为民,要求指导干部发明政绩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自己团体的政绩,说究竟是完成最广阔人民的基本利益。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政绩,应该是每团体民公仆的终身追求。用群众的观念看政绩,就是要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志愿,集中群众智慧,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理想事,就是要着力处置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求处置的问题。一些指导干部不顾及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不是把劲使在为群众办实事,落在实处上,而往往是思索团体得失,心浮气躁、做外表文章。这样的“政绩”越突出,越是得不到广阔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同。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指导干部真正懂得政绩应当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任务的实绩,指导干部的政绩大小,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应把评判政绩大小、优劣的规范交给群众,使真正的政绩失掉表扬,使虚伪的政绩无藏身之处。

  

  二、要树立迷信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为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供制度保证。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只要有思想、作风上的保证,而且要有制度上的保证。树立片面、迷信的指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

[1][2]下一页

第6篇: 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党课心得体会

  第一,bai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宗du旨教育,筑牢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zhi利益的思想基础。dao

  关键是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

  第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衡量政绩必须遵循的科学态度和根本方法。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切忌浮光掠影,主观臆断。

  要具备尊重客观事实的勇气和无私无畏的精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始终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官。

  第三,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端正世界观、地位观和权力观。

  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是实施正确领导的思想基础。因此,必须摆正领导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一个干部在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当领导,最重要的是得到群众的认可和爱戴,这才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第四,要完善法规条例,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应建立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监督与广泛的民主监督相配套的有效制度,把制度约束与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使形式主义能得到及时的遏制。

  同时,要完善奖惩制度,加大惩处力度,对搞形式主义造成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与浪费的,要依法依纪从严处理,对有关领导及其上一级领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第五,最后,要把好知人善任、选贤任能的用人关。

  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努力建立科学系统的政绩考核标准,并且尽可能将政绩考核内容量化。

  要善于发现有“潜绩”的干部,特别是那些在各方面条件较差的地方甘当无名英雄的干部。要善于识别热衷“显绩”的干部,特别是那些有一定能力,也做出一定成绩,但有意夸大“政绩”以达到个人升迁目的的干部。

  政绩考核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向群众反馈,增强政绩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形成老实人不会吃亏,不老实的人占不了便宜,有实绩的人不会被埋没,投机钻营、弄虚作假的人不会被重用的客观公正的用人导向。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领导干部来说,发展经济,造福百姓,应该也必须干出成绩。通过扎实勤奋的工作,为党和人民做出突出贡献、建立突出政绩,这是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的应有追求。

  这里的关键是要搞清楚、弄明白,什么是真正对党和人民有益的实事?什么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仅科学发展无从谈起,而且还会急功近利、欺上瞒下,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劳民伤财、贻害子孙。

  有的干部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还有一些干部,只抓那些容易出成果的“显绩”,不啃“硬骨头”;只关注局部利益,不顾及全局得失。他们树“政绩”的目的,是给自己留名,为自己邀官。

  这样的干部,不仅办不好事业,还损害了党的形象;这样的“政绩”,不仅对百姓没有益处,还会妨碍国家发展大局。

  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代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去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干部如何从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包括干部的政绩为谁,树立什么样的政绩和怎样树立政绩的认识,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领导干部中的根本体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

  根据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我理解,共产党人正确政绩观的基本内涵就是为民、发展、求实。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推荐访问:党课 践行 心得体会 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党课心得体会范本(6篇) 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党课心得体会 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党课心得体会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