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解读(5篇)

来源:朗基文库网 时间:2023-07-20 12:09:01 阅读:

内容摘要: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解读

篇一: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解读

  

  第二课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标要求: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释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领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认同我国的宗教政策。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定制度自信。

  科学精神: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宗教,明确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和职能,说明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理解基层民主实践的途径与方式。

  法治意识:遵守民族区域自治法,尊重他人宗教信仰自由。

  公共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科学对待宗教、反对邪教。积极、主动、有序参与基层群众自治。

  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民族格局: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2)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3)国家统一: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提醒]

  主权与自治权

  ①主权是国家性的,自治权是地方性的。

  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我国的主权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

  (4)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提醒]

  ①坚持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程度是一样的。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共同繁荣。

  [时政术语]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地位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①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内容

  ②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③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①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必然性

  ②现实情况: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以及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特点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①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坚持和

  完善

  ②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

  ③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提醒]

  正确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内容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最低的行政区划级别是民族自治县(旗);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机关等;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3.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政策

  实行宗教

  信仰自由

  政策

  具体内容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①法定范围: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宗教依法管

  理宗教

  事务

  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和司法

  ②教宗分离:我国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③管理原则: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

  坚持独

  立自主

  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

  导宗教

  与社会

  主义社

  会相适

  ①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②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③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严格禁止境外宗教的渗透和发展,坚决打击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严密防范宗教极端行为的发生

  ①重要任务: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

  ②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要努力对宗教应

  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要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

  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提醒]

  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并不代表国家鼓励信教。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不允许信教。

  考向一

  民族关系和方针

  典例1(2021·广东高考)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工作的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其中,“文化润疆”要求是第一次提出,其着力点是坚持()①巩固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

  ②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

  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解析

  新疆地区的民生发展及自治机关自治权问题分别从经济、政治角度着力建设新疆,与文化润疆的主旨不一致,①②不符合题意。

  变式12021年5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国家文物局和19个援疆省市文物部门以深入落实“文化润疆”工程为抓手,协同推动文物援疆工作,从政策倾斜、智力援助、项目支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为新疆文物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有力促进了新疆文博事业大发展。材料表明()A.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维护多元一体的民族分布特点

  B.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C.新疆文博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依靠其他地区的支援

  D.新疆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答案

  B解析

  A错误,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B正确,国家及各地在文博事业方面的帮扶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针的体现;C错误,新疆文博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新疆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而不是依靠其他地区的支援;D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新疆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考向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典例2(2021·福建高考)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国家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就业扶贫、教育帮扶等手段帮助新疆各族人民脱贫。2020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666个贫困村、308.9万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新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说明()①国家积极推动新疆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②实现共同富裕能够消除新疆各民族间的差异

  ③国家鼓励新疆各民族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④我国尊重和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解析

  “消除新疆各民族间的差异”的说法错误,故②不选。材料并未涉及国家鼓励新疆各民族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故③不选。故本题选B。

  变式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省、自治区与直辖市的建置。2021年6月24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白皮书指出:目前,155个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均有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主席、州长、县长或旗长,均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这反映出()①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均由全国人大批准建置

  ②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地享有权利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前提和基础

  ④中国共产党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A.①②

  C.②④

  答案

  C解析

  ①错误,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而不是强调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由谁批准建置;③说法错误,坚持国家统一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考向三

  宗教政策和法律

  典例3(2021·全国乙卷)现行的《宗教事务条例》第58条规定,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资产、会计制度,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告财务状况、收支情况和接受、使用捐赠情况,接受其监督管理,并以适当方式向信教公民公布。据此,正确的解读是()B.①③

  D.③④

  ①乡级人民政府没有管理宗教事务的职责

  ②宗教团体需要加强财务活动的规范管理

  ③宗教事务条例不适用于不信教公民

  ④宗教团体应当接受国家的监督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解析

  材料说明的是宗教事务中关于财务方面的事务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这并不意味着乡级人民政府没有管理宗教事务的职责,①错误。《宗教事务条例》第58条对宗教团体的财务活动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这说明宗教团体需要加强财务活动的规范管理,并不能说明宗教事务条例不适用于不信教公民,③错误。

  变式32021年6月9~10日,第五届福德论坛——京津冀伊斯兰教界“与党同心同行一百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不断丰富伊斯兰教中国化理论研究成果,教育引导广大伊斯兰教界人士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努力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由此可见()①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发展方向

  ②我国宗教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我国引导宗教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④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解析

  ②错误,我国宗教的性质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未发生根本变化;宗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③中“引导宗教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说法错误,我国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弘扬科学精神。

  易错点一

  误认为少数民族人民享有自治权

  提醒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依法行使自治权。

  训练1(2019·全国Ⅲ)2018年,西藏自治区开始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工程,将边民脱贫致富和守边固边相结合,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加快边境地区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工程()①是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要求

  ②保障了自治区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权

  ③是保证边防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举措

  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激发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

  A.①②

  C.②④

  答案

  D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乡村振兴工程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与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无关,①与题意不符。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②说法错误。

  易错点二

  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理解有误

  提醒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包括我国保护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又包括保护公民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训练2在学习了“我国的宗教政策”的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对我国的宗教政策有了自己的认识,其中理解正确的是()①小王说:“宗教信仰自由就是尊重和鼓励公民信仰宗教。”

  ②小赵说:“我国保护在国内进行的一切宗教活动。”

  ③小李说:“我国支持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④小张说:“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解析

  ①错误,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鼓励公民信仰宗教;②错误,我国保护在国内进行的正常的宗教活动。

  B.①③

  D.③④

  核心考点二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2)基层民主的主要特点

  ①发生领域的基层性。

  ②民主参与的直接性。

  ③管理活动的自治性。

  (3)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性质

  村民委员会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主要

  职能

  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①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自治

  内容

  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②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提醒]

  基层群众自治的两个关键点

  ①民主权利的行使:依法直接。

  ②村(居)民委员会性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拓展]

  基层事务的多元共治

  居民委员会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①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②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

  2.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1)形式

  形式

  村民委员会

  内容

  由本居住地的村民选举产生。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

  由本居住地的居民选举产生。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

  民主

  选举

  居民委员会

  民主

  有序参与、合理表达、求同存异。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

  协商

  民主

  决策

  等不同的层次展开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在法律上

  在现实

  动作中

  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

  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

  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

  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来进行

  民主

  管理

  民主

  监督

  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

  (2)地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提醒]

  区分国家制度、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国家制度

  根本制度

  根本政

  治制度

  基本政

  治制度

  广义上包括国体和政体,狭义上是指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

  是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考向一

  基层群众自治的内容

  典例1(2021·河北高考)重庆九龙坡区的杨永根,30余年牵头调解矛盾纠纷近2500件次,群众亲切地称呼他“老杨”。在老杨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居民、社工、社会组织等志愿参与社区建设。“老杨”变成“一群杨”,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和妥善解决,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多元力量志愿参与社区建设()①体现了公民奉献意识和互助意识的不断增强

  ②彰显了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③提升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能力

  ④有助于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构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变式12021年3月初,某记者在某社区的公示栏里看到该社区2021年要做的“十件大事”:

  3月,召开居民会议,讨论修整绿化、维修道路路灯等事宜;

  4月,召开社区民主评议会,对居委会工作进行民主评议;

  5月,居委会换届选举,民主选举产生新一届居委会成员;

  6月,广泛开展居民协商,调研完善“社区居民公约”;

  ……

  该记者想就此写篇报道,你认为最适合做标题的是()A.投身民主实践、积极自我管理服务

  B.依法科学行政、自觉接受居民监督

  C.权为人民所用、满足人民美好愿望

  D.发展基层民主、共建美丽祥和社区

  答案

  D解析

  A、C错误,试题的要求是对社区建设进行报道,报道的是社区要做的事,投身民主实践的主体是公民,权为人民所用的主体是国家机关;B错误,材料的主旨是社区建设,不涉及基层政权,且社区没有行政权;D正确,材料的主旨是社区建设,“十件大事”说明该社区意在发展基层民主、共建美丽祥和社区。

  考向二

  基层群众自治的意义

  典例2(2020·全国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某地探索创新村民自治机制,形成“四会管村”模式。村党支部委员会根据村民自治有关规定,讨论决定旧村改造事项并提出要求。5个村民小组组长挨家挨户走访村民,汇集村民意见建议300多条,初步估算总投资上亿元。村民议事会经过反复商议,形成两套改造安置方案。第一套方案经费投入较多,涉及村头大树和祠堂的保留利用;第二套方案现代时尚,且相对省钱。两套方案一并报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第一套方案获得通过。在全体村民的积极支持配合下,村民委员会精心组织实施,不到两个半月,378户、10万平方米的旧房全部顺利拆迁完毕。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四会管村”实现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及其意义。

  答案

  (1)机制:党的领导、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有机结合;党支部领导统筹,村民议事会协商方案,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决策,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

  (2)意义:坚持村党支部的领导,有效汇集村民的意见建议,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提高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效能,提升村民自治能力。

  变式2根据宪法和法律有关规定,全国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自2021年起将陆续换届,依法选举产生新一届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在具体组织工作上,有针对性地向流动人口推介选举工作安排和相关信息,在开具相关证明、确认选民资格、改进委托投票等各个环节,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确保流动人口“流动不流失”。为流动人口参选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①是最广泛地动员选民依法参加民主选举的需要

  ②是保障选民决定权、充分发扬民主的必然要求

  ③意在选举好自己的当家人,夯实基层自治基础

  ④目的是依法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解析

  ②错误,选民没有决定权;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旨在说明基层选举,没有涉及基层自治。

  易错点一

  误认为村民(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

  提醒

  村民?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

  训练12021年4月,浙江省建德市村级工程“一件事”智慧监管平台全面上线,全市每一个村级工程项目都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让村级工程运行在阳光之下。该平台的运行()A.推动了村务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B.提高了基层国家政权的工作效率

  C.推进了农村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D.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答案

  C解析

  A不符合题意,“一件事”智慧监管平台全面上线,全市每一个村级工程项目都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不涉及法制化;B不符合题意,村民委员会不是国家机关,村级事务不涉及基层国家政权;C正确,D不符合题意,全市每一个村级工程项目都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让村级工程运行在阳光之下,方便了村民对基层事务的监督和管理,是农村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现,没有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易错点二

  混淆居民委员会与街道办事处的性质

  提醒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街道办事处是地方基层政府在城镇的派出机构,从事相关行政管理工作,街道办事处可以对居民委员会工作进行指导、支持、帮助,但不能干预。

  训练2小明同学在某街道发现“××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两个单位的牌子,对这两者关系不太了解。下列解释正确的是()①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是隶属关系

  ②街道办事处指导居委会的工作

  ③二者均由区人大选举产生,共同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

  ④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关,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解析

  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关,与居委会之间不是隶属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故选②④,①错误。居委会不是国家机关,不是由区人大选举产生,③说法错误。

  课时精练

  一、选择题

  1.2021年8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这片高天厚土经历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成功实践,创造了多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奇迹。西藏的奇迹()①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行使立法自治权的结果

  ③是西藏各民族人民坚持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

  ④是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解析

  ②错误,西藏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包括当地的人大和政府,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才可以行使立法自治权;④错误,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而不是居住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2021年7月14日,国务院发表《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白皮书。白皮书介绍,7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事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保障各族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新疆人权事业不断得到新的发展和进步。新疆的人权事业发展()①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奠定了重要条件

  ②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③有利于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④为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解析

  ①夸大了新疆的人权事业发展的作用,不选;④错误,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新疆的人权事业发展不能为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根本制度保障。

  3.1951年,龙胜各族自治县成立。70年来,龙胜各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18年实现了贫困县脱贫摘帽,2020年与全国一道消除绝对贫困,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伟大胜利;2020年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这得益于()①我国始终把自治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

  ②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③龙胜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不懈奋斗

  ④龙胜各族自治县享有高度自治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解析

  ①错误,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④错误,龙胜各族自治县享有一定的自治权,而不是高度自治权。

  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①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②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充分享有高度的民族自治权

  ④增进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③错误,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一定的民族自治权,而不是高度的民族自治权;④错误,要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感。

  5.2021年6月,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召开第十六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这表明()①宗教活动要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

  ②宗教界人士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③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宗教团体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解析

  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宗教活动要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②错误,宗教属于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

  6.某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物业公司、居委会、业委会“三方联动”机制,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凡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由党总支牵头,“三方”共管,下沉单位、在职党员、业主代表等多主体协商,实行小事快办、急事速办、难事联办,逐步构建起了“大治理”格局,取得了积极成效。该治理模式()①坚持了党的领导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机统一

  ②有利于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③保障居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④创新了基层自治组织的形式,有利于促进基层善治共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解析

  ③错误,该治理模式保障了居民直接管理社区事务的权利,材料中未涉及管理国家事务;④错误,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自治组织的基本形式,该社区的做法是基层协商的新形式,并没有实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的创新。

  7.“三事分流”是重庆市南岸区创新并已形成长效机制的社区治理的主要方法,要求在基层群众工作中,将群众反映的诉求和问题,分为大事、小事和私事,明晰权责、分类办理:“大事”专题报告街道办事处协商解决,“小事”由居委会研究解决,“私事”引导居民,协助其解决。该举措的意义在于()

  ①发展基层民主,切实保障居民当家作主

  ②提高基层政权效率,建立完善的基层民主实践形式

  ③加强基层社区治理、推动基层协商民主的机制创新

  ④提高居民自治能力,维护居民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解析

  ①错误,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②不符合题意,居委会不属于基层政权。

  8.2021年,某镇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启动。该镇明确“十种情形”禁入标准,扩大选人视野,推行交叉任职,从严资格审查;在经过村级预审后,该镇组织8个部门对候选人进行初步联审后报市级联审,坚决防止不符合标准的人选进入班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①村民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②当选者结构合理才能够巩固农村基层政权

  ③镇政府有决定涉及全体村民利益事务的义务

  ④提高班子人选质量有利于改善基层治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解析

  ②错误,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农村基层政权;③错误,凡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事务,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而不是镇政府。

  9.H村建立由村党组织、村委会、村民代表组成的乡村规划协调会,对乡村报批规划进行深入协商论证。有效解决了该村以往规划随意变更、不切合本村实际的问题。乡村规划协调会的成立()A.提供了协商民主的有效渠道

  B.扩大了村民享有的民主权利

  C.完善了村民自治的组织形式

  D.保证了村民对公共事务的决策权

  答案

  A解析

  B错误,“扩大”一词表述错误;C错误,并未完善村民自治的组织形式;D错误,村民对公共事务无决策权。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4月15日,南充市嘉陵区M村“村两委”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村干部与群众坐在一起,商议2021年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决定对未硬化的路段进行硬化,并

  在全村危险路段安装护栏。根据当地政府的“小微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图”的要求,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属于村级重大决策事项,要经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表决,表决结果公示3天,没有异议后,再按程序实施,实施过程中还要组建工程管理小组对项目进行监督。“现在村上大小事项都要叫我们来开会商量、举手表决,还要进行公示公开,我们有啥意见都可以提出来,不像以前村上的事都是村干部说了算。”村民王五林说。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后,村干部纪法意识明显强化,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持续减少,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全市信访检举控告总量连续三年下降,人民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知识,分析M村村民在村级事务中是如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

  答案

  (1)M村村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托村委会,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2)M村通过召开群众大会进行民主协商。让村民就本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讨论商议,求同存异,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

  (3)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由村民会议民主决策。对于村级重大决策事项,要经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表决,提升村务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促进决策的有效实施。

  (4)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村里的大小事项都是开会商量、举手表决,通过民主的办法进行管理,按程序实施,推动日常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和程序化。

  (5)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要实行民主监督。组建工程管理小组对项目进行监督监管,按照“小微权力清单”进行公示公开,村干部纪法意识明显强化,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持续减少,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篇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解读篇三: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解读

  

  2020年第6期总第277期SEEKTRUTHFROMFACTSGeneralNo.277No.6,2020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的价值追求马宇飞1高笑秋2毕秀丽3*①23(1榆林学院政法学院陕西榆林719000;榆阳区检察院陕西榆林719000;九台区三十一中吉林长春130500)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边疆治理,深化了对中国边疆治理规律的认识,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如何推进边疆治理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如何推进边疆治理不仅直接回应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且体现出边疆治理的价值理性。本文聚焦价值理性,则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的价值追求可以归纳为:民主与法治、公平与正义、自然与人文、安全与和谐。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价值追求中图分类号:G112.4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4641.2020.06.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包括边疆各族民众的中国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民主与法治、公平与正义、安全与和谐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边疆治理。从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期间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占国土面积589.76万平方公里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边疆9省(区)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覆盖区与重点施治区,到2017年10月的十九大报告,再到2019年10月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议,中国共产党在顶层设计中一再强调加强边疆治理,加快边疆发展,推进兴边富民,确保边疆巩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了对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规律的认识,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如何推进边疆治理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如何推进边疆治理不仅直接回应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且体现出边疆治理的价值理性。由此,本文聚焦价值理性,并将其归纳为民主与法治、公平与正义、自然与人文、安全与和谐。[收稿日期]:2020-10-07[基金项目]:2017云南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云南边疆地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治边体系建设研究”(YB2017028)、榆林市科技局重点项目“提升榆林市域社会治理一体化建设水平研究”(2019—97—1)。(1980-),女,黑龙江黑河人,榆林市榆阳区检察院检察官,研究方向:检察业务;毕秀丽(1982-),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市九台区第三十一中教师,研究方向:教育学。[作者简介]:马宇飞(1982-),男,吉林长春人,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博士,榆林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边疆治理;高笑秋26一、民主与法治如何解读民主?民主具有普世性,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无论实际的政治实践如何,当代世界近乎所有国家都奉民主为圭臬。但是,民主又具有特殊性,这正如俞可平所言:“世界各国的民主都会带有自己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民主是普通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不能只看到民主是一种普遍价值,而[1](P90)以民主的普遍性否定民主的特殊性。”因此,不考虑一定的时间、地点,不考虑一定的国情、民情,做出关于民主作用的命题是无意义的,甚至是反民主的观点。中国的民主与法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民主与法治,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民主与法治,这意味着国家不是高高悬驾于人民头上异化的利维坦,而是最广泛地发动、组织民众依法有序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2](P88)了正确方向,这一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思想、主体内容、基本要求,都在宪法中得到的确认和体现。”2018年3月,修订后的八二宪法,民主与法治依然入宪,这不仅从根本法的高度奠定了中国民主与法治的法理基础,也为边疆治理过程中的民主与法治提供了遵循方向。新时代边疆治理过程中作为价值追求的民主,其理想状态是边疆各族民众以及边疆各类社会组织,在相关边疆安全、边疆稳定与边疆发展的法律法规与公共政策的拟制过程中,能够将边疆各族民众的私意与众意进行利益输入、利益转换,并以民意的最大公约数的方式进行利益综合,并最终将利益输出为相关的法律法规或公共政策。在边境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以及军民共建、军警民共建等合力治边的过程中给予民间力量协同参与的制度空间,这意味着边疆各族民众是相关国家权力(义务)与边疆各族民众公民权利(义务)法律法规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边疆各族民众与国家公共权力之间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最终输出的各类法律法规与公共政策虽然未必能够满足所有人的愿望,但它却是建立在政治共同体最大限度的共识基础之上的。同时,边疆的利益输入、利益转换、利益综合与利益输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特定制度性规则与规范性程序遵循的过程。特定制度性规则与规范性程序要真正具有实际的约束力,必须以国家公共权力为后盾进行制度化,即法治化。这正如霍布斯的著名论断:“没有强力,信[3](P128)约就只是一纸空文,完全无力使人们获得安全保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主化的过程本身就是法治化的过程,法治为民主提供了制度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我们党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4](P9)式。”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治疆方针;2015年8月,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的重要原则;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2020年9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持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要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弘扬法治精神,把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落实到新疆工作各个领域。可以看出依法治边贯穿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的始终。法治意味着公允性,并在此意义上遵循公开性原则进行治理,因此,法治所依据的各类法律法规应该具备以下2特点:其一,它应该具有被遵守的可能性;其二,在相同案件中它所具备的效力相等;其三,符合公开性的要求;其四,符合不针对特定人的一般性要求;其五,符合程序合法的正当性要求;其六,行政机关及行政官员的行为受法律约束,即符合公共权力在法律之下的要求。边疆治理是以公共权力为主导的多元主体为实现边疆安全、边疆稳定与边疆发展依法处理边疆地区各类公共事务的活动与过程。边疆治理过程中的公共权力具有能动性,处于不被控制状态下的公共权力,可以被视为打开的潘多拉盒子,其后果往往是破坏性的。因此,新时代边疆治理过程中作为价值追求的法治,应具备如下基本要求:其一,新时代边疆治理首先要以宪法为根本遵循,依宪执政与依法行政;其二,新时代边疆治理重点在于依法治权(公共权力);其三,新时代边疆治理的基本出发点是保障边疆各族民众合理的公民权利,即法治化的重心在于保护与完善边疆各族民众的各项基本权利;其四,新时代边疆治理法治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各类法律法规本身应是良法良规;其五,良法良规在新时代边疆治理的实践过程中能够被切实遵行,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边疆地区安全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法治化程度相当高的治理活动,民主与法治是边疆地区安全治理的底线。在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安全稳定问题错综复杂的情势下,唯有法治思维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张力、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为稳疆固边和边疆社会和谐奠定基础。二、公平与正义亚里士多德的公平观包括分配性公平和矫正性公平,分配性公平要求按照比例关系,合法的公民人人都能够分配应有的荣耀、财产和公共物品,而矫正性公平则要求以人的平等性为根据,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正义既是人的德性与卓越品性,更是作为共同体公共利益的“善”,是至高且广涵的正义,正义是合法、公正的公平,二者密不可分,是一对统一体。尽管亚里士多德求索的是城邦政治时期的公平与正义,但是公平与正义的价值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在新时代的中国,“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2](PP78~79)在现代政治哲学的语境中,以哈耶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公平提倡以分配为出发点的权利主义,即公平的分配不以经济、社会运行的结果为标准,而是以获得某物的权利为标准。分配的目的是充分尊重市场经济中的个人自由,保障个人的自由与基础性权利不受侵犯,这就是公平分配;而无论分配结果如何,他反对政府在社会产品再分配过程中实现结果公平的作用,这是因为,任何意图促使结果公平的行为都是把公平凌驾于自由之上的非道德行为。总之,哈耶克推崇市场是实现公平的根本保证。与哈耶克相对的罗尔斯对公平的解读,则强调遵循市场内生秩序和自发规则的结果常常悖反于社会正义,这就需要一定的外在制度予以调整、纠正不可避免的社会公平偏差。在非平等的社会与经济中,为了达到公平应该遵循以下两个正义原则:其一,公平的正义原则,即每个人都应该享有人人享有的,每个人都平等地享受基本的自由和权利,比如生命权、财产权等权利都能够得到严格保护;其二,差别原则,即相关基础性人权、人格尊荣、基本资源的分配,要实行无前提、无差异的社会平等,不能促成无差异社会平等的时候,则要坚持公平的准则与程序,并且,要在社会中甄别出最少受惠者,使贫困者等社会弱势群体实现最大受益,从而缩小社会不平等,一旦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就是社会正义。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相契合的。2首先,新时代边疆治理过程中公平与正义的价值追求首先需要实现基础性人权的公平与正义。保障边疆各族民众的基础性权利包括: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平等地接受教育、医疗、住房、参与社会竞争、参与社会生活;保障边疆治理过程中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保障在边疆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流动性而非阶层固化,边疆各族民众只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就可以在边疆社会各个阶层之间自由流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2016年5月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突出重点,针对群众最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脱贫等问题发力;2020年9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谋复兴。新时代的边疆治理既要保证边疆社会的长治久安,又要不断解放和发展边疆地区的生产力,从而使边疆各族民众不断享受改革和发展的红利,即边疆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以边疆各族民众为本实现公平正义。其次,遵循最少受惠者是最大受益者的公平与正义原则。利益分配的公平与正义并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绝对的平均主义只能导致绝对的贫穷,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利益分配公平与正义是一种利益分配的相对均衡状态,这种相对均衡状态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多样的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亦对应着不同的利益分配相对均衡状态的标准。因此,站在长时期的历史视角,利益分配具备平衡动态性是历史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5](P6)一再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正是遵循最少受惠者是最大受益者的公平与正义原则的强力体现。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平和、理性的社会心理正确看待边疆地区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暂时性的利益分配不均衡状态。最后,要统筹边疆地区与非边疆地区不同区域间发展的公平与正义。无论是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还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的体制机制,贯彻落实扶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牧区、边境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等政策举措,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基本公共[5](PP87~88)服务均等化,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造血能力”,都体现出统筹不同区域之间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都是中国共产党统筹边疆地区与非边疆地区协调发展的公平与正义的理念表达。三、自然与人文相对于无知与野蛮,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启蒙与进步的形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在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获取的积极成就与进步状态。物质文明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开发与尊重,其体现为人类物质产出的进步与人的物质生活的持续改观。精神文明是物质生产和社会进步的产物,是契合时代潮流,适应人类改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进步状态。制度文明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人类在认知、变革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中,在制度层面的积极成果与进步状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青年马克思把被人类工具改造过的自然,称作人化自然(亦称第二自然),由此,把物质文明归之于自然,把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归之于人文,自然与人文就成为了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有机统一体,其所蕴含的物质文2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理应是边疆治理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6](P13)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文明是现代国家的重要特征和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国家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理应成为边疆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边疆治理也必须把“文明边疆”作为坚定不移的价值追求。文明的价值观就是先进的价值观,它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首先要倡导的道德观是正确的民族观与宗教观,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民族平等观、同心共济观等;信仰自由观、宗教平等观等”。[7]在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中,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人们之间的矛盾,维系共同体的秩序,推动共同体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分别形成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前者是靠国家强制力来推行的,是他律的力量;后者是靠个体的良心、信仰、社会评价来维系的自律的力量。公民道德规范就是指后者,践行公民道德规范的程度越高,则标志社会文明的程度越高。因此,处于边疆社会转型期下的新时代边疆治理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8](P83)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其道德基因与道德传承,又能够为中国共产党的边疆治理提供基本价值遵循。四、安全与和谐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到奥尔德弗的ERG理论,在形成共识的内容型激励理论中,安全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需求。同理,边疆地区各族民众亦需要安全,安全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中的低层次需求;而和谐包括人的身心、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它们构成了内容型激励理论中的高层次需求。因此,安全与和谐是低层次需求与高层次需求的有机统一。安全观(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等),这样一种包含了安全与和谐的从低层次需求到高层次需求的综合性安全观,为边疆治理的安全理念提供了价值范式。一方面,在传统安全观下,“以权力界定的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的动力,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导致了各个主权国家之间不可能存在统一的思想与道德观,调整国家间的关系必须依赖各国自身的实力”。[9](P667)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政治论源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与周期性霸权的格局,其理论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社会不会形成强有力的统治权威与稳固的统治秩序,零和博弈与可能的周期性动荡会成为国际社会各个国家潜在的或实际的威胁,于是在国际社会的角斗场上采用合纵连横、搏击抗衡等一系列手段成为各个国家谋求自保的传统选择。21世纪以来,国际时局悄然生变,引发了非军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为此,中国提出了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这不仅促进了国际社会各方借助交流协商增进了解,也帮助了诸多国家摆脱了意识形态的羁绊与思维成见。基于我国边疆地区民族聚居、宗教多元的现实,边疆地区具有与非边疆地区迥然不同的安全风险。边疆地区社会安全治理是边疆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国家边疆整体安全的坚实基础和根本保障。由此,新时代我国边疆治理过程中的安全价值追求应具备以下特征:其一,科学性。安全不是单纯以国家政权与武装力量为中心,也不是对社会单向度的管控,而是一种和谐、有机的安全,是一种满足了边疆各族民众基本物质文化需求,并使其过上有尊严生活的安全,因此,边疆地区的安全观需要坚持以人的安全为本,真正体现民主、法治、公正、和谐、可持续并能够服务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其二,引导性。在边疆30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了包括11种安全的总体国家

  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中,树立公共权威和强化政府能力是实现安全的有效途径,要让具备强大社会凝聚力与强大感召力的政党及其政府作为政治体制运行的主导性力量,在现代民主、现代法治制度的保障下成为联系社会各个阶层的纽带,为边疆安全提供关键性、支撑性、引领性力量。历史已经充分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国家与社会结构中要实现安全、发展与稳定,中国共产党就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凝聚性力量。其三,多元性。中国共产党作为边疆治理的领导核心,要吸纳边疆地区的各类社会性力量,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协作型、共赢型边疆治理的新格局。新时代边疆治理过程中和谐的价值追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体现社会主义中国优越性的边疆和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月考察内蒙古时强调边疆生态治理,提出守望相助的边疆治理思想;在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2017年3月参加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将新疆建设成为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等,都为和谐边疆建设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边疆和谐还应该着力于边疆各族民众人的身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比如,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上,在边疆各族民众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家庭、学校、社会团体与大众传媒等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传递我们的国家是中国、我们的民族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大家庭是一个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等正能量。结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的价值追求可归纳为民主与法治、公平与正义、自然与人文、安全与和谐。在边疆治理过程中,要使民主与法治,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进一步彰显,不断推进边疆地区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要将自然与人文所蕴含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作为价值追求,要倡导正确的民族观与宗教观,在边疆地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安全与和谐作为从低层次需求到高层次需求相结合的统一体,要树立以人的安全为本的科学安全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边疆和谐。[参考文献][1]俞可平.偏爱学问[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5]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6]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7]方盛举.论我国陆地边疆治理的价值追求[J].思想战线,2016(03).[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9]杨铮.美国大词典[Z].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编辑赵斌)31

篇四: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解读

  

  解读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

  树立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雄心壮志。正当新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专门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就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新疆工作,全面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发出了举国行动的动员令,吹响了天山腾飞的冲锋号。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重大政策措施,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为新疆的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必将在新疆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的历史方位,新的伟大征程,岂能不令新疆人激情澎湃,斗志昂扬!

  月日召开的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和国家、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和精神,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重大意义,肩负起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全力以赴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把长治久安工作搞扎实,树立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雄心壮志,不断开创新疆工作的新局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支持下,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得到明显改变,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各项事业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前依然有诸多发展的难题需要破解,有诸多发展的障碍需要跨越。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疆同我国东中部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滞后,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才严重匮乏,民族团结面临新的挑战,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新形势下党的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必须着重把握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几项重要原则:

  ——始终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跨越式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实施惠民富民政策,不断加大对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的投入,确保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实惠、走向富裕,走向现代文明。

  ——始终高举民族团结的伟大旗帜,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始终把维护稳定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落实标本兼治措施,夯实稳定基础,使我区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常态化,保持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始终着力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把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发挥和放大个省市援疆的作用,建立具有新疆特色的富于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新疆自我发展的能力。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是时代的号角,是历史的强音,是激发新疆各族人民奋进的战鼓。我们坚信,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人民切实把思想、步调统一到座谈会精神上来,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必将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中,书写新的鸿篇巨制、谱就新的壮丽史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充分认识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立跨越之志,鼓腾飞之气,创富民之业、壮进军之威,在全区上下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图跨越、促和谐的生动局面。

  ————发展是解决新疆问题的总钥匙。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高屋建瓴,从全国大局的高度,提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这意味着,新疆站在了全新发展阶段的起跑线上。

  发展是解决新疆问题的总钥匙。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发展。具体地讲,我们要的是加速发展方式转变、不断调整结构的发展,是惠及民生、改善民生的发展,是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是廉洁高效、开放和谐的发展。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把立足点放在切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来,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发展。

  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造就大发展的引擎。

  只有靠新型工业化“火车头”带动,新疆经济才能实现后来居上、跨越发展。我们一定要把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全面提升现有产业的竞争力;要集中力量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强、辐射带动力大的工业园区,吸引新的工业投资,推进产业集群;要继续全力以赴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在疆发展,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积极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

  点;要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把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放到战略层次,采取重大举措予以激活、推动、提升。

  必须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打牢大发展的基础。

  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要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提高农牧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围绕棉花生产基地建设,延伸棉产业链,提高棉产业的竞争力;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必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大发展的拉力。

  城市化作为工业化的空间依托,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树立现代城市理念,突出产业支撑,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为核心,以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增加就业为重点,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支撑功能强大的城市格局,力争在年内形成若干个中心城市。

  必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大发展的张力。

  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城市繁荣兴旺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水平,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物流、商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服务、社区服务、住宅产业、中介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要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新疆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支柱产业。

  必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大发展的平衡。

  受资源、地缘、历史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新疆区域发展不平衡,尤其表现为南北疆发展差距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没有南疆的大发展,就没有新疆的跨越式发展;没有广大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就没有新疆的长治久安。今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财政投入、项目支付,都要向南疆三地州等困难地区倾斜,以促进这些地区加快发展,逐步缩小区内发展差距。

  必须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扫除大发展的障碍。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是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任何形式的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按部就班都会成为大发展的障碍。必须推进财税、金融、投资等重点领域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保障。

  必须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拓宽大发展的空间。

  新疆独特的区位地缘优势决定了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不仅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依托,更是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新疆通过实施“内引外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开放战略,一条连接欧亚的“新丝绸之路”呼之欲出。当下,我们要加大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力度,加快新疆与内地及周边国家物流大通道建设,努

  力把新疆打造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唯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驰骋翱翔。

  春潮拍岸,激情飞扬。在大发展的历史起点上,在大跨越的历史机遇面前,两千多万新疆人当以百倍热情激发智慧,同心共创新疆美好的明天。

  —————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备受新疆各族人民瞩目和期盼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进入新时期新阶段的新疆绘就了一幅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宏伟蓝图。在这幅激奋人心的壮美画卷中,一以贯之的是民生情怀,浓墨重彩的是民生大计。

  天地人为大,万事民为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把“稳疆兴疆,富民固边”作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方向,掷地有声地提出:必须始终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着力办好百姓所思所盼的事,加快改善各族群众特别是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到年使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到年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文明进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这是党中央对做好新疆工作始终秉承的一条主线。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改变新疆经济社会落后面貌、造福各族人民群众作为做好新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扶持措施,使天山南北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巨大变化,各族群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实惠。在这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党中央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党中央对边疆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对保障和改善新疆民生的深切关怀和高度重视。

  “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当前,对于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来说,就是要迅速行动起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把党中央着力保障和改善新疆民生的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以人为本,民生为先。要把党中央着力保障和改善新疆民生的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关键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的要求,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群众第一,坚持民生优先、造福人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积极实施惠民富民政策,不断加大对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的投入,确保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实惠、走向富裕、走向现代文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执政理念、发展思路的深刻变革,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创新思维。要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切实把群众利益排在第一,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在想问题、作决策、干事情时,真正从重总量向重人均转变,从重视向重视(国民生产总值)转变,切实打破增长崇拜,彻底摒弃错误政绩观,把实现各族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作为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重视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将住房建设、生活设施、双语教育、就业再就业、人才培养、社会保障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重点抓好的民生大事,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领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切实把自治区党委确立的民生工作重点迅速变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紧紧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真实需求,访民情、顺民意、解民忧、谋民利,满腔热情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关涉民生的各项工作。

  民心是杆秤,民生是秤砣。民生工作的成效,既是衡量各级党委政府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和执政效果的标准,也是衡量各级干部对人民群众是否真有感情的标准。做好民生工作,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时刻把老百姓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切实把中央的亲切关怀、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转变成做好民生工作的满腔热情、自觉行动,转化为改善民生的丰硕成果、显著成效。

  “为民担当,风雨可度。”让我们同心同向同调同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凝聚起民心、民智、民力,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

  新华社论:奋力将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站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全面回顾了西部大开发的巨大成就,深刻阐述了西部大开发的丰富经验,明确提出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思路,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西部大开发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的10年,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社会进步最显著、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1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使西部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都很突出,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也都很突出。虽然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仍然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和欠发达的地区,仍然是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承前启后的第二个10年,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把这项富民强国、兴边睦邻的宏伟大业推向前进。

  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4%,人口占全国的28.6%。只有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补齐西部这块国民经济的“短板”,让西部地区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才能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我们既要保持东部地区强劲发展势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也要抓紧促进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实现现代化,否则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不完整的,也必然会缺少持续的动力。只有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战略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为全面实现现代化提供更大空间、创造更好环境、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

  没有西部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西部地区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向,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纵深。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边疆安全的好局面,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更好地维护祖国统一、边疆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坚持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做好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快发展的同时,还要坚持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和谐发展,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百姓尝到发展之甜。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西部的发展必须依靠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建立起有利于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坚持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西部地区要自力更生,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党全国要大力支援,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西部大开发,形成合力。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键在党的领导。中央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方针政策已经明确,现在最重要的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切实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实处。

  西部正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迈上更加壮丽的新征程。奋力将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西部地区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五: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解读

  

  社区入户宣讲学习伊犁州党委工作会议信息简报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伊犁州党委工作干部持续深入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同时组成宣讲小组入户到村民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社区入户众宣讲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团结新村创新学习宣传方式,通过“走出来、面对面、心贴心”的方式,深入辖区各族群众家中宣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引导各族群众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用勤劳的双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团结新村党建干事穆春芳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倍感温暖、备受鼓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在村民京斯别克·达吴列家中,社区干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身边鲜活生动的事例,解读了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京斯别克·达吴是一名养蜂人,会议中提到的“要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让他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

推荐访问: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解读 新疆 座谈 解读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