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弘扬红旗渠精神(7篇)

来源:朗基文库网 时间:2023-07-23 17:18:02 阅读:

内容摘要:大学生如何弘扬红旗渠精神

篇一:大学生如何弘扬红旗渠精神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论文

  浅析红旗渠精神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导向

  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汽车服务工程

  组长:

  邓腾飞

  201001030026组员:

  陈泽众

  201001030063李伟成

  201001030006楚亚兵

  20100103002支攀科

  201001030042张国亮

  20100103003王红帅

  201001030043李

  朋

  20100103002李

  焕

  20100103004指导教师:刘会平

  浅析红旗渠精神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导向

  摘要: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的建设结束了林县十年久旱,水贵如油的苦难日子,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虽然孕育于上个世纪,但是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它仍然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它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修建背景、建设历程、青年洞、社会反响、价值导向

  一、修建背景

  红旗渠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时代建成的,被林州人称为“生命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林县历史上是个“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穷山区。自明朝正统元年起,到1949年全国解放这514年中,在林县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自然灾害100多次,因大旱绝收就有30多次,其中发生人吃人的惨景,就有5次。民国初年,任村桑儿庄有位叫桑林茂的老汉,为了全家能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吃上一顿饺子,天不亮就到离家几十里黄崖去担水。由于人多,泉水小,等了一天才接满一旦水。而在昨日才刚娶进家门的新媳妇,在家等着老公公担水回来煮饺子,左等右等不回来。等到天黑才终于看到老公公担着空水桶而回。天黑山路不好走,一不小心脚一滑,一桶水就全洒在地上,那也就意味着这家将会至少一天没水吃。看着满身大汗的老公公,新媳妇羞愧难当,难于面对家人,于是在除夕悬梁自尽。这是一个天吃人的真实故事。就是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特定的环境中,时任林州县委书记的杨贵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担着被撤销职务受处分的风险,排除万难,下定决心要修红旗渠。

  二、修建历程

  据当年红旗渠工程的除险队长任羊城老人回忆,当年他在上工地之前,总要把自己的铺盖捆起来,他还有个小本子,把他平时借别人的东西都记在上面。有一次他的秘密被工地总指挥长马有金发现了,问他是不是想开小差当逃兵。任羊城说:“咱干的是啥活,有多危险,万一哪一天粉身碎骨,我的东西也现成,把四两套子,王棺材里一放就行了。

  在林洲,只要是65岁以上的人,可能都修过红旗渠,大家都不讲任何条件,不叫任何困难,一心一意修建红旗渠。民工们住山崖、山洞、席棚,每逢下雨,下大雨,里边下小雨。由于长期睡在石级上,地下潮湿而且又凉,很多人都的了关节炎,但他们仍然坚持在工地上。(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孕育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浩浩荡荡的修渠大军被逼的脸1960年的大年都没过就进入了太行山。此时,正是年轻的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国家没有更多的资金支持,施工没有任何的大型机械设备,更没有任何的现代化运输设备,并且此时也正是我们的祖国最饥馑的年代,修渠民工们每天只有6两粮食,唯一可以补充的就是糠麦和几十种野菜。但林县人硬是咬着牙,鼓着劲,凭着自己的一双手,靠着一锤一杆,逢山破山,遇沟架桥。终于把漳河水引到了林县,从根本上改变了祖祖辈辈靠天等雨的生存状况。林县的历史由此重写,林县的地图也由此重绘。

  当年修建红旗渠,林县共动员了31万群众参加,投工4126万多个,开挖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削平山头1250个,架设渡槽151个,凿通隧洞211个。如果把开挖的土石筑城高2米,宽3米的高墙,它的长度可以从南国的广州一直连接到北疆的哈尔滨。而修渠的投资却只用了6800多万元,这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其实里面还有许多不计报酬,不为名利,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的成分,而这些都是不能用常规来衡量也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

  千军万马战太行,杨贵是主要的决策着。那个时候他是林县的县委书记。他不忍心林县人民在政治上翻身后还受干旱缺水的煎熬。他最了解广大农民世世代代的痛苦以及愿意为解除痛苦所付出的代价。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带领全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然而1958——1960年大跃进期间,我国经济工作忽视客观规律,急于求成,脱离实际,犯了急躁冒进,高指标的错误,加上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和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国际上的反华大合唱,在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政权残余趁机进行反攻大陆的煽动宣传。使我国国民经济出现暂时的困难,各项重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1961年1月,党和政府提出“调整、巩固、夯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这本来是正确的。但是,具体贯彻执行中,在黄河省一些地方提出了白日休整,停止农村一切农业基本建设,水利工程一律下马,学校停止体育课这种不实事求是的“一刀切”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被动。常言说得好,有人打喷气,就有人得感冒。在红旗渠工程动工之初就持有不同的意见的人,一看温度适宜马上跳了出来,抓住红旗渠工程建设中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的问题,比如,修去民工吃住条件恶劣,每人每天只有一斤粮食标准,住在山崖河滩,加之缺乏经验,出现过战线拉的过长,运输跟不上,技术力量薄弱,以及发生过几次伤亡事故等大做文章,说什么红旗渠是死人渠。如果把修红旗渠的工钱用来打井,早就把林县淹了,修建红旗渠劳民伤财,穆易带领群众修建红旗渠是想捞政治资本,修建红旗渠是县委头脑发热膨胀。但是杨贵仍然一直坚持带领全县人民修渠不动摇。

  三、青年洞是怎样炼成的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位于林县任村镇卢家拐村西,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洞长6.6米,高6.2米,纵坡为1/5000,设计流量23秒立方米,总投工13万余个。该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当年10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上级决定红旗渠停工,农民生产自救,总干渠被迫停工,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提出“宁愿苦战也不愿苦熬”,并挑选了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背着领导坚持继续施工,当领导来检查时,他们就躲起来,领导走了就继续施工。当时每个人每天只有六两粮食,为了填饱肚子,就上山挖野菜,下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然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经月挖山不止。他们创造了“连环炮”,“三角炮”等爆破方法,使挖山日进0.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一年多的奋战,终于于1961年7月15日将洞凿通,完成了红旗渠建设的关键工程。

  为了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此专程亲笔题写了洞名。

  四、社会反响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红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李

  先念、乔石、姜春云、李铁映、叶选平等曾先后来临红旗渠视察。1995年4月14日,胡锦涛视察红旗渠时指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要弘扬当年的修渠精神,把红旗渠精神代代传下去。”1996年6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红旗渠时指出“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河南的财富,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并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1996年,红旗渠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工期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五、红旗渠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导向

  从主流上来说,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态度和行为处事是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拥护者,他们高度支持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严格遵守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了信心,然而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他们很容易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理念信仰和价值观的影响,必然也难逃一些落后的、负面的价值观念的冲击。当代的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极力遏制各种落后思想,落后价值观在大学生中蔓延。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中国民族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中蕴含的锐意进取的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对当代的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引领大学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当代的学生群体中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首先,由于有些大学生从小下比较富裕的家庭环境中,家长过分

  宠爱

  使得他们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钱家里拿的养尊处优的生活方式,在大学期间他们更多的是享受大学轻松时光,因害怕辛苦很少愿意参加社会实践,出了大学他们也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想法,金寄存希望与家人帮忙找到工作。其次,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气的影响,某些大学生滋生了单纯追求物质上的攀比的心理,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社会与其艰苦奋斗,不如投机取巧,这些生活态度无疑将是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的,在这样的心理状态影响下,他们不但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甚至有可能造成社会矛盾,成为社会负担,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力量。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大学生日常教育工作中,对学生不断地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宣传,能对有上述不良思想的大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红旗渠的开凿更是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大学生详实地了解红旗渠修建时的艰苦背景和取得的光辉成绩,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到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性,认识到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一个阶段,都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努力奋斗,认识到在优越的社会条件下,只有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创造者。

  (二)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在当代大学生当中,某些学生因为从小就是独生子,就自认为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以致于在生活中极易过后地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懂得如何平等地与人交流,缺乏团队协作的精神,此外,受一切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有些大学生从注重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转向过分注重实用价值和物质享受,从而致使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缺失,无组织无纪律的那个现象屡见不鲜,红旗渠精神是以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团主义精神为向导的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国家间政治经济竞争下不断加剧的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在大学中发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这样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既讲价值规律又讲无私奉献;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的局面,从而最终增强我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和创造力,在红旗渠精神的影响下,一些优秀的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甚至在毕业之后长期在边远、贫困地区进行支教活动,他们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精

  力,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大展拳脚,将自己的知识和精神传给边远、贫困地区的社会建设者,引起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的精神引导大学生培养科学扎实的办事作风,社会发展速度的过于迅猛使得很多人患有易浮躁、易冲动的毛病。这种情况在大学生中显得尤为突出,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又急于求成,想迅速的融入社会,他们以为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理论知识和比较完善的工作蓝图就可以轻松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然而回归现实,由于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稳扎稳打的习惯,大学生们的工作计划很快会遭遇滑铁卢。所有的宏伟蓝图都成了泡影,于是他们就开始对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产生怀疑,以致再没有激情兑现自己的承诺。红旗渠精神映出:敢想敢干和实事求是是相辅相成的,坚定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反映出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而这种理想抱负要成为现实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灵活用具体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基础之上。

  总之,通过本次课外实践教育,我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彻底被红旗渠精神折服。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一红旗渠精神为准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红旗渠传》

  刘法修著

  【2】

  《行走中原》

  【3】

  《红旗渠纪念馆》展馆资料

篇二:大学生如何弘扬红旗渠精神

  

  大学生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红旗渠精神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当代和未来。对于红旗渠精神的学习你有何心得呢?以下是店铺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希望您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大学生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篇一)

  “红旗渠”宛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中,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见证。“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

  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内山多水少,居民苦极,土薄石厚,凿井无泉。每逢干旱,居民悬釜待水,有取水十余里外者。老弱妇幼抱瓮提罐,远道取水,人畜疲极。林县的史册中记录着漫长的岁月因干旱缺水而留给人们的灾难与贫穷。旧中国的林县人民面对干旱缺水的生存压力是何等之大。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历时数年,在太行山中用鲜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号称中国水长城的水利工程——红旗渠,壮志撼山岳,胆略泣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红旗渠。

  林县人民在艰苦的岁月里为了求生存引漳入林,跨越两省的崇山峻岭,利用有限的生产力改造大自然,重塑山河,这一伟大壮举,要何等的勇气和胆识,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心系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福利。带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一群最朴实的人,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出了世界奇迹。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们,打动了我们,鼓舞了我们,心灵倍受触动、情操倍受陶冶、斗志倍受鼓舞、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

  作为一名税务部门的共产党员,我们要发扬红旗渠精神,踏实工作,尤其在机构改革的重要关头,更加不能松懈,要吃苦耐劳、以身作则,用信念和实干精神投入到争先创优活动中,为税收事业发展做

  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生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篇二)

  我有幸参加医救中心党委组织的“庆祝___学习红旗渠精神”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此次红色之旅,让我重温了峥嵘的历史,亦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仰望着峻峭陡立的悬崖,看到水渠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使我无限感慨,更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所震撼。

  曾经的林县十分贫穷,全县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十年九旱。一部林县史,就是一部干旱史,写满了林县人民几百年来与“旱魔”作斗争的悲歌。为了解决林县极度缺水的现状,为了子孙后代不再遭受缺水之痛,以杨贵书记为代表的林县党员干部代领林县人民十年修一渠,无所畏惧。没有高级的技术支撑,工程技术人员翻山越岭、调研勘探,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红旗渠工程的设计和概算,为浩大的工程铸牢了基石;没有先进的工具,林县人民靠着一锤一钎、一锹一铲、一筐一车,硬生生地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全长1500千米的“人工天河”,创造了人间奇迹。

  如今的林州,在漳河水的滋养下所见之处皆是郁郁葱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今天的红旗渠,也已不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

  为期5天的学习,通过现场实景教学、专题讲座、情景教学等生动的教学形式,使我收获满满、受益匪浅,让我对如何弘扬和传承红旗旗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启发。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最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牢记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团结协作的核心内容。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学习杨贵书记敢想敢干、敢作敢为的胆识与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相一致。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

  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认真真做好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干好每一分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大学生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篇三)

  昨晚,在绍兴大剧院观摩了由河南省话剧院演出的《红旗渠》,该剧取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河南林县人民用十年时间创造的人间奇迹——红旗渠。这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是一场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战天斗地画卷,是毛泽东时代愚公移山的当代神话。“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和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

  河南话剧院创排这台气势恢宏的史诗般作品,是对民族精神的张扬,对生命意义的讴歌,对英雄主义的礼赞。我小时候曾听到一个真实故事,说太行山区缺水,一个小媳妇千难万险挑来一担水,却因病体难支在家门口打翻了水担,遭到了公公的痛骂,视水如命的小媳妇悔恨难抑,上吊而死。今天这台戏中,也有一个使人难以置信的情节:当地人一生只洗三次脸,第一次出生时,第二次结婚时,第三次入殓时。说明水源是何等稀缺……

  作品没有去正面反映如何战天斗地的场景,而是把特定时代,特定背景下一群特定人物的精神世界作了深度诠释,血肉丰满,可信可敬,平凡生活却又如此的让人仰视。

  大学生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篇四)

  红旗渠的建设,从计划的提出到勘察、设计、施工,时任县委书记xx同志是最直接的领导者、组织者,被誉为是建设红旗渠的旗手。当地群众说:南有都江堰,北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xx。这充分说明了xx同志在红旗渠建设中的重要作用。xx同志是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逐步成长起来的干部。正是因为他长期坚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使他能够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林县人民干出了红旗渠这一惊天动地的伟大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林县人民政治上翻了身,但经济上还没有完全翻身,许多人仍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缺水,是影响林县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全县父老乡亲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1954年,xx同志到

  林县担任县委书记后,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医疗、文化、教育等问题全面调研,特别是把解决缺水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提出了水字当头、全面发展的方针。他积极发动群众挖掘山泉水,管住天上水,开渠、打井,修建中小型水库、塘坝……,建起一批水利工程,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1959年遇到特大旱灾,全县无水可用。在这种情况下,县委派出三个调查组到外县找水源。xx同志带领的一组,越过太行山来到山西省平顺县,发现浊漳河水源丰富,大胆提出了“引漳入林”的方案,希望从根本上解决林县人民的困难,辛苦一代,造福万代。经河南、山西两省协调,批准了这一工程。

  然而,好事并不好办,真正办好,困难重重。当时不仅在技术、物质方面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大家对能否建成红旗渠的看法不尽一致。有人表示怀疑,有人甚至坚决反对。究竟是干还是不干,是大干还是小干,是自力更生,还是等、靠、要,从领导干部到群众,从党内到党外,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绝大多数人认识到“引漳入林”是一个关系林县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林县县委经过分析,下定决心,无论困难有多大,也要把这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办好。1960年农历正月十五,全县3.7万民工浩浩荡荡开赴主干渠第一线,正式拉开了工程的帷幕。

  实践证明,修建红旗渠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效益是巨大的。当xx同志调离林县时,自发为他送行的群众排成了长龙,一片感谢、赞扬声。有的端着一碗清水,有的泣不成声,苦苦挽留,还有的打出横幅“太行一渠清水,xx一身正气”。群众的感情说明,领导干部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做出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功绩。历史的脚步永不停留,情况时刻变化,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也在不断变化,而我们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任务是无限的,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而不懈奋斗。

  大学生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篇五)

  做为一名党务工作人员,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市直机关党工委组织的红旗渠学习考察。短短两天的“观、听、感”三位一体的学习考察,让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和洗礼。

  观——“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施工手段、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靠一锤一钎“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从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险滩峡谷之间历时十年建成的“人工天河”,这项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走在红旗渠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不禁为当年建设者们的超凡智慧、卓越胆识和顽强毅力所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绝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中华民族插在太行之巅的一面精神旗帜。

  听——党校老师全面解读。林州市委党校老师用图文并茂的生动讲解为我们深刻阐释了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短短十六字的红旗渠精神,字字千斤重,那是林县党和人民的智慧和勇气、鲜血和汗水的结晶,那是一面永不褪色的伟大旗帜,历久弥新。我们不仅要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做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发扬者,坚定理想、激发热情、锤炼品格、苦干实干,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色业绩。

  感——党员群众齐心筑梦。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各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这个感人至深的顺口溜是林县党员群众齐心筑梦的最好诠释。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与群众同甘共苦,就会形成实现中国梦的无声无形却强大有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大学生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篇六)

  红旗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机器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站在渠边,看着滚滚的渠水向前流淌着,仿佛像是在诉说着当年修建时的悠悠历史。顺着渠水就来到青年洞景点,青年洞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坚硬的石英岩一锤打下去一个白点,十数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当年青年们面对这样的艰难困境,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于1961年7月15日凿通隧洞。为表彰青

  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故命名为“青年洞”。抬头看着赫然醒目的郭沫若题词“青年洞”,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个年轻的小伙子挥汗如雨搬地拼命工作,似乎听到那凿崖开洞时的声声的铁锹声,“誓言无悔,立誓立行,励志向前。拥护党的章程,履行党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努力学习,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站在青年洞下,自豪地抬头挺胸,声声的誓词喊出了我们对于党的真真热爱和深深感情。

  工地上的工作质量要求高,红旗渠五十多年没有出现过一处漏水的地方,在当时没有工具、没有资金、没有粮食的年代,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林州人民用红旗渠的壮举,诠释了“责任”这两个字的真谛。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林县人民在修渠过程中孕育的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了激励、教育当代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年轻人要紧紧围绕在党的领导下,刻苦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继承革命优秀主义传统,使我们的红旗渠精神代代发扬、创新!

篇三:大学生如何弘扬红旗渠精神

  

  作者:王之睿[1]作者机构:[1]安阳工学院,河南安阳455000出版物刊名:安阳工学院学报

  页码:6-8页

  年卷期:2019年

  第5期

  主题词:红旗渠;红旗渠精神;大学生教育

  摘要: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红旗渠精神这一宝贵的红色精神资源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年在红旗渠精神的孕育和不断丰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林州人民建设红旗渠的内生动力能够极大激发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鼓舞新时代大学生以积极的人生姿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篇四:大学生如何弘扬红旗渠精神

  

  关于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通用11篇)

  关于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通用11篇)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通用11篇),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1爬过井冈山,参观过西柏坡,听过南街村王宏斌书记的讲座,着实去过不少红色教育基地,每个地方都给予我不同的感受,每个地方都有一些故事戳中我的泪点。红旗渠,跟别处不同。11月27日宣传司党支部全体到河南安阳红旗渠集体学习。对红旗渠的了解,让我从“一条烟”(一种叫做红旗渠的香烟)变成了一座精神丰碑。

  悬崖峭壁上的水长城。远望红旗渠,就像一条长蛇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蜿蜒盘旋,说红旗渠是世界第八大水利奇迹,一点都不为怪。漫步在纪念馆,听红旗渠的儿女讲述先辈们的英雄故事,就像在经历一次精神洗礼。60年代初,在中国经济社会环境极为困苦的时期,一位名叫杨贵的书记带领林州人展开了一场“千军万马战太行”的伟大行动。虽然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但引漳入林从设想到行动,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了林州人高度一致的支持,立下“大战八十天

  引来漳河水”的誓言。我第一次掉了眼泪,没有强烈的吃水、用水的愿望,怎么能够凝聚这样的共识?红旗渠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延长了工期,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但每家每户的付出,每一个刻在石块上的名字,都用自己的血汗兑现了承诺。杨贵书记身先士卒战斗在工地上,直到八十多岁的母亲去世才答应离开工地回家奔丧;工程师吴祖太日夜绘制施工图纸,没来得及见到新婚妻子的最后一面,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有脸吃上红旗渠的水”有人家把十五岁的孩子送上工地,却再也没有等到孩子的归期;……一路泪水涟涟,直到那张万人欢庆红旗渠通水的照片浮现在眼前,感动的泪水化作发自内心的喜悦。真希望自己也生在那时,可以为了一个伟大的梦想奉献和付出,可以

  在现场分享胜利的喜悦。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红旗渠精神被概括为了十六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后人所传颂,其中的开拓创新最让我震撼。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且不说国家财政只占百分之十五,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举全县之力,光是这一工程中体现出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就足以让人震撼。没有先进的水利测量工具,就发明了用脸盆、板凳和水组合成的测量工具;为了尽快完成四千多米长的通道,从山顶掘了十三口井把两个工作面变成了二十六个工作面;红旗渠长藤结瓜的探索,将这项工程打造成了“引、蓄、提、灌、排、电、景”一体的大型灌区。除此以外,与山西省政府签订的补偿协议被誉为“最早的拆迁补偿”,修渠过程中责任到生产队、到村、到户的做法,与十多年以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能不由衷地说,红旗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太行山上的五部曲。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靠着红旗渠精神名扬天下的林县儿女们并没有躺在先辈们的成绩上睡大觉,而是奏响了与我国时代发展步伐相一致的五部曲。六十年代,千军万马战太行解决生存问题,七十年代千军万马出太行解决温饱问题,改革时期千军万马富太行解决发展问题,新时代千军万马美太行、福太行,一个与时俱进的林州县向全国人民宣布: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青年洞里的回声。踏着脚下的青石,扶着两边的栏杆,一路走到青年洞,仰望石壁上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每一个人都举起了右拳,气壮山河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回程,这次活动已经成为过去,红旗渠却成了一座精神丰碑。循着红旗渠精神照耀的大路,心中无比明亮,国运昌盛、四海升平不仅仅是一种愿望,更是铿锵有力的回答:这样的中国梦,算我一份!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2金秋十月,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集团的组织下“走进红旗渠,接受再教育”。我们一行来到林州,参观游览了红旗渠展览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用拼搏向上的激情建设了今天繁华、富强美好的新林州。

  此次参观红旗渠,通过认真的听取讲解员的讲解,使我感受深刻:

  一、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林州人“十年修一渠,一渠成奇迹”。在资金短缺,自然条件恶劣,施工设备差,林县人没有被困难吓到,没有向大山屈服,发扬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那种攻克困难,解决困难的韧劲,应该把这种韧劲溶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二、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林州人“吃苦精神、无私奉献”。当听到施工民工最困难的时候,每人每天只有6两粮,为了填饱肚子挖野菜充饥,甚至下河捞水草,这种吃苦的精神令人感慨万千。红旗渠的建设者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奉献,不畏艰险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牺牲人数就达80多人,受伤者不计其数。

  三、传承红旗渠精神。在当前社会中人民生活和物质都比较富有,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摒弃浮躁,脚踏实地,无私奉献,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不断把“红旗渠”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为恒信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3周五,部里组织全体干部学习,观看了红旗渠电教片,通过影像深入的学习了红旗渠精神,被那种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感动。

  林县人民十年奋战,愚公移山,一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起了211个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盘山开凿,修建了总长近2000公里的红旗渠,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下绝引漳河水

  入林县。在60年代,没有大型工程机械,纯靠人力,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工程,林县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一锤一钎战太行,体现出的这种不畏艰难、自强不息、改天换地的气魄和精神,是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的。

  红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撼,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倾倒,林县党员干部的敬业、为民、务实的精神更令人折服。敬业、为民、务实不仅仅是红旗渠精神带给当代党员干部的精神启示,也应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根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强化敬业精神,用更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要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百折不挠的韧劲、旺盛的工作热情,保质保量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4为了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中央和省委明确要求,既要认真落实统一部署,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又要结合各自实际,灵活安排好富有特色的自选动作。红旗渠是中国水利史上的经典工程之一,红旗渠精神实质就是为民务实清廉,是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最好典型。参观红旗渠,把学习红旗渠精神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作为党员干部照镜子、正衣冠的生动教材,更容易反思自己、检查自己、激励自己,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扎实的成效。

  为了更好地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我结合自己参观红旗渠,感悟红旗渠精神的重要性,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深刻把握红旗渠精神内涵实质,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

  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干部作风、革命精神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凝聚力,体现了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

  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红旗渠就像一部浓缩的历史,把人们带回到那段难忘的岁月。更为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许多新的思考。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在今天我们还需要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吗?这些困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和党性原则,如何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思考。对此,郭庚茂书记明确指出:人们的思想观念会变,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没有变;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在不同时期会变,但党的性质和宗旨没有变;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会变,但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没有变;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会变,但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没有变;人们的价值理念会变,但我们党倡导的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没有变;经济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条件会变,但我们党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政治品格没有变。从这六变六不变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党的性质、党的宗旨不能变,作为党性集中体现的红旗渠精神都会历久弥新。因此,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性,从内心深处打牢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生的思想根基。

  二、对照红旗渠精神,认真查找和整改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认真落实省委指示精神的同时,切实对照红旗渠精神,聚集四风问题,搞好四个对照。

  一是对照红旗渠精神,问一问自己是否坚持立党为公、一心为民、红旗渠的建造是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光辉典范。党中央一开局就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这是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是对照红旗渠精神,问一问自己是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红旗渠精神体现了尊重客观实际、不说假话、不畏艰险、齐心协力、团结实干、敢于负责的求真务实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林州人民创造了人间的奇迹,把世世代代的期盼变成了现实。

  三是对照红旗渠精神,问一问自己是否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红旗渠的建设正是林县人民依靠艰苦奋斗,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创业时期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条件好了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并不是要把艰苦奋斗与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对立起来,也不是要把艰苦奋斗与贫穷落后等同起来,而是提倡积极向上,坚持与时俱进。

  四是对照红旗渠精神,问一问自己是否坚持无私奉献、廉洁奉公?

  修建红旗渠,总投资近7000万元。这样的投资不仅在当时是笔大投资,就是放到今天,也算是不小的投资。如此大的投资,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建设如此大的工程,参与的大小领导干部又是如此之多,竟没有发生过一起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问题,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修渠资金,没有一个负责同志盗用修渠物资,没有一个干部为自己的亲属谋私利。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像战斗在红旗渠建设工地的每位党员干部一样无私奉献、廉洁奉公。

  三、弘扬红旗渠精神,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党中央决定以整风精神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我们将弘扬红旗渠精神作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目的是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改进作风,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5踏着重重叠叠的英雄足迹,我有幸参加了此次x市工商局系统非公党建的培训。踏进林州,走近红旗渠,听着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感受颇多……

  红旗渠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这是个资源匮乏、贫瘠的年代。林县人民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太行山脉的半山腰修建了长达1500km的红旗渠,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光荣。当大客车驶入林州境内,巍巍太行山变得郁郁葱葱,放眼望去,整齐的梯田和绿油油

  的远山随处可见,这番景象立即抹去了我心头对红旗渠略显灰蒙的"印象"。

  红旗渠的故事过去也曾听说过,但一切都只是"故事",抽象而遥远。当我们一行人来到分水苑、走过青年洞后,面对眼前的壮丽奇观,"故事"里的一幕幕情景浮现在眼前,让人联想到当年创业的艰辛,大家无不感慨万千。十万食不果腹的民工用简陋的工具、落后的技术手段,以一颗火红的心和坚韧的意志做出了愚公移山般的千古伟业。悠悠十年风霜雨雪,多少人把青春奉献给了山石险峰却无怨无悔,在这千里长渠上,又洒下了多少林县儿女的鲜血?昨日英雄今安在,一渠江水向东流!不由得,我对老一辈的林县劳动人民又多了几份敬畏之情,这种情,如同那峭壁上的磐石般坚实在而具体。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历史上的林县石厚土薄,十年九不收,解放后勤劳的林县人民不向命运低头,以"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的超然心态,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以大无畏的"红旗渠"精神,逢山凿洞、遇河架桥,改变了林县面貌,创造人间一大奇迹。由此我又想到了我的工作,作为一名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人员,曾几何时我也感到压力大,节奏紧张,琐事繁多而且充满矛盾,现如今见识了修凿红旗渠艰辛苦难,才觉得,人的潜力是惊人的,做一件事,只要有决心、有勇气、有耐力,那么任何事情都难不倒我们,日常工作、学习上的小困难,更是如此。在参观红旗渠的同时,我的心中又油然而生一种骄傲,我们的先辈在几十年前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创造出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作为一名后来者,我感觉骨子里也流淌着英雄先辈们的热血,更应该继承好这份红旗渠精神,带着一种乐观、坚韧的心态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在工作中更进一步!我想,只有这样,才能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红旗渠精神,才能不枉此行!

  "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鼓舞引领着我们。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更加富足,但作为新时代工程建设领域的一名一线工作者,身上更要有这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道路更宽广、桥梁更坚固……

  我决心,要学习"红旗渠精神",要学习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要结合我的工作赋予其更多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传统美德与新时期工程建设相结合,在工程建设之路上把"红旗渠精神"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下去。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6大家好,我是国控x公司党群工作部的XX,今天代表x公司和大家分享一下本次红旗渠学习参观的感受。

  五年前,我曾经带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来过这里,时隔五年,我再一次被这座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工程奇迹所震撼。

  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靠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劈开了太行山,引来了漳河水,滋养了林县大地,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刚来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红旗渠精神源自什么?通过学习参观,我知道了,红旗渠精神源自群众力量,源自英雄模范,源自自力更生,源自科学创造,源自廉洁无私,更源自信仰信念。

  如今的林州,已经告别了“十年久旱,靠天吃饭”的时代,红旗渠也成为风景秀丽的红色教育基地,向世人讲述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

  红旗渠精神虽然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但它并未随时光的流逝而过时,它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红旗渠精神是一种力量,催人奋进,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旗帜,引领一个时代,红旗渠精神是一种动力,鞭策我们不能懈怠、不能偷懒。干事业要有热情,干事业要有激情,今后,我们要在工作中,发扬红旗渠精神,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做到敢于担当、勇于担当。提升我们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让红旗渠精神在当代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7这个星期我有幸参加单位组织的“弘扬红旗渠精神加强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整个过程下来,我的内心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那一声声敲打山石的声音仿佛还在我的耳朵回荡,我知道那是林县人有力的心跳,向世人展示他们的勤劳和勇敢。

  刚拿到学员手册的时候,我就被满满当当的时间安排吸引了,于是,调整一下因坐了一天火车下来的困顿身心,立即用积极、开放的心态投入到课堂里去,果然无论是课程还是到野外实践体验都让人有非常多的收获,当时在干部学院,我连着两天发了朋友圈,表达了我感动于红旗渠精神,震惊于红旗渠成果,动容于红旗渠人民,感谢党,感谢祖祖辈辈的中华人,让我们能生活在有水喝,有饭吃,有衣穿的新时代!朋友圈发出,评论纷纷点赞,我相信他们跟我的感情是一致的,即便没有身处红旗渠的感动,可依然感恩于先辈们的奋斗带给我们的好生活,感恩于国家的强盛带给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这些天身浸在红旗渠中,我无法掩盖内心的震撼。红旗渠宛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中,浮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见证。“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这是在红旗渠纪念馆刚进馆不久的墙壁上写的。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内山多水少,居民极苦,那里土薄石厚,凿井无泉。据林县县志记载:从明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514年中,林县曾发生自然灾害104次,大旱绝收达38次,更出现人吃人现象,且达5次之多。一部林县志,满卷荒旱史。旧中国的林县人民面对干旱缺水的生存压力是何等之大,纵然不能感同身受,也能够深有体会。带着对水的极度渴望,带着宁愿苦熬一代人,不愿苦等几辈子的殷切希望,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带着誓把林县河山重安排的气势,耗时10年,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用一犒、一锤、两只手,硬生生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削平山头1250座,凿通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2个,挖砌土石2225万立方米,修成了那绵延1525公里被称为“水长城”的红旗渠。真乃壮志震撼山岳,胆略感动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红旗渠,当之无愧。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8金秋十月,我披着晨霞,怀着激动的心情,在九三学社市委组织下“走进红旗渠,接受再教育”。我们一行来到林州,首先参观游览

  了红旗渠展览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接着我们身临其境参观了红旗渠,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历史上的林县极度缺水——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下定决心“宁可苦干、绝不苦熬”誓要劈开挡住漳河水的太行山。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战胜种种困难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一部与大自然搏斗的壮丽史诗。红旗渠总长1525.6公里,林县人民一锤一钎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历时10年,他们打地铺、睡悬崖,自带工具、自烧石灰、自造炸药,256人重伤致残,189名干部献出了宝贵生命。堪称奇迹的红旗渠终于在林县人民愚公移山的韧劲下,修建成功,林州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的世界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走在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的建设者们,经过不断的艰苦奋斗,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穿越太行山的悬崖绝壁,险滩峡谷,遇山凿洞,遇勾架桥,开山劈路,有排山倒海的气魄,有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胆识,历时十余年,于1969年修建完成。

  这一浩大举世的工程(相当于一道从哈尔滨到广州的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红旗渠建成后,形成了以红旗渠为主体,南谷洞、引上水库及其他引、蓄水工程作补充调节,能引、能灌、能排、综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网,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万亩,结束了林县世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不仅是现代工程史上的奇迹,更是当代红旗渠精神的摇篮。修渠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9做为一名党务工作人员,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市直机关党工委组织的红旗渠学习考察。短短两天的“观、听、感”三位一体的学习考察,让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和洗礼。

  观——“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施工手段、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靠一锤一钎“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从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险滩峡谷之间历时十年建成的“人工天河”,这项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走在红旗渠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不禁为当年建设者们的超凡智慧、卓越胆识和顽强毅力所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绝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中华民族插在太行之巅的一面精神旗帜。

  听——党校老师全面解读。林州市委党校老师用图文并茂的生动讲解为我们深刻阐释了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短短十六字的红旗渠精神,字字千斤重,那是林县党和人民的智慧和勇气、鲜血和汗水的结晶,那是一面永不褪色的伟大旗帜,历久弥新。我们不仅要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做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发扬者,坚定理想、激发热情、锤炼品格、苦干实干,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色业绩。

  感——党员群众齐心筑梦。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各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这个感人至深的顺口溜是林县党员群众齐心筑梦的最好诠释。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与群众同甘共苦,就会形成实现中国梦的无声无形却强大有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107月12日,队党委组织我队30余名党员同志前往有中国水长城之称的x林州红旗渠进行红色教育。

  “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当绒毡。高山为我放岗哨,漳河流

  水催我眠!”50多年前,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用鲜血、汗水和生命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劈开了太行山,引来了漳河水,滋养了林县大地,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伟大的事业铸就伟大的精神。“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描述的就是林县人民自古以来的悲惨生活,但他们并没有对贫困的生活环境低头,更没有向贫瘠的自然环境屈服。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他们将看似天马行空的“引漳入林”方案付诸实施。他们住山洞,睡窝棚,吃咸菜,啃窝头,凭着不畏艰险、敢想敢干的劲头,奋战在悬崖绝壁之上,拼搏于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壑搭桥。青年洞、神工铺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就是红旗渠精神的现实体现,渠道上一块块有棱有角,裸露着道道凿痕的青石就是红旗渠精神的真实写照。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炎黄子孙开天辟地、战天斗地的豪迈壮志,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创造力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高尚品质,又展现了当代中国人民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学习红旗渠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自古以来,“十年九旱、水贵如油”,能吃上水、用上水成为了林县人民的梦想。党坚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紧紧抓住吃水用水这一主要矛盾,领导开渠挖塘,劈山饮水,解百姓之疾苦。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强化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提升为民情怀,摒弃“官本位”特权思想,摒弃不作为的消极观念,破除束缚发展的陈规陋习、体制弊端,不断取得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胜利。

  学习红旗渠精神,砥砺奋进,艰苦奋斗。修建红旗渠的条件十分艰苦,林县人民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人间天河”。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深入,思想文化交融复杂激烈,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异常严峻。大力弘扬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夯实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矢志不渝、奋发图强的思想基础,激励党员干部迎接挑战,经受考验,战胜困难,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当前,党中央作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战略布局,红旗渠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依然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依然是引领我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将伟大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红旗渠最险要的路段青年洞旁,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这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责任。“敬业、为民、踏实、奉献”,是此次红旗渠学习给我最深的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秉承爱岗敬业的态度、贯彻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踏实肯干的作风、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时刻与党章对标,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

  还记得红旗渠纪念馆“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的碑文,这是林州人民"敢教天地换新颜"的豪迈心声,也应当是我们用昂扬的斗志、奋进的态度去开拓创新、求实求效、构建未来美好篇章的坚定信念。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118月17日,部里组织观看了《红旗渠专题培训班汇报》,虽说未能亲身实地去感受红旗渠的宏伟壮观,但通过观看专题片仍然被修筑红旗渠的壮举所感动和震撼。无论是林县人民当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战天斗地的勇敢精神,还是谷文昌等同志心系群众、廉洁为政、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楷模形象,以及不畏艰难,一线为民的扁担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良多,深受感动,对发扬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

  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就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更是被称为第八大奇迹。这是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

  贵的带领下坚定信念不动摇的体现,学习红旗渠精神就要坚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把握好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性质和宗旨。服从和服务于为人民的事业,进一步提高党性觉悟,增强四种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不为风险所惧,不被干扰所惑。

  二要强化服务意识。

  红旗渠的建设实践说明,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执政为民、服务于民,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使正确的决策变成现实。今天,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期,处在决战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把抓党建工作与服务结合在一起,在日常工作中体现服务理念、展现服务热情、做出服务效果。始终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要发扬创新精神。

  林县历史以来就严重干旱缺水,正是当时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勇于创新,敢打敢拍,力排众议,做出了要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的壮举,绵延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才得以建成,彻底改变了林县人世世代代贫穷缺水的命运,也在这伟大的人造奇迹中孕育产生了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奋发进取,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要靠我们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医梦。更要求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不墨守成规,积极进取,主动作为,热情服务,为庆安实现跻身全省综合实力强县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月24日,内科系统党总支党员在魏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了河南林州市参观了红旗渠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每个党员都被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

  “红旗渠”宛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中,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见证。“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

  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内山多水少,居民苦极,土薄石厚,凿井无泉。每逢干旱,居民悬釜待水,有取水十余里外者。老弱妇幼抱瓮提罐,远道取水,人畜疲极。林县的史册中记录着漫长的岁月因干旱缺水而留给人们的灾难与贫穷。旧中国的林县人民面对干旱缺水的生存压力是何等之大。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历时数年,在太行山中用鲜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号称中国水长城的水利工程——红旗渠!壮志撼山岳,胆略泣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红旗渠。

  林县人民在艰苦的岁月里为了求生存引漳入林,跨越两省的崇山峻岭,利用有限的生产力改造大自然,重塑山河,这一伟大壮举,要何等的勇气和胆识,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心系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福利。带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一群最朴实的人,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出了世界奇迹。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们,打动了我们,鼓舞了我们,心灵倍受触动、情操倍受陶冶、斗志倍受鼓舞、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

  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们将发扬红旗渠精神,踏实工作,用信念和实干精神投入到争先创优活动中,为医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五:大学生如何弘扬红旗渠精神

  

  论红旗渠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启迪[权威资料]论红旗渠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启迪

  摘

  要: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太行山的东麓,它被修建在巍巍太行山悬崖峭壁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是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来激励大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本文主要阐述红旗渠精神如何在当代的弘扬,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困难时应该要具备怎样的精神。

  关键词:红旗渠精神;社会主义初阶段;自力更生;大学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一、弘扬策略

  1、深入了解红旗渠的历史背景

  大学生必须对红旗渠的历史进行了解: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总长度达4013.6公里,共计兴利库容6000余平方米,它仅仅是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苦战十个春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的。在没有修建红旗渠前从1936年至1943年,大旱20余次,1640年、1769年、1835年都发生过食人现实的惨事,全县10800户逃荒,饿死1650人,解放前四十万人中,有28万人常年翻山越岭到几里甚至20里以外去挑水吃。因为缺水,林县地区96%的地区光林秃山。现实的惨痛林县人民被迫开始修渠。当地贫困没有机械,这相当于在近代修一条

  比拟秦朝的万里长城,可是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了子孙后代修建了这条幸福渠。

  2、参观红旗渠纪念馆

  历史是可悲地,是催人泪下的,只有身临其景大学生才会感触到它的不凡和伟大,通过对红旗渠的参观,对红旗渠纪念馆的参观大学生才知道无论在那个年代都需要人民的团结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才会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到最好。在1970年,周恩来总理曾自豪的告诉国际友人:“中国有两大奇迹,一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1995年4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参观红旗渠青年洞,高度评价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并讲到“红旗渠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仍需要大力弘扬”。1996年6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对红旗渠视察后语重心长地说:“林县人民了不起,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典范,不仅给后代留下可以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这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并亲自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2004年10月07日,秋日的北京,天高气爽,“红旗渠精神”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了九天。

  3、观看有关红旗渠的影视

  视频可以给人直接的视觉感受,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红旗渠精神在修建红旗渠的那些人身上是永存的,我们只有参观红旗渠,观看有关历史影视才能真正的了解到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例如;1971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发行上映的《红旗渠》,1997年第十八届全国电视剧获飞天奖长篇电视剧的一等奖的《难忘的岁月――红旗渠的故事》,2004年上映的《红旗渠的儿女们》等。视觉的观看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在当代需要这样的精

  神,党和国家需要红旗渠精神在当代的弘扬来充实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党员和群众。

  4、使用互联网

  互联网是21世纪的宠儿,互联网让这个世界联系的更加密切,通过互联网来弘扬红旗渠精神,把一些官网的主页设置成有关红旗渠的信息,人们就会去关注它,从而达到弘扬红旗渠精神的目的。

  二、了解新时代的红旗渠精神

  新时代的红旗渠精神: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己、奋斗不息。红旗渠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它被赋予了时代精神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国家处于经济暂时困难的条件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战胜种种困难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红旗渠的兴建是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做到的生存能量的一次集中释放,改变了林县历史上严重缺水的状况,使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红旗渠的兴建是林县人民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是林县在建国后艰苦创业历程中的“第一部曲”。

  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干部作风、革命精神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和劳动人民的光荣传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凝聚力。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充分地体现了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构成红旗渠精神的基本内容。

  20世纪70年代,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李先念、乔石、姜春云、李铁映、叶选

  平等曾先后亲临红旗渠视察。1995年4月14日,胡锦涛视察红旗渠时指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要

  继续弘扬当年的修渠精神,把红旗渠精神代代传下去”。1996年6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红旗渠时指出:“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并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1996年,红旗渠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三、在现实中寻找英雄

  大学生对有丰功伟绩的人物总是怀着敬畏的心,在现代还有很多怀用当年红旗渠精神的人在为这个社会默默地做着贡献,深入到人民群众去,访问当时参加修建红旗渠的老前辈,听他们述说亲身感受。大学生应该去多听一些老革命者述说革命故事,听他们心酸的历史,这样红旗渠精神就会深入大学生的身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会建设的更好。(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文档资料:论红旗渠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启迪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从BBS中看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的现状

  “80后”对文化变迁的影响

  后勤管理专业士官学员的特点及管理对策研究

  解析如何预防定向越野中运动伤害

  信息技术活跃体育课堂教学MPIE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及安全管理探究

  浅谈多媒体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数字化校园的安全防范体系设计与实现

  数字校园平台开发中“母巢设计”的应用策略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浅议发电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地勘单位开展利益冲突行为专项治理的体会

  加强工会干部队伍能

  力建设的思考

  推行区域炼焦煤销售联合模式的思考

  国有企业文化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

篇六:大学生如何弘扬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武文涛

  【期刊名称】《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11)005【摘

  要】Tocarryforward"ofself-relianceandhardwork,theunitycooperation,theselflessdedication"theredflagcanalspirittothedevelopmentof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isnotallowtoignoreeffect,combinedwiththerequirementsofthetime,closetothestudents"learninglife,explore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withtheactualworkofnewpath,strengthentheredflagcanalspirit.%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结合时代的要求,贴近学生学习生活,探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的新路径,加强弘扬红旗渠精神。

  【总页数】3页(P17-19)

  【作

  者】武文涛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6【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641【相关文献】

  1.新时代红旗渠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刘博

  2.弘扬红旗渠精神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J],韩爱民

  3.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精神融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析[J],董丽娜;黄建国;彭娟;王梦;董慧

  4.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与机制研究[J],郝启秋

  5.苏区精神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讨——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等为例[J],黄爱芳;戴和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七:大学生如何弘扬红旗渠精神

  

  总第325期2015年9月(上)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Total.325September2015(A)红旗渠精神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张雪梅(安阳师范学院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河南·安阳455000)文章编号:1672-7894(2015)25-0007-02摘要本文阐述了红旗渠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论证了红旗渠精神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依托红旗渠精神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策略。关键词红旗渠精神大学生民族精神RedFlagCanalSpiritandtheCultivationofCollegeStu原dents"NationalEthos//ZhangXuemeiAbstractThispaperelaboratestheinternalrelationshipbetweenRedFlagCanalSpiritandtheChinesenationalethos,demon-stratesthepositiveroleofRedFlagCanalSpiritforcultivatingcollegestudents"nationalethos,proposesthestrategiestoculti-vatecollegestudents"nationalethosbymeansofRedFlagCanalSpirit.KeywordsRedFlagCanalSpirit;collegestudents;nationalethos精神的时代体现和新发展,其实质是中华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完美结合。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和新发展,它蕴含的精神实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统一的结晶,它注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容,注入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总之,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共产党人的理念信念,蕴含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蕴含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蕴含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蕴含着无私奉献的价值导向,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是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2红旗渠精神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2.1弘扬红旗渠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强大动力。从古至今,坚定的理想信念已经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和一个人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理想信念坚定则民族存、国家旺、政党兴、个人强。林县人民之所以能够劈开太行,修成人工天河,靠的就是林县人民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他们在杨贵书记的带领下,战胜了无数挫折和苦难,累了他们就躺在石头上,以天为被子,以石头为褥子;饿了,他们把最好吃的留给他们的吴太祖技术员。红旗渠修建成功,给林县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珍贵的水,更重要的是,以杨贵书记为首的林县县委领导和数万林县人民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值得我们所有中华儿女敬仰和学习。今天,大学生理想信念总体呈健康、积极趋势,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可度较高,能够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懂得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目睹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解逐渐深刻。然而,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呈现多元化趋势,一些大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薄,甚至有些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都不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信心不足,更甚者,有一些学生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对共产主义理想产生怀疑和一定程度的反叛。因此,当前学习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才可以早日实现。2.2弘扬红旗渠精神,培养大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1红旗渠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相互关系红旗渠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1中华民族精神是红旗渠精神之根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思政教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红旗渠精神之所以能够名扬四海、享誉世界,感动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靠的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红旗渠工程总投资7154.7万元,国家拨款不到15%,其余的85%以上的资金全部是林县人民自筹,群众自筹;修渠工具,群众自带;施工器材,群众自造;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造;数万林县人民自己更生,艰苦奋斗,凭着最简陋的工具,和最坚强的信念和决心,依靠自己的双手铸造了一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丰碑。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有一部分人只顾享受富裕生活,而忘记了修建红旗渠时的艰难岁月,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大都出生于90年代,他们对艰苦奋斗精神没有刻骨铭心的经历,更是缺乏深刻的理解,他们不喜欢老一辈人向他们讲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艰难历史,总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需要再勤俭节约了,不需要再艰苦奋斗了,一部分人处于随遇而安的状态,在困难面前不敢面对,不敢拼搏。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解不深刻,没有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需要很长时期的艰苦奋斗才能实现。此外,当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为数较多,不少学生缺乏逆境的生活体验和艰苦生活的锻炼,承受生活、学习中的挫折能力不足,艰苦奋斗和自立自强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当前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的优良品质非常重要。2.3弘扬红旗渠精神,帮助大学生矢志不渝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认识世界、把握形势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革命和建设成功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上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处于最糟糕的状态,林县人民敢于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禁锢,敢于把劈开太行山的愿望与林县人民盼水、想水、急需水的实际情况密切联系起来,克服艰难险阻,破除一些人认为“劈开太行、引漳入林、引水进村、引水上山”太不切实际的说法,依靠坚定的信念和自己的双手克服了经济困难、测量困难和其他一切困难,最终开创了修建红旗渠这一伟大壮举。红旗渠精神的孕育和形成,又一次证明了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工作指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坚持。弘扬红旗渠精神,要求大学生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把思想路线当做认识世界的途径、原则和方法。首先,学校要引导和组织学生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介质,大力学习、宣传和探讨红旗渠精神的实效性。例如可以组织思想政治相关工作人员为学生做红旗渠精神的专题讲座、交流会,各学生组织和团体可以举行弘扬红旗渠英雄模范人物的文艺晚会,开展以红旗渠精神为主题的书画展、朗诵会、演讲赛、辩论赛、写作赛,成立红旗渠精神研讨班等。其次,搭建学习红旗渠精神的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民族精神培育,把课堂教育逐步向网络拓展。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载体,如校园网、

推荐访问:大学生如何弘扬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 精神 大学生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