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基层侨联工作3篇

来源:朗基文库网 时间:2023-07-30 10:45:03 阅读:

内容摘要:如何做好基层侨联工作

篇一:如何做好基层侨联工作

  

  DOC格式,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浅谈新形势下基层侨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基层侨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无锡市锡山区侨办

  周国明

  在新的形势下,侨务工作将担负着更重大的历史使命。如何因势利导,与时俱进,把侨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基层侨务部门及侨务干部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侨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工作对象不断增加,侨务工作机构不健全。由于经济全球化,侨务工作对象不断增加。一方面,国内公民大量出国定居或创业发展;另一方面,大批新华侨华人回国、回家乡投资兴业,华侨华人与归侨侨眷人数骤增。

  DOC格式,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二)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侨务干部队伍力量薄弱。目前,侨务工作的范畴进一步延伸,出现了保护华侨华人与侨商合法权益、侨捐项目监管等许多新问题、新任务,从而使侨务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基层侨务干部队伍力量较弱,侨务干部大部分是兼职,且调动频繁。

  (三)工作难度愈来愈大,地方涉侨优惠政策愈来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涉及到人民群众,包括归侨侨眷的利益调整。而且,原来许多华侨优惠政策现在几乎没有,造成如房屋拆迁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基层侨务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增大。

  (四)维护侨益力度不大,侨法维权硬度有限。现有的观念、政策、措施难以适应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及其实施办法不能涵盖解决华侨华人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对所出现的新问题研究不及时,相应的立法相对滞后,有时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过去通过侨务部门协调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往往要有具体政策法规才能解决,而这方面却相当欠缺,侨法“不硬”、力度不够。

  (五)海外侨情发生变化,基层侨务部门对侨情掌握不全面。目前,海外侨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从华侨社会变成华人社会;二是华侨华人人口构成已从单一来源发展为多元来源;三是华侨华人心态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再到“世界公民”;四是华侨华人与中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形式更多样化;五是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侨情发生的新变化必然带来一连串的新问题。从平时侨情调查结果看,基层的数据出入较大,遗漏较多。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

  DOC格式,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移民以及改造、拆迁、亡故等原因,存在被调查人员及数字遗漏;二是调查对象配合不够,存在明显漏报现象;三是基层调查力量配备不够。

  二、新形势下推进基层侨务工作的对策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基层侨务工作者要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侨务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国内侨务工作为基础,以国外侨务工作为主导,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相统一,促进侨务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切实树立“大侨务”观念,拓宽基层侨务工作思路

  1.牢固树立“大侨务”观念。“大侨务”是利用侨务资源的一种观念,核心是资源共享。在当前国内外侨情发生新变化的条件下,基层侨务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打破亲缘、地域的界线,立足本地侨胞,面向海外侨胞,最大限度地凝聚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力量,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坚持做到“三个克服、三个强化”。一是要克服以本地侨胞的多少来衡量侨务工作是否重要的狭隘观念,强化共享侨务资源的思想意识;二是要克服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小农经济意识,强化勇于创新、不断开拓的侨务意识;三是要克服“肥水不流别人田”以及“捞过界”的封闭观念,强化大开放、大市场、大联合、大发展的时代意识。

  3.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关系”。一是当地侨胞与外地侨胞的关系;二是国内侨务与国外侨务的关系;三是为侨服务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DOC格式,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关系;四是老华侨与新华侨华人的关系。通过实践“大侨务”,引资、引才、促贸,为地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服务。

  (二)坚持以联谊为基础,广泛团结海外侨胞

  在新形势下,积极联络侨胞,凝聚侨心,把侨胞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出来,是基层侨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职责。一是做好联谊。无论是开展团结侨胞和社团工作,还是发挥侨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工作,都离不开联谊这个基础和首要环节;二是广交朋友。要积极创造条件,切实有计划落实“走出去、请进来”工作,依托亲情乡谊与合作交流,发展同海外侨胞的交往,深交老朋友,广交新朋友。着力做好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专业上有造诣的海外侨胞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中的影响力,加强与他们的友好交往与合作;三是抓住重点侨团。要结交有实力、有影响、讲团结、做实事的友好华侨华人社团,积极参与、支持友好社团在海外举办区域性联谊恳亲活动。鼓励和协助华侨华人地缘性、宗亲性、行业性社团回家乡举办联谊、恳亲、商贸活动。

  (三)坚持以侨引资引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一是加强与海外重点人员的联系。通过多种渠道和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建立起资料库;二是加强横向联系。发挥侨务部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建立和完善侨务、外经、外事等部门联合招商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横向联系,收集掌握本地区有关信息及与外商投资有关的各个要素,为海外华商到本地区投资和开展贸易提供穿针引线,搭桥铺路的服务;三是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加大依

  DOC格式,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法护侨力度,认真受理华商的投诉,协调相关部门,保护侨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此项工作做好了,就能留住在当地投资的侨资企业,使其继续扩大投资,还能通过他们的宣传作用吸引更多的侨商及高科技人才前来投资兴业。

篇二:如何做好基层侨联工作

  

  有关开展基层侨联工作几点思考

  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侨联工作要有新视野。

  做好侨务工作不只是单独一个侨务部门的工作,而是涉及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侨联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围绕全市中心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面对新形势,侨务工作的对象、方法、内容、重点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侨联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勇于开拓创新,做到:一是服务对象要与时俱进。既要包含原来的华侨、归侨、侨眷,也要包含新生代的华侨、旅居亚洲以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二是服务内容要与时俱进。既要为当地经济服务,也要为华侨华人的生存与发展服务,还要为华侨、归侨、侨眷的弱势群体服务,把为经济发展服务和为侨服务相统一。三是接待实质要与时俱进。通过组织侨胞参观创业园区、工业园区、侨资企业,考察>投资环境,开展公益活动等,让侨胞全方位了解和熟悉,激发他们回乡投资创造财富的热情。四是交流合作方式要与时俱进。既要开展经济贸易的交流与合作,密切经贸关系,实现互利互惠;

  也要积极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四)拓宽思路,吸引人才。把改革创新作为侨联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以适应世情、国情、侨情的发展变化,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的要求,推动侨联理论、机制和工作创新。比如,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侨联组织可以开展'生态中华'系列活动,促进政府有关部门、科研机构、高新企业与国外相关机构和团体的交流,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科学发展的了解和保护生态环境所作出的努力,引导和支持海外侨胞和侨资企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创业,协助有关部门进一步吸引海外高层次生态科技人才回国服务,不断推动侨联事业的创新发展。

  二、维护侨益,凝聚侨心,侨联工作要有新内容

  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华侨的合法权益是侨联工作重中之重。多年的实践证明,谁维护侨益的工作做得好,谁的凝聚力就强,谁就能赢得侨心。当前,全国上下正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奋进,侨联工作同样要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维护侨益作为侨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凝聚侨心,调动侨力,引进侨资侨智,把广大华侨、归侨、侨眷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一)围绕《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加大宣传落实力度。利用广播、电视台、信息网络等媒体,采取座谈会、联谊会、学习班、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加大《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宣传学习,提高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依法爱侨护侨的意识,积极推进涉侨法规的制定与实施,营造全社会依法维护侨益的浓厚氛围。同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侨界呼声,认真办理来信、来访,及时妥善处理涉侨纠纷和侵权案件,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华侨合法权益。

  (二)围绕华侨对世界对家乡贡献事迹,弘扬华侨高尚品德。当前,许多华侨华人对居住国,甚至对全世界、全人类,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都有极大贡献。我们要深入研究华侨文化,广泛宣传华侨的奋斗史、创业史、贡献史,表彰和弘扬对人类有贡献的华侨,使之留名青史,成为新一代华侨华人学习的榜样和激励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围绕侨界弱势群体,想方设法帮贫扶困。侨联应认真地落实党的贫难侨政策,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多渠道、多领域、多层面深入开展对困难归侨侨眷的社会救济、司法援助、就业帮扶等工作,推动'中国侨联扶贫济困专项基金'的发展,资助侨界困难群众和特殊群

  体,想方设法地解决贫难侨的困难问题,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和质量,力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一是加强调研,出谋献策;

  二是大力宣传,呼吁全社会关注帮助贫难侨,营造良好氛围;

  三是设立'贫难侨扶助基金',帮助其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四是扶助贫难侨子女入学,接受良好的教育;

  五是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引导自食其力,为贫难侨就业开辟一条'绿色通道'.三、紧贴时代,参政议政,侨联工作要有新局面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侨界代表参政议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侨联要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

  (一)要做好服务推荐工作,协助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帮助他们充分履行代表、委员的职责。主动推荐一批政治思想好、综合素质高、参政能力强的侨界代表人士充实到各级参政议政队伍中,切实将侨界的人才智力资源转化为侨联参政议政的优势。特别是在当前各种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引导侨界代表和委员县要注意听侨声、知侨情,通过提出高质量的提案议案,促进影响侨界民生大事、要事、难事的解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二)要畅通参与渠道,积极引导侨界群众开展有序的政治参与,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客观、公正地反映侨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各级党政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三)搞好源头参与,侨联要认真履行《侨法》实施情况的监督职能,广泛加强涉侨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努力形成侨联工作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

  四、结合实际,强化措施,侨联自身建设要有新思路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侨联干部队伍是做好新形势下侨联工作的关键,要切实加强对侨联干

  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鼓励和支持侨联干部学习做好侨联工作所需的各方面知识,认真研究侨联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要努力建立一支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高素质侨联干部队伍,为进一步提高侨联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创造更大的空间。

  (二)要加强侨联班子自身建设。创造性地研究提出加强班子建设的措施办法,探索建立有利于发挥班子成员作用的体制机制,努力增强班子整体合力。

  (三)要加强'学习型'侨联建设,大力开展侨情调查、理论研讨、侨联政策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三)做到凝聚侨胞有载体。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充分依靠广大侨界群众,因地制宜地推进服务中心、活动场所、侨商会馆等实体及设施建设,加强侨商(华商)会、归侨联谊会等社团组织建设,努力建立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内外联动的组织架构。

  (四)做到团结侨胞有骨干。加强侨联队伍建设,注意吸收侨界优秀人才,不断增加基层、新侨和少数民族代表以及港澳台和海外顾问、委员、青年委员,增进内部团结和外部和谐;

  加强干部选拔使用、岗位交流、实践锻炼,面向社会、面向侨界各阶层发现和培养人才。

  (五)做到活跃组织有品牌。着力打造侨联工作品牌,用'侨与中国梦'、'创业中华'、'亲情中华'、'生态中华'、'侨爱心'、'侨之家'等精品工程聚焦各项工作,吸引侨胞参与,增强党在侨胞中的影响力,增强侨胞对党的向心力和侨联组织的凝聚力。

  (六)做到维护侨益有能力。加大依法维权力度,发展壮大法律顾问委员会,做深做细法律援助和信访工作,协助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为主导的维护权益机制,及时敦促有关方面依法查处侵犯侨益的问题,推动有关政策出台、完善和落实,关心海外侨胞的正当权益,把侨联组织建设成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之家。

篇三:如何做好基层侨联工作

  

  浅谈侨联工作的调研创新

  第一篇:浅谈侨联工作的调研创新

  浅谈侨联工作的调研创新

  中国侨联将2008年确定为“调研创新年”,充分体现了调研与创新对于侨联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巨大推动作用,新时期、新阶段,如何做好调研创新工作,从而推动侨联工作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摆在我们目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重点攻克的重要课题。

  一、充分认识调研创新的重要性,增强调研创新的主动性

  调研与创新是我们减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了解首先,我们要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加强调查创新。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广大侨胞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独特优势和重要力量。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充分运用海内海外“两个平台”和人力财力“两大资源”的优势,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反映他们的呼声,保护他们的权益,维护好、调动好、发挥好他们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坚实的社会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深入

  基层,深入侨界群众,调查新情况,挖掘新资源,研究新思路,谋划新举措。

  其次,面对新形势,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就必须加强调研创新。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前,我们

  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世情、国情、侨情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沿用旧的思维模式、工作方法,会让我们工作陷入被动。就世情而言,全球一体化在加快,我国与海外的联系更加密切,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对外经济联系基本都是靠归侨侨眷牵线搭桥的,而如今大量的外资企业和海外客商进入国内,他们拥有海外众多的销售、采购渠道和各种丰富的资源,侨联如果不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就会被社会发展的大潮所冷落。就国情看,我们要改变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这就要求侨联的群众工作、经济工作围绕这一目标,明确定位、理清思路,为这一目标做出贡献,而不是一味沿袭过去的做法。从侨情看,海外侨胞的数量剧增,经济、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日益成为华侨华人社会的主体,海外侨胞回国投资兴业,寻找事业发展契机的愿望更加强烈,传统的乡情联谊和迎来送往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与祖籍国的联系,除了先天的民族和乡土感情外,又增加了后天休戚与共的经济关系。这些都要求我们认真调查研究,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思路。

  二、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断提高调研水平

  调查研究是一项基本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1、围绕工作大局,明确调研目标

  调研是调查和研究的紧密结合,调查为研究提供基础材料,研究总结材料,解决遇到的问题。调研要取得实效,必须明确调研目标。不同时期的侨联调研有不同的主题和目的。当前,我们要按照中国侨联的要求,认真研究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给侨联工作赋予的新使命;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的历史贡献和各级侨联实践探索的成功经验;

  深入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内外侨情的新变化给侨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研究把侨联建设成为学习型、创新型组织的新举措。同时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把调研与创新工作思路,破解工作难题紧密结合起来,我会经过研究,体会通过调研创新应着力解决两个制约自身发展的难题:

  一是侨资源的挖掘与开发。

  侨联作为群众组织,要为我市科学发展多做贡献,前提是自身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唐山市的归侨侨眷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他们中很多人已经步入中老年,有的已经退休,有的甚

  至已经去世。我市在70年代有归侨500多人,现在只有231人,其中一半已经退休。而新一代华侨华人正在迅速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祖籍在我市或在我市有亲属关系的新一代海外华侨华人有1万多人,他们在我市的眷属有5000多人。我市出国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们中相当的比例将留在海外,成为新一代华侨华人。新一代华侨华人在海外的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中有拥有很高的知识水平或专业技术的专家学者,有具有很强经济实力的企业家,也有社会地位较高的官员和社会活动家。他们了解中国与海外的不同情况、不同市场,具有宽广的视野,是促进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方面,新一代华侨华人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加强新侨的调研是刻不容缓的课题。

  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良好的体制机制。近年来,市侨联先后指导15个基层侨联顺利完成换届,换届后人员年轻化,基层侨联活力大大增强。但仍有一些基层侨联十多年没有换届。总体而言,基层侨联组织建设比较薄弱,各基层侨联均无独立机构,没有活动场地,大多数基层侨联没有编制、人员、经费,开

  展活动存在很多困难,影响了侨联作用的发挥。解决这一问题受到编制等问题的制约,如何破解基层侨联体制、难题,成为侨联工作的重要课题。

  2、培养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调研水平。

  调研是能否得到我们需要的资料,能否为创新工作新局面打下基础,重要一点是争取调研对象的信任和支持。一些侨胞可能有种种顾虑不愿提供个人的资料,甚至不愿谈自己有海外亲属,因此作为侨联干部一定要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要善于同侨胞打交道,善于同他们结交朋友,建立较深的人脉关系。这种亲和力和感染力首先体现在有人情味。关心、体贴侨胞,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和亲切,能同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这种亲和力和感染力还体现在讲求工作方式。海外侨胞长期生活在与我社会背景、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度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强加给他们,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培养更多的共同语言。

  3、创新调研方式,提高调研成效

  一是把一般调研和典型调研相结合,调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相结合

  通过一般调研,我们可以了解把握全局面貌,,通过典型调研,解剖麻雀,解决重点问题,这样的方法既全面又可以节省时间。

  我会曾对我市近百家侨资侨属企业进行了调研,全面了解了我市侨资侨属企业的状况。同时,调研中我会了解到华侨赵俭创办日达工程机械公司被恶意欠款陷入困境,于是我会与市人大多次到该企业重点调研,帮助华侨赵俭追回恶意欠款累计达340万元。

  调研应当与基层侨联、有关部门紧密结合,一是获取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是通过基层侨联、有关部门为归侨侨眷、侨资侨属企业切实解决困难。我会曾开展“察侨情、暖侨心、访百家”调研活动。市、县(区)两级侨联联合组成调研小组,分四路到归侨侨眷家中走访,深入到各县(市)区大厂企、大专院校、市直各单位走访调研,并与基层侨联共同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归侨侨眷解决有关住房、就业、子女安置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是亲身考察与间接了解相结合,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相结合。亲自调查可以了解更多真实的感性资料,间接了解可以得到广泛的信息,口头调查比较灵活,书面调查比较严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了解广泛真实的资料。我会一方面亲身到基层调研,另一方面请各基层侨联、有关单位、归侨侨眷提供资料。一方面都过口头询问,另一方面要求基层侨联写出总结报告。

  三是用研讨会的方式调研。我会近期组织基层侨联在滦县召开“侨联工作科学发展研讨会”,市侨联与多个基层侨联一起交流经验体会,实地参观考察,对分析问题,了解情况、共享资源,共同研究如何破解制约侨联发展的难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是传统调查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为调研提供了很大便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过侨联网站、电子邮件进行调查,将调查信息输入微机,建立数据库,为侨联的决策提供更为快捷的信息

  三、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不断增强创新能力。

  调研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工作创新。创新是侨联事业发展的不竭

  动力,是侨联活力的源泉。我们体会侨联工作创新的途径主

  5要是思维创新、体制创新、方式创新、制度创新、品牌创新和手段创新:

  一是加强学习,促进思维创新

  创新必须要加强学习,一是要向书本、文件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向兄弟侨联、先进单位学习先进经验。三是要建立学习型组织。曾有人感叹学习太费时间,我们感觉,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成效。我会一方面组织侨联委员、基层侨联、侨联青年委员会等多次的学习培训,二是机关干部在个人学习、集体学习的基础上,每周召开集体会议,互通通报情况,介绍工作进展和存在的困难,互相学习他人思路和工作方法,开拓自己的思路,改进自己的方法,实现了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各种能力、提高工作水平的“三个提高”。三是组织召开优秀论文评比表彰、研讨会等形式促进学习和思维创新。

  二是建立平台,促进体制创新

  多数侨联工作人员少,事务多,仅靠侨联机关人员难以充分发挥侨联的作用。因此要搭建各种平台,调动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为侨胞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我会先后搭建了多个平台,一是成立侨商会,搭建了侨资侨属企业资源共享、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平台;二是成立法律顾问委员会,依托市人大和法律界人士搭建共同维护侨益的平台。三是与兄弟侨联合作,与廊坊、秦皇岛侨联共同签署了关于落实唐山与两市政府《框架协议》,实现资源共享的协议,搭建与廊坊、秦皇岛侨联的合作平台。四是进一步加强与人大、政协、侨办的联系,搭建“四侨联动”的“大侨务”平台。四个平台在为侨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改进作风,创新工作方式

  由于侨情发生了变化,侨联的工作方式也要发生变化。一要改变被动“等侨上门”的工作方式,主动联合基层侨联深入到归侨侨眷家中走访慰问,充分了解第一手的资料,并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很多新侨、在外留学人员不主动与侨联联系,侨联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他们的情况,召开组织新侨及其家属的座谈

  会、留学生联谊会、夏令营等方式,增强新侨、留学生的凝聚力。二要改变只注重迎来送往,满足于乡情乡谊的联络,到主动出击,努力帮助海外侨胞寻找商机、提供技能、增强竞争力,在促进海外侨胞事业的发展中深化与他们的情谊,从而不断拓宽为侨服务的内容,创新为侨服务的形式,提高为侨服务的本领。

  四是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实现制度创新

  所谓制度创新,是指制度安排的积极变动和替换,正确的制度创新能够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机关制度方面,侨联通过制定《机关干部考核办法》、《市信访工作制度》等,使侨联机关工作更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在基层侨联工作方面,通过制定《基层侨联工作先进单位及侨联工作先进个人评比办法》,每年对基层的侨联工作进行考评,可以充分调动侨联工作单位和侨联工作者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五是打造精品活动,创新活动品牌

  侨联是群众组织,打造精品活动,创新活动品牌,可以提高侨联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发挥侨联的桥梁、纽带作用。我会每年开展1-2项品牌活动,都引起很大反响。活动方式有知识竞赛、纪念大会、座谈会,文艺演出等。同时,与电视、电台、报纸、网站等媒体紧密合作,扩大活动的影响。今年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将通过征文、纪念大会,摄影、书画、图片作品展等系列活动,全面回顾总结改革开放成就、侨界在改革开放中的贡献,进一步坚定广大归侨侨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广大归侨侨眷为早日实现把新唐山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建成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都做贡献的积极性。

  六是利用现代科技,创新工作手段

  互联网让世界变小了,应充分利用这一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侨联网站、侨商会网站,加强与归侨侨眷、海外侨胞、侨资侨属企业的联系,及时报道党的方针政策、侨联工作、归侨侨眷的呼声、侨商会的活动及会员企业信息情况,向归侨侨眷提供法律咨询,征求归侨侨眷、海外侨胞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归侨侨眷、海外侨胞、侨资侨属企业的合作交流,不断扩大网站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总之,我们要在新时期的侨联工作中取得新成绩,就需要深入基层侨联组织、深入广大侨界群众,认真开展调查,在此基础上研究国情、侨情和侨联工作与当地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结合点,进一步明确工作定位、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推动新形势下的侨联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二篇:创新工作调研

  *****镇

  关于开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调研报告

  “十一五”以来,我镇在旗委、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夯实农业基础、推进工业发展、提升旅游品位、落实民生工程”的发展新思路,不断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各项事业明显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社会管理创新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农牧业经济稳步发展。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种植结构,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强势推进农牧业发展。发展以低压管灌和膜下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面积3.2万亩,压减配水面积2万亩,全镇共安装机井智能化计量设备349套;制定并实施了《巴润别立灌区机电井用水管理制度(试行)》,成立了节水站和用水者协会,高效节水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面积的52.9%,农作物种植呈现多元化、节水化和高效化。筹化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24个,登记注册6个,实现了农户和市场的有效对接;成功引进北京凯富瑞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促成沙日霍德和科泊那木格两个嘎查7000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二)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增强。工业经济逐步由资源输出向资源加工型转变,产业链得到延伸,优势骨干企业迅速壮大。贺兰山风电场经过几年的建设,已达到18万千瓦装机容量;阿左旗银星风力发电

  有限责任公司一期5万千瓦建设工程全部并网发电,二期工程已奠基;国电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建设工程0.51万千瓦,已有0.2万千瓦并网发电;阿左旗松塔水泥年产120万吨水泥生产项目、阿左旗新凌建筑公司年产10万吨工业石灰石项目已建成投产;110千伏变电站项目投入运行;昌繁石英砂、瀛海建材、艾纳维化工、千中元公司等几家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万利、蒙雪、鑫磊等十余家非煤矿山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提高,工业在全镇经济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

  (三)第三产业不断壮大。依托南寺、月亮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及我镇沙漠绿洲特色,沿线发展农牧家游,不断提升旅游承接能力和品位,从而带动商饮服务业快速发展。餐饮、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成为拉动农牧民迅速增收的重要因素。

  (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扎实推进。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成了铁木日乌德嘎查、阿拉腾塔拉嘎查集贸市场、塔塔水新村等建设项目。二是共铺设黑色油路74.5公里,实现油路的村村通;完成了近230公里田间砂石路的铺设,积极协调配合建设管理部门完成巴银高速公路的建设。三是固定电话、互联网、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业务全线开通,实现了通信的全镇覆盖。四是总投资5000万元110kvA变电站的项目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用电和灌区电压低、用电难的问题;五是完成了中北部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7个嘎查6953人以及3.5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六是完成600米防洪坝的维修加固工作,保障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七是配套完善了新镇区各驻镇单位的建设以及新区道路的硬化、绿化及集中供热,使新区小城镇雏形基本形成;八是完成了《巴润别立镇(2010年—2020年)新镇区总体规划》、《巴润别立镇旧区

  控制性详规》和《巴润别立镇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

  (五)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民生工程深入人心。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完成农牧民再就业培训940人次,农牧民科技培训7500人次;引导农牧民劳动转移就业3000人(次);新农保累计参

  保4926人,参保率达98%,60周岁已享受新农保工资待遇851人;城镇医保参保人数达131人,参保率达85%;新农合参保人数达7536人,参保率达87.9%;共计发放救济款46.8万元,救济衣物200件,帮助了500户困难群众度过难关;争取扶贫资金320万元,在6个嘎查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到户工程,扶持贫困户375户1413人;完成游牧民定居工程134户,改造农牧区危房54户,改造残疾人危房21户,实施残疾人无电户照明工程5户。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完成了巴润别立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大楼、学生宿舍和餐厅的建设,教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公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在2010年全旗中考中取得全旗第二的好成绩。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继续巩固教育“两基”成果;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保证困难学生入学,对考入一本、二本的30名学生给予奖励。农牧区基层文化建设取得进展,全镇12个嘎查全部配备草原书屋,建成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投资8万元配备文化服务中心办公设备,组织图日根农牧民社火队赴巴彦浩特进行汇报演出、成功举办首届农牧民运动会、“唱红歌、颂清廉、促和谐”文艺汇演、邀请乌兰牧骑演出等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新建卫生院综合大楼和3所嘎查卫生室;重点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监管,妥善处置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布鲁氏菌病等公共卫生事件;强化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为全镇8568名的农牧民和居民建立了

  电子健康档案。推进优生优育,配合上级部门认真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政策,做好“一杯奶”活动、计划生育“三查”、出生缺陷一级干预调查等工作,计划生育基层建设不断加强,12个嘎查和1个社区全部配有电脑等办公设备,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6.13‰和4.93‰以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建立。“五五”普法工作圆满完成。进一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行政效能明显提高。积极开展信访化解和矛盾纠纷排查,帮助解决上访人员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宗教工作得到加强。拥军

  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深入开展。圆满完成了第二次经济普查、第六人口普查和农业污染源普查。工青妇兵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嘎查基层政权建设和阵地建设有了新变化,第七届嘎查委员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完成11个嘎查办公室改扩建,硬化活动场地3000余平方米,使嘎查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的观念和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法、工作思维,遵循守旧,不敢于打破常规开拓性地考虑问题,不善于用创新的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很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矛盾,这些矛盾新旧交织,触点多、燃点低,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等影响稳定的问题。

  三、今后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科学划分,细化网格。在认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精而细的原则,借鉴和参照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根据地域分布、居住人口等情况,按照单位型、小区型、出租房屋型、商户网点型、农牧民聚居型等类别,划分网格,将辖

  区人、事、物等全部纳入网格中,使网格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精细化管理。

  (二)落实人员,充实力量。结合实际,强化社会管理“一站式”政务服务管理建设,积极推行基层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基层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等队伍,进一步夯实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人员,从而有效解决社会管理“谁来管”的问题。

  (三)加大投入,强化保障。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管辖人口增长情况,设立社会管理专项经费,此项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用于制作社会管理工作牌匾、工作台帐、宣传工作栏、工作流程图、管理服务示意图、区域管辖图、工作人员管理服务联系卡、意见收集箱、公示栏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

  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第三篇:侨联工作主要职责

  侨联工作主要职责

  1、负责联络、协调、沟通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组织、开展各类联谊活动。

  2、积极参政议政,反映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意见和要求,参与政治协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国内的合法权益,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协助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督促落实有关侨务政策法规。

  4、负责为海内外侨胞提供探亲访友、寻根问祖、观光旅游、疗养治病、进修讲学、店铺等方面的服务;做好对外联络接待工作。发挥侨联人民团体的优势,以民间、归侨侨眷身份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海外社团和重点人物的联系;积极做好新侨民和新生代及其眷属工作;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利用“侨中有台、台中有侨”和侨联的特点,不失时机地开展以侨促统的工作。

  5、积极引进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引导和协助海外侨胞来禅兴办公益事业;指导和扶持归侨、侨眷兴办企业。

  6、管好用好佛山市侨联福利基金,开展扶贫助困、慰问有困难的归侨、侨眷,救济孤寡的归难侨、奖教奖学等工作;管好侨联物业,做好为侨服务。

  7、宣传党和国家的侨务政策法规及我区改革发展的成就;办好侨刊、乡讯;抓好侨联信息和侨情资料收集工作;办好侨联网页。

  8、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市人大、政协侨界代表的推荐工作。

  第四篇:侨联工作理论研究

  新时期贫侨地区侨联工作的新方式

  双鸭山市侨联

  双鸭山市是一个贫侨地区,海外侨胞少、社团少是当地侨联基本工作难以开展的最大难点。市侨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构建和谐、平安、富裕双鸭山,不断创新侨联工作新理念,丰富侨联工作活动载体,规范侨联工作运行机制,对贫侨地区如何做好侨联工作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促进了侨联工作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侨联组织具有群众性、民间性、涉外性、统战性的特点,这是其它机关团体所没有的。具有群众性特点的侨联组织是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的利益代表者、维护者和忠实执行者。以上优势决定了侨联自身具有:政治工作优势、群众工作优势、侨力资源优势。所以市侨联利用自身特点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加强自身机构建设,为侨联工作开展建立保障

  双鸭山市委、市政府1983年决定设立双鸭山市侨联,但是由于双鸭山市属于贫侨地区,导致侨联工作开展遇到的困难和阻力都很多。市侨联积极和相关部门联系,最终实现了

  县区基层侨联及县区侨联专职干部的配备。

  二、提高侨联干部素质,为侨联工作开展建立新队伍双鸭山市县区侨联工作都是尽管实现了侨联专职干部的配备,但是县区侨联干部对侨联工作还很陌生,属于新队伍。为此,市侨联把培训侨联干部、提高侨联干部素质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今年还计划对侨联干部进行了由省侨联组织的培训。通过系统培训来提高侨联干部综合协调能力和对外交联能力。虽然市侨联只有一名主席,3名工作人员(编办至今未批我会的内设科室),但是我们还是积极、认真、负责的完成中国侨联、省侨联、市委和市政府交予的各项工作。

  三、内外联谊扩大影响,为侨联工作开展建立新形象近年来市侨联为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主动的与海外侨胞、海外民间助学基金联系,争取到台湾第二春基金会向我市饶河县西丰镇小学的捐助,使饶河县西丰镇小学完成了校舍修缮、扩建,并捐赠电脑10台;香港应善良基金会资助我市贫困归侨40人次;哈尔滨著名侨界慈善家栾景通每年资助我市贫困归侨2人次,;通过对近年维护归侨侨眷权益所出现问题的总结,向省侨联反映,最终使我市领取最

  低生活保证金的贫困归侨侨眷每个月在最低生活保证金的基础上多领取200元。

  四、加强联谊,为侨务工作开展建立新平台

  只有不断强化海内外联谊活动,主动与海外侨胞联系,才能使侨联工作的活力不断增强。一是主动与省内各侨联加强联谊。二是与省侨联联系。三是主动与国外社团侨领联系,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以促成商务合作。

  五、提高侨界素质,为侨联工作开展建立新环境

  一是不断强化侨界各阶层人士的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提高侨界各阶层人士的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二是不断深化“聚侨心、促和谐”的主旨,积极创建在侨联开展和谐机关活动,组织归侨侨眷和侨属参政议政。据统计,双鸭山市侨界省政协委员1人、双鸭山市侨界市政协委员5人;双鸭山市县区侨界政协委员8人。这些委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为双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六、小团体大侨务,侨力资源利用最大化

  侨联本着小团体大侨务的观念,培育整合可持续发展侨

  力资源,促进双向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双赢格局。就侨联组织而言,所谓小团体大侨务,就是侨联要找准位臵,淡化职位,强化职能,不依权力,要靠活力,认清侨的优势在基层,侨的活力在基层;侨联的服务空间广阔,在服务国内外两大群体中,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打造品牌,健全载体,丰富内容,培育可持续发展侨力资源,做到侨为社会服务,社会为侨服务。只有这样,侨联在对外联谊

  工作中才会肩负大侨务重任。

  总之,新时期侨联工作任重而道远,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增强做好侨联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对侨联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中国侨联、黑龙江省侨联、双鸭山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紧密联系实际,认清侨联在对外联谊工作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侨联独特优势,延伸党的工作手臂,打好侨界群众工作基础,创建联谊新平台,拓展联谊新渠道,凝侨心、聚侨力、促和谐,团结壮大爱国力量,共同为建设平安、和谐、富裕双鸭山作出积极贡献。

  第五篇:侨联

  中国侨联是由全国归侨、侨眷组成的全国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中国侨联是全国性的一级人民团体,是全国政协的组成单位,各级侨联与同级工会、青年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享有同等待遇。《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中国侨联和地方侨联代表归侨、侨眷的利益,依法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第二十三条还规定:“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有权要求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归国华侨联合会应给予支持和帮助。”侨联的性质决定了为侨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侨联的基本职能是“群众工作、参政议政、维护侨益、海外联谊”。

  中国侨联的前身——延安侨联和全国侨联筹委会

  国内归国华侨社团组织是伴随着华侨频频回国参加革命和建设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民主革命初期,爱国华侨以各种方式积极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斗争,所以孙中山先生赞誉“华侨是革命之母”。此后,一批批海外侨胞纷纷回国,为了广泛团结联络海内外侨胞,为祖国、为家乡多作贡献,在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归国华侨自发组织各种社会团体。这是先期的归国华侨组织。

  (一)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旅居海外的爱国华侨群情激奋,同仇敌忾,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散居在五大洲的1000多万华侨纷纷成立了近千

  个抗日救国的群众团体,大力宣传抗日,捐献财物支持祖国的抗战等等。在全面抗战中,一批又一批华侨热血青年离别亲人,从海外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与祖国军民一起,同敌人浴血奋战。在抗日战争期间,延安、重庆、上海、昆明等地的归国华侨,纷纷成立“华侨联合会”等群众组织支援祖国抗战。1937年7月成立了“华侨留延(安)办事处”。

  1938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华侨青年较多的陕北公学设立“华侨救国联合会”。1940年9月5日,由“华侨留延(安)办事处”发起,在杨家岭大礼堂召开了延安华侨第一次代表大会。来自新加坡、英国、法国、美国、印尼、爪哇等国家和地区的170多名华侨以及留在延安学习、工作的300多名归侨出席了大会。会议决定成立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

  根据大会简章规定:延安侨联的宗旨是:

  一、加强对海外侨胞的联系和宣传;二、组织华侨归国抗战,参加边区经济建设和兴办各种企业。延安侨联成立后,便成为当时在延安的主要群众团体之一。延安侨联自成立开始,积极开展了抗日救亡活动和华侨统战工作,它团结广大爱国华侨对陕甘宁边区的抗日对敌斗争、宣传、文教、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例如1940年5月,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南洋华侨组成的“回国慰劳视察团”抵延安慰问视察,留延华侨热情欢迎,协助做了许多接待工作。

  抗战胜利后,1946年3月12日,延安侨联在延安王家坪大礼堂召开会员大会,80余名留延华侨参加大会。大会决定改“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为“延安华侨联合会”。1948年延安侨联转移到晋察冀解放区的河北平山县,下半年延安侨联为选举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召开会议,会上决定改“延安华侨联合会”为“中国解放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延安侨联为新中国成立后侨联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在华侨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1950年7月8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归国华侨联谊会筹委会,拟在原解放区归国华侨联合会的基础上,改组扩大成立全国归国华

  侨联谊会。不久,北京成立了北京市归国华侨联谊会。稍后,在归侨集中的地方,如上海、广州、厦门等地相继建立了归侨联谊组织。到1956年,全国各地的侨联组织已发展到七八十个。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工作、学习的华侨不断增多,建立统一的全国性的侨联组织已成为各地侨联和广大归国华侨的迫切要求。

  1956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做出决定:成立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筹委会,推举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为筹委会主任委员。

推荐访问:如何做好基层侨联工作 侨联 基层 如何做好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