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9篇

来源:朗基文库网 时间:2023-08-02 19:54:01 阅读:

内容摘要: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

篇一: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

  作者:刘莲莲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12期

  摘;要:民间舞蹈,源于民间,表现民间,扎根民间。藏族民间舞蹈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歌舞形式,其风格特征受自然环境、宗教文化以及人民日常劳动生活等条件的影响,本文通过探索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基本体态以及动律特征来了解或更深层的认识藏族民间舞蹈及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同时,这也是学习和继承优秀的藏族民间舞蹈艺术,发展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

  关键词:藏族舞蹈;种类;风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158-02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精髓,是舞蹈文化的宝贵财富,要使它适应社会济经不断发展的需求,使它在弘扬中国文化中更能起到积极作用,就心须对它进行新的研究,总结出一些理论特征,风格特征等,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本文以藏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体态特征及审美为研究对象,探索高原上这种特殊环境下的舞蹈基本要求的及形成的因素,本人在撰写过程中,融入自己在舞蹈学习中的体会,以实事情例逐层逐点的阐述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一、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

  藏族人民善于以歌抒怀、以舞抒情。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民间舞蹈的种类也很多、内容极其丰富、刚柔相济。由于藏族分布广阔,生活的地域和生产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以及与不同地区相邻的其他民族之间,在文化习俗上的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了各地区的藏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色。

  (一)“谐”

  藏族民间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形式:《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谐》。

  1.《果谐》即圆圈舞蹈,是自娱性的群众舞蹈,亦称“戈谐”“果日谐”等。谐是藏语不同的汉字记音,意为“围成圆圈跳舞”,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圆圈舞”。由于它的舞蹈动作形式与农业生产劳动紧密相联,所以也称之为“农民舞蹈”。如果谐中“三步一提”的舞步是来自跺麦的动作。“双甩手”动作来自筛麦子的动作。“双晃手”的动作来自一手抱着筐,一手在播洒种子的动作。这些舞蹈动作都具有浓郁的劳动生活气息。流传在西藏的阿里、日喀则、山南、江孜以及

篇二: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

  作者:刘莲莲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12期

  摘;要:民间舞蹈,源于民间,表现民间,扎根民间。藏族民间舞蹈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歌舞形式,其风格特征受自然环境、宗教文化以及人民日常劳动生活等条件的影响,本文通过探索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基本体态以及动律特征来了解或更深层的认识藏族民间舞蹈及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同时,这也是学习和继承优秀的藏族民间舞蹈艺术,发展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

  关键词:藏族舞蹈;种类;风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158-02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精髓,是舞蹈文化的宝贵财富,要使它适应社会济经不断发展的需求,使它在弘扬中国文化中更能起到积极作用,就心须对它进行新的研究,总结出一些理论特征,风格特征等,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本文以藏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体态特征及审美为研究对象,探索高原上这种特殊环境下的舞蹈基本要求的及形成的因素,本人在撰写过程中,融入自己在舞蹈学习中的体会,以实事情例逐层逐点的阐述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一、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

  藏族人民善于以歌抒怀、以舞抒情。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民间舞蹈的种类也很多、内容极其丰富、刚柔相济。由于藏族分布广阔,生活的地域和生产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以及与不同地区相邻的其他民族之间,在文化习俗上的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了各地区的藏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色。

  (一)“谐”

  藏族民间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形式:《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谐》。

  1.《果谐》即圆圈舞蹈,是自娱性的群众舞蹈,亦称“戈谐”“果日谐”等。谐是藏语不同的汉字记音,意为“围成圆圈跳舞”,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圆圈舞”。由于它的舞蹈动作形式与农业生产劳动紧密相联,所以也称之为“农民舞蹈”。如果谐中“三步一提”的舞步是来自跺麦的动作。“双甩手”动作来自筛麦子的动作。“双晃手”的动作来自一手抱着筐,一手在播洒种子的动作。这些舞蹈动作都具有浓郁的劳动生活气息。流传在西藏的阿里、日喀则、山南、江孜以及

篇三: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

  

  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特点

  藏族被称为能歌善舞的民族,藏区的确称得上是歌舞的海洋。下面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一、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特点

  琳琅满目,繁华似锦的藏族舞蹈中,虽然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审美要求,但它们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这种动作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观念。“颤、开、顺、左、饶”是各种类藏族舞蹈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这五大元素的构成是与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炼而成的审美标准。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碾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在加上手势的动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十二种基本步伐。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为“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碾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纽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弧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1、体态的基本特征

  藏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是坐胯,上身松弛并向前倾。由于藏族人民生活在海拔比较高的高原、草原等地区,气压相对比较低,爬山、跳水等劳做时假如挺胸,会导致气息不通畅,因此根据自然环境,动作体态需要含胸,松弛。它主要来自劳动者为减轻体力负担的自我协调,而从舞蹈角度看,却另具一种美感。

  2、动律的基本特征

  膝部有规律的颤动和屈伸是藏族舞蹈律动的基本特征。由于藏族人民生活在极其寒冷的青藏高原上,户外的放牧劳动和由羊皮制成的沉重、宽大的长靴,增加了人体腰部的负重量,同时也妨碍了小腿以下部位的灵巧运动,却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得到了解放,因此造成了藏族民间舞蹈“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藏族舞蹈下身主动,上身被动,形成自下而上,欲动先屈的特点,从而给人一种飘逸又沉稳的感觉。

  二、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分类及传承

  1、集体歌舞“谐”。

  它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堆谐》和《谐》。至今西藏农村在修建房屋、铺打地面时还可见到《果谐》的形式之一“打阿嘎”。“打阿嘎”早在唐代就有记载,源于古老的劳动号子。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化,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果卓》流行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称谓不同。萨迦地区称之为“索”,公布地区称之为“波”或“波强”,藏北牧区称为“卓”或“锅庄”。《果卓》是古代人们围篝火或锅台而舞的圆圈形的自娱性歌舞。《堆谐》最早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地势高耸的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圆圈舞,后来逐渐盛行于拉萨。这是最早出现的由六弦琴乐器伴奏的舞蹈。《堆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而传统的《堆谐》则在舞时以男女体前或体后交叉拉手区别于其他圆圈舞形式。《谐》也称为《弦子》因由男舞者边领舞边以弦乐二胡或牛腿琴伴奏而得名。藏语称之为“叶”或“康谐”,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及青海甘肃等地,尤其以四川省巴塘地区的《弦子》最为著名。各藏族地区的《弦子》形式相同,动作缓慢舒展,细腻流畅。青海玉树藏族民间舞蹈“伊”是自娱自乐性很强的民间集体舞,除在赛马会等节日组织表演外,一般在劳作之余或夜晚,男女青年或围着篝火或坐在月光下跳“伊”自娱。“伊”的歌词大多是历史上沿袭已久的传统歌词,而且不随意改动。其歌词多为一至二段体,内容主要是赞美

  家乡山水,歌唱劳动生活,祝愿人们吉祥幸福等。

  2、表演性的圆圈舞“卓”。

  它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卓谐》和《热巴卓》。《卓》以表演各类圆圈“鼓舞”为主,在它的整个舞蹈过程中以歌时不舞,舞时不歌为特点,技巧性表演占舞蹈的主要位置。《卓谐》起源于古代祭祀,上千年来祭祀活动的延续使多种“鼓舞”世代相传,它在表演中会穿插歌曲,由全体舞者演唱。《热巴》是一种包含“民间歌舞”、“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的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流传在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工部地区和云南,四川省藏族聚居地区,是过去流浪艺人以此卖艺为生的杂艺歌舞节目。青海玉树藏族民间舞蹈“卓”是一种表演性很强的民间舞,圆圈式舞蹈对形,节奏先慢后快。卓的唱词曲调低沉舒缓,庄重饱满,动律沉稳有力,动作大节奏慢,如双臂的舒展,腿脚的起落,都要悠然缓慢地进行,落脚无声却非常有力,所以卓的舞姿显得异常刚健豪放。

  3、祭祀性民间舞蹈。

  藏族祭祀性民间舞蹈也值得一提。为符合藏族“多神崇拜”的信仰特点,人们举行各种大小不同的祭祀活动,其祭祀礼仪和自身所含的大量藏族舞蹈广泛流行于西藏、内蒙、甘肃、青海、四川等省区。如:青海黄南地区的《龙鼓舞》,藏语称为“勒什则”,藏族群众叫做“神鼓舞”。它起源于乞求五谷丰登的娱神祭祀活动,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演化成为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由原始的单一击鼓动作发展成为有多种舞段的连续表演的群体舞蹈,流传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两岸,及该县毗邻的循化县部分藏族乡的一种大型民间祭祀活动。每年六月跳神会中祭祀神灵,保佑村民人寿年丰,青年男子手持单面鼓在法师的引领下边击鼓边跳。表现了请神、敬神、送神、降魔以及模仿雄鹰骏马等形象。

篇四: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

  

  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

  作者:常江

  来源:《艺术殿堂》2017年第12期

  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精髓,是舞蹈文化的宝贵财富,要使它适应社会济经不断发展的需求,使它在弘扬中国文化中更能起到积极作用,就心须对它进行新的研究,总结出一些理论特征,风格特征等,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本文以藏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体态特征及审美为研究对象,探索高原上这种特殊环境下的舞蹈基本要求的及形成的因素,本人在撰写过程中,融入自己在舞蹈学习中的体会,以实事情例逐层逐点的阐述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一、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

  藏族人民善于以歌抒怀、以舞抒情。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民间舞蹈的种类也很多、内容极其丰富、刚柔相济。由于藏族分布广阔,生活的地域和生产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以及与不同地区相邻的其他民族之间,在文化习俗上的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了各地区的藏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色。

  (一)“谐”

  藏族民间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形式:《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谐》。

  1.《果谐》即圆圈舞蹈,是自娱性的群众舞蹈,亦称“戈谐”“果日谐”等。谐是藏语不同的汉字记音,意为“围成圆圈跳舞”,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圆圈舞”。由于它的舞蹈动作形式与农业生产劳动紧密相联,所以也称之为“农民舞蹈”。如果谐中“三步一提”的舞步是来自跺麦的动作。“双甩手”动作来自筛麦子的动作。“双晃手”的动作来自一手抱着筐,一手在播洒种子的动作。这些舞蹈动作都具有浓郁的劳动生活气息。流传在西藏的阿里、日喀则、山南、江孜以及拉萨附近“果谐”属于农区古老的歌舞形式。可在野外村头或室内进行,人数不限,男女老幼皆可参加。《果谐》表演的时间、地点没有严格规定,但多数在民间节日,宗教祭日和亲朋好友聚会时表演,尤其在七月“望果节”即青稞收获的季节表演,表演“果谐”时几乎没有乐器伴奏,偶尔用鼓打击简单的节奏,人们围圈歌舞有时用串铃为舞蹈伴奏。其舞蹈动作主要是脚的跺、踢、踏、撩和膝盖颤动为主,再加上双手臂的自然甩动,舞蹈动作有快有慢收放之分。舞步刚健有力,气氛热烈活泼,舞蹈充满农业生产气息,深受藏区农民的喜爱。

  2.《果卓》流行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称谓不同。如萨迦地区称之为“索”,工部地区称之为“波”“波强”,而藏北牧区称之为“卓”或“锅庄”。《果卓》是古代人们围篝火或锅台而舞的圆圈形歌舞,其中包括“拟兽”、表示爱情等舞蹈语汇,由于藏族同胞分布的区域广阔,生活习俗

篇五: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

  

  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与审美特征

  摘要:本文将从藏族舞蹈传统体态“一顺边”展开对藏族体态,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的研究,运用比较分析法,体现“一边顺”在藏族舞中的独特美,试图为藏族舞蹈发展创新寻找新的道路。

  关键词:藏族民间舞;风格特点;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208-011藏族舞蹈文化的形成

  1.1地理环境对藏族舞蹈文化特征的影响

  藏族锅庄舞的由来,据说是因为藏族人民们长期在外,进行放牧的活动,休息间在煮茶用的锅下面会放几个定锅桩,藏民们在吃过饭以后,就会习惯性地围绕定锅桩愉乐欢快地跳起舞来,最终也就起名为

  “锅庄舞”。

  1.2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文化特征的影响

  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是根植于藏族人民心中的,宗教信仰对藏族人民的思想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点在藏族舞蹈中也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

  2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2.1藏族舞蹈种类

  藏族舞蹈的种类和它的特征是由藏族人民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和人们生活习惯的特点等因素决定的,它是多种多样的。藏族舞蹈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果谐、堆谐、康谐、果卓等民间舞蹈;流行于上层社会的卡尔(嘎尔)舞;有专为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家把舞、贡嘎尔舞等;还有门派众多的藏戏舞蹈如拉姆、格萨尔等。

  2.2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特征

  “颤”、“顺”、“开”、“左绕”这些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是藏族舞蹈家阿旺克村概括的。首先,由于藏族人民们都生活在低氧气、高海拔的青藏高原上,再加上他们需要经常背着重物上山,所以造成了他们的发力点主要是在下半身部分,他们主要的动律是膝关节有规律的颤动和屈伸。其次,在藏族舞蹈中也会经常出现手和脚朝同一个方向活动,形成了一种“一顺边”的运动形式。再次,藏族舞蹈在落脚和出腿的动作中经常也会出现外开的基本脚型。最后,“绕”为核心,有内绕、外绕、单手绕、双手绕、双手同方向绕和双手异方向绕。

  2.3独特体态“一顺边”风格的形成

  藏民们由于长期在高原环境中生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劳动生活习性,而这种习性也影响着藏族舞蹈中的独特体态。首先,藏族人民们要经常进行背水、挤奶、爬山等劳动,这些劳动长期持续下来,他们就会形成上身前倾和含胸等自然体态。其次,是在服饰和道具方面,藏族男子经常会佩戴金子或黄铜的大耳环,而藏族女子则喜欢在头上装饰些金、银、玛瑙、珍珠等头饰,因此人们经常佩戴这些东西,头、脖子、胸也很难轻松直立起来。再次,由于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天气寒冷时上身也会自然而然的向里缩,所以经过长期的高原生活,在这种地理环境下就造成了人们身体前倾、含胸的体态。综合以上三点,藏族舞蹈中的基本体态也就随之产生了。

  3“一顺边”体态的审美特征

  3.1藏族文化对审美特征形成的影响

  3.1.1对体态动律形成的影响

  藏族舞蹈的种类很多,尤其是关于膝盖方面的律动,膝盖的运动主要就是颤动和屈伸,有小而快的颤动还有连绵不断慢节奏的屈伸,它能带动下身的重心转移,以及上肢和手臂的运动,使得上身也跟着膝盖的运动轨迹和方式产生惯性运动,很少会出现主动。

  3.1.2对形态美形成的影响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人类舞蹈的不断发展,藏族民间舞蹈也从开始的模仿演变成现在的独立创新,从最开始的用于自娱自乐活动到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存在,最终成为了具有极高欣赏价值以及研究价值的一门舞蹈。

  3.1.3对身韵形成的影响

  不同藏族舞蹈形式中表现手法都会不同,但也有相同的是,虽然展现的是不同含义,但舞蹈表现出的身韵、动作和技巧上都有相似的地方。甚至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也都有所相似。服饰的样式也大都相同。

  3.2藏族环境和人们生活习惯的特点对审美特征的影响

  藏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他们上山的道路崎岖,舞蹈中的动律体态“一顺边”,最能体现他们的劳动环境恶劣的真实性,但这也恰恰是藏族舞蹈中最具有风格特点的的地方,动律体态“一顺边”是膝盖松弛微颤造成的下沉感和腰胯膝盖动律的结合,尤其是屈伸步伐时上身动作造成的微微的晃动感,也都和藏族人民的劳动生活有关系,更有藏族人民的服饰和劳动等方面也都透着浓浓的高原情愫。

  3.3藏族宗教信仰和服饰对审美意识的影响

  由于藏族人民生活在高原,长期与外界的生活方式分离,所以藏族服饰并未有太大的与外界有关的改变,藏族服饰对藏族人们生活劳动等方面是很方便的,因为是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劳动中所产生的。

  藏族人民有他们自己独特的审美文化,起源于原始宗教的藏族神话,千百年来,藏族人民把这种崇尚又虔诚的审美意识,借自己丰富的情感,委婉动听地表达出来,供世世代代传颂。

  4结语

  藏族舞蹈从起步到现在是藏族人民们在长时间历史中集体智慧的一个象征,藏族舞蹈是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藏族人民的性格特点、思想情感等,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本文通过对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以及关于对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的论述,使我们更加了解藏族人民的历史艺术文化。藏族舞蹈创新发展的研究,不仅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的需要,同样也是为了满足人民们不断变化的审美观念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罗藏久美.浅谈藏族舞蹈的文化特征[J].戏剧之家.2016[2]习中生.探析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J].青年文学家.2014[3]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刘明华.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发展[J].大舞台.2011

篇六: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篇七: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

  

  浅谈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发表时间:2019-08-23T09:15:30.113Z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4期

  作者:

  吕怡[导读]本文从藏族舞蹈的分类入手,首先介绍了不同种类藏族舞蹈的风格与特点,并从动作、体态、服饰、文化等方面对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吕怡(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301617)

  摘要:本文从藏族舞蹈的分类入手,首先介绍了不同种类藏族舞蹈的风格与特点,并从动作、体态、服饰、文化等方面对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使编舞者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藏族舞蹈,并对更好的发展藏族舞蹈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与建议,以期促进藏族舞蹈在新时代背景下迅速发展。

  关键词:藏族舞蹈;分类;风格特征;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083-011藏族民间舞蹈文化1.1藏族民间舞蹈的起源藏族是个具有深厚文化积淀与文化底蕴的民族,宗教已经成了藏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藏族的宗教舞蹈也依托此背景产生。由于草原面积广阔,藏族具有畜牧文化,藏族的舞蹈也深受畜牧文化的影响,很多舞蹈种类都反映了其放牧生活。1.2藏族民间舞蹈的分类

  根据舞蹈风格和社会形态的不同,可以将藏族舞蹈分为民间舞、宗教舞、戏曲舞、宫廷舞四个种类。民间舞的占比最大流传最广,主要在民间流传,参与人数是最多的。宗教舞通常在宗教活动中表演,是藏族人民宗教信仰的体现。戏曲舞常出现在藏族的戏曲表演中。宫廷舞在宫廷宴会中出现,种类相比于其他舞蹈较少。2藏族舞蹈的风格与特征2.1藏族舞蹈的动作特征

  著名的藏族舞蹈家曾经准确而精炼的概括了藏族舞蹈的动作特征,简单来说就是:颤、开、顺、左、绕。颤:这种颤动通常以下半身作为发力点,十分有规律和节拍。开:开指的是一种脚型特征,即在落脚、出腿等动作中通常会出现向外而开的脚型。顺:顾名思义,就是“一顺边”的舞蹈动作,在舞蹈时手和脚呈现相同方向、同起同落,这是藏舞独有的协调特征。左:在旋转中以左转为主,自右向左进行旋转。绕:舞袖,既可以双手绕也可以单手绕、既可以双手同方向绕也可以双手朝相反的方向绕。2.2藏族舞蹈的服饰特征

  藏族舞蹈服装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在舞蹈表演时女舞者的发型通常为编发,舞蹈服装通常为极具异域风情腰部偏肥、长长的袖子、裙子较长以及长靴等风格的民族服饰,再搭配上色彩鲜明、夸张艳丽的饰品。2.3藏族舞蹈的文化特征2.3.1藏族舞蹈体现生活习俗

  藏族人民的生活环境海拔较高,人们通常要背负重物上山,在背负重物的过程中下肢用力,微微颤动,因此在舞蹈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颤足的舞蹈动作。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严寒的环境中,因此具有饮酒文化,在藏族舞蹈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们向舞者敬酒(比如锅庄舞、跳弦子),以此来表达对舞蹈的喜爱以及友善之情。2.3.2藏族舞蹈融合宗教文化

  宗教信仰已经根植于藏族人民的血液之中,因此藏族舞蹈也融合了其宗教信仰,宗教信仰的存在使藏族舞蹈更加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比如一些舞蹈中可以看到舞者俯身低首、颤动前行,这种动作就是源于宗教朝拜时为了表示对佛的尊敬和虔诚所做出来的动作。2.3.3藏族舞蹈反映地理环境

  藏族人民生活在青藏高原,这里拥有广阔的草原,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藏族人民的劳作方式,在外进行长期的放牧生活。这种长期的放牧生活中产生了锅庄,锅庄是一种煮茶的工具,由人们在户外搭建而成。人们在劳作之余经常会聚在一起,围着锅庄跳舞,这也就是锅庄舞的由来,锅庄舞的参与人数比较多,动作简单易学,不追求舞蹈技巧,只求以舞娱情。3对于发展藏族舞蹈的几点建议3.1大力推动藏族舞蹈和现代舞蹈的融合

  藏族舞蹈要想在新时代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在保留原始藏族审美特点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别的舞蹈流派的融合,真正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特征和精神需求,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所喜爱。要想更好的发展西藏舞蹈,当务之急就是加速与现代思想和别的舞蹈流派的融合,保持其具有民族风格特征的部分,将一些先进的审美元素、编舞风格以及新的舞蹈理念融入其中,使藏族舞蹈更具有表现力、感染力、生命力。3.2培养藏族舞蹈人才,推进舞蹈创新和发展

  要想更好的发展藏族舞蹈,人才非常重要,没有了人才,舞蹈的发展就像无源之水,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藏族舞蹈编舞人才和基本扎实、具有专业素养的藏族舞蹈演员对推进藏族舞蹈创新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加强对于舞蹈人才的教育。另一方面,不仅要注重舞蹈人才的培养,还要不断扩大藏族舞蹈的影响力,对藏族舞蹈进行宣传推广。最后,我们应该寻求藏族舞蹈发展的市场,有需求才有供给,要想使藏族舞蹈可以长足发展,市场才是最根本的。4总结

  藏族舞蹈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是藏族人民智慧和审美的结晶,是一种气势磅礴的民间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传承和发展藏族舞蹈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我们在舞蹈编创时,要注意在不破坏藏族舞蹈原始审美的前提下,吸收其他舞种的精髓,编创出具有时代气息的藏族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1]王程成.藏族舞蹈风格特征以及形成[J].大舞台,2010(12):36.

  [2]薛莲莉.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J].大众文艺,2013(01):161.[3]刘凛溪.浅析“柔、屈、颤”在藏族舞蹈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6(22):154.[4]才让南杰.浅谈藏族舞蹈的文化和风格特点[J].戏剧之家,2014(12):127-128.

篇八: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

  

  浅析藏族民间舞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风格;动律;发展

  藏族居住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是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藏族民间舞蹈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是藏族人民在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的共同陶冶和哺育下形成的,民间舞蹈形式极为丰富多彩、风格韵味各不相同,又因为汉译音的不同和方言的关系,同一类型的舞蹈形式却有着不同的名称,其风格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动作刻画上,表现在伴唱曲调的歌词和旋律节奏上,又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如:有适于农耕的河谷区,适于放牧的草原区,适于林业的森林区,以及半农半牧区,而在民间舞蹈上增添了地域色彩。

  一、以舞蹈作品《牛背摇篮》分析藏族舞蹈风格特征

  舞蹈《牛背摇篮》是一个优秀的藏族三人舞,编导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苏自红老师。《牛背摇篮》十分全面的体现了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以下从动作、服装、音乐特征三方面进行藏族舞蹈风格特征分析。

  1、分析作品的动作特征

  舞蹈《牛背摇篮》女舞者的动作含蓄典雅,柔和、轻盈,给人以优美和健康的感觉,男舞者动作雄壮威武,表达出一种坚定的信念。在男女演员所有的动作上,屈伸动律贯穿于始终,舞蹈的动作和节奏配合的天衣无缝,彰显出藏族舞蹈的神韵。

  2、分析作品的服装特征

  在作品《牛背摇篮》中,女孩的服装设计采用了藏族服饰中典型的文化元素:藏袍、巴珠头饰、装饰彩条等,女孩的红色藏袍表现出藏族人民对生活的极致热爱,体现了藏民对牦牛这个重要的生活伴侣的热爱,女孩的长袖代表了放牧的长鞭表现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放牧工具。男舞者的土黄色衣服代表了厚重,让人充分领略和感受藏族作为高原民族那古朴粗犷的民族气质,红色和黄色又象征着牛和人的关系,将牛人格化,整个服装和谐而又富有韵律。

  3、分析作品的音乐特征

  舞蹈音乐采用2/4的节拍,前半段音乐为慢板,音乐旋律大气悠扬,就像是来时高原上遥远的呼唤;后半段为快板,音乐轻盈活泼,凸显出一种和谐融洽的美好氛围。

  二、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篇九: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析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与动态特征

  作者:巩固

  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01期

  【摘

  要】藏族舞蹈一直以来都以内容丰富和各类繁多著称,其历史也是非常久远。藏族人民以自有的方式及风格,通过不同类型的舞蹈动作,展现了其特有的丰富内容及特点,并在舞蹈过程中尽情抒发自身情感,同时通过特殊的动作祈祷能与神灵沟通,以求美好的庇佑。可是,在当代生活当中,仍有很多人觉得藏族民间舞过于陈旧,一直都是沿袭历史传承的内容,没有创新,因此,怎样才可以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保持藏族民间舞传统的同时,增加一些时代的感觉,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藏族;民间舞蹈;风格特点;动态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1-0114-01一、藏族民间舞的分类及其特征

  从总体上分析,藏族民间舞可分为四大系列,即民间、宗教、宫廷、戏曲。民间舞蹈包括堆谐、果谐、康谐、果卓等;宗教舞蹈包括:家把舞、羌姆等;宫廷舞蹈包括:供去舞、即嘎尔等。藏族民间舞种类复杂繁多,在历经发展后,产生了各自不同的类别,具体而言,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谐。“谐”在藏语中是“弦子”的意思,在表演的时候,女演员舞动长裙、男演员拉着胡琴,且舞步多元化,男、女各自围成半圈舞蹈。“堆谐”是藏语发音,意思为踢踏。堆谐是在长久历史演变中形成的一种完整的舞蹈形式。表演者穿着西藏硬底皮靴,伴随音乐发出各类长短和轻重不一的踢踏声。

  (二)果卓。“果卓”即圆圈舞,汉语译为“锅庄”。在表演时男女各排成半圆,拉手或扶肩形成圆圈,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反复进行对唱,整个舞蹈先慢,然后变快,有时变化队形。

  二、分析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

  (一)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细致分析藏族民间舞的各个种类及特征后我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藏族民间舞实际上在形式上融合了农牧及宗教信仰,这些风格和特点体现在舞蹈动作上,以及舞蹈伴唱曲目的旋律和歌词中。藏族民间舞的歌与舞联系十分紧密,歌中有舞,舞中包含着歌,歌和舞一起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

  松胯、弓腰、曲背是藏族民间舞的几个基本元素,其动作本身跟高原地区的农牧劳作有关,劳动生活中的一些动作融入到藏族民间舞中,这些同样与藏族民众的劳作、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有关。这使得藏族民间舞具有一些劳动的美感,将劳动与艺术完美融合在一起。

推荐访问: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 藏族 民间舞蹈 浅谈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