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0篇

来源:朗基文库网 时间:2023-08-04 11:45:04 阅读:

内容摘要:大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一:大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摘要: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底蕴。。作为一名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无论是在现在的学习,还是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承担起新的一代人民族复兴的重担,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灿烂辉煌,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关键字:

  传统文化

  传承

  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和中华儿女的魂。

  道德方面看,我国古人就提出了各种思想,引导人们向着健康,有秩序的生活迈进。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先前思想达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各种学说,有道家,儒家,法家等等,而最著名,对后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儒家先贤提出的各种思想学说对于后人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儒家推崇孝道,推崇尊老爱幼,如今发展成为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在治国方面,儒学也有得道之处,比如论语当中提到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著名学说,给无数后世君皇一治国方针。论语当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为人处世之道,比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简单数十字,就将诚信这一理念阐述得淋漓尽致,将失信于人的人比喻为失去了轮子的车,其严重程度不言而喻;还有关于学习的,比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等。儒家学说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全部,对当今社会产生了莫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到家法家农家等先贤的思想都对传统思想影响很深。

  古代圣贤提出的思想,那仅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中华民族的汉字汉语(汉字、汉语、对联、谜语(灯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覆、酒令等……),中国武术(太极拳、咏春拳、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峨嵋、崆峒、昆仑、点苍、华山、青城、嵩山),民间工艺(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塑、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凤眼、千层底、檐、鹫等),中国建筑(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

  、故宫等),民间习俗(礼节、婚嫁(红娘、月老)、丧葬(孝服、纸钱)、祭祀(祖);门神、年画、鞭炮、汤圆等),还有传统音乐礼节等等,构成了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的传承

  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我们一生影响很大。我们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我们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呢?

  (1)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当今,我们一直倡导要使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我们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意气奋发的一代,是这一主旨的先锋者。同学间我们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在人和人的相处过程中,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和谐。现在的大学生们和同学相处的时间远远多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在家里,父母会照顾,谦让我们,但现在我们是和同学相处在一起的,这种相互之间的谦让,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就变得格外的重要。而且,大学就意味着我们成人的开始,我们远离父母的开始,大学四年之后我们会踏上工作岗位,到那时,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着我们去处理。所以在平日的空闲时间,我们可以广泛阅读诸子百家的文章,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这对我们深刻理解“和谐”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2)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谦敬即是个人自身修养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这些是我们小时候父母就教我们的道理。和别人相处时一定要礼貌。作为一名大学生,因为我们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家对于我们标准就越严格。在平时乘车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会起身让座给年纪较大的人,会让座给怀抱婴儿的人…这些行为,让我们看到了国民素质在某一方面的提高。但有时在食堂买饭的时候,仍旧会看到一些同学插队的情况,所以希望这些同学可以意识到自己行为上的不妥,以后改正。

  (3)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在中国古人看来,诚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故“养心莫善于诚”。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事以诚为本,取信于人。诚信之德在于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讲究信用,遵守诺言。大学的集体生活是人际关系的磨合,十分重要。大学是个小社会,我们需要在四年生活中结交朋友,这些朋友中或许其中部分人会成为你终生的好友,所以诚信在这其中担任了很重要角色。朋友之间,最重要的莫过于——诚信。假如双方连诚信都没有的话,何谈友谊呢?

  (4)专注中国传统文化,不崇洋媚外。

  中华文化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不论是传统道德思想,中华哲学思想,还是中华武术和传统手工艺,还有中国建筑和各种民间习俗,都是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然而,当今大学校园,很多同学热衷过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喜欢什么嘻哈风格的外国音乐,对星座等了如指掌,却对传统节日、传统诗歌、还有京剧川剧剪纸等国粹置之不理,作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

  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石是要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此外,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还有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已经深入到全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之中。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当说明是同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的作用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当代的大学生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①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的讲话

  ②百度知道,清轩1,心能量养生,w_ou,Baiguichun1,等的合作编辑词条。

  ③百度文库,枫瞬间贡献的文章。

  ④叶金宝.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M.].广东人民出版社.

篇二:大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物质生活的总成。那么,我们今天说弘扬传统文化,是不是凡属传统文化或者说凡是老的旧的东西都该复兴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就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在一些人眼中,传统文化仿佛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要它一出现,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另一些人则更对传统文化顶礼膜拜,对它既不能有丝毫的怀疑,更不能有取舍之间的犹疑。

  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其实是早在上世纪的五四时期就已经有过反思和激辩的,那个年代的青年曾经响亮地喊出过“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而陈独秀、胡适、鲁迅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人物

  但是,在高喊抢救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依然有必要回答一下“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才有弘扬的必要”这个老问题。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有一种审视的态度,任何的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不理性的。对此,许多专家学者也表示,抢救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是复旧和倒退,而是要更好地认同与养护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并从中找到它的现代价值。

  著名学者朱大可说:“传统文化应当接受普世价值的检验。所谓普世价值,就是被全人类所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像爱、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正义和教养等。凡是符合这些普世价值的传统文化,就可以被继承和弘扬,相反,凡是违背这些价值的,当然要予以抛弃。”对于一些人以“保卫民俗”为由发表的“磕头和作揖是典型的非物质遗产需要保护”等言论,朱大可认为这是“文化恋旧癖”在作怪:“磕头是奴隶人格的表达,它违背了人格平等的普世信念。

  在我看来,这是中国文化中最愚昧的部分之一,正是从这种磕头人格中产生了家长威权体制和国家专制主义,历史上整个东亚地区都曾受到这种文化的污染。”而学者裴钰则对此看法不同:“在法理社会中,我们需要尊重个人的文化权利。一些旧俗的出现,本身就体现了多元化文化的兴起,这也是国际文化的潮流,早在198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就把?西方文明?这门课程,变为?世界文明?,引导学生从西方文明的单一视野,扩展为包括非洲、拉丁美洲、西亚和中国在内的多元化的世界文明。这是大势所趋。”他表示,传统文化需要理性和真诚的传承,而不是做作的“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博大精深的,想要一下就通晓或者无论是谁都通晓,肯定是不切实际和苛刻的。所以,像“京剧进小学”和某专家呼吁“全球读经、论语100遍”之类,才会招来那么大的骂声。

  一网友说:“?全球?这个提法很有创意,就像大跃进时中国的钢材一样,雄踞世界。除此之外,100遍是个什么概念?假如有耐心来个?论语100遍?,一个星期读一遍的话,连续不断就要100个星期,差不多就是两年。如果比较忙,而且觉得老读一本书乏味,那读一遍休息一个月再接着读第二遍,大至上需要10年,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在10年时间内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总之我是绝对不会的。”还有网友说,“作为?国粹?的京剧,对它的弘扬,肯定不是以中国人人会唱为指标的。没弄清楚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的所有国粹恐怕都要遭殃。而喜欢京剧的没人搭理,不喜欢的偏要填鸭,这个拧巴的局面,我觉得不应该是国粹应得的待遇”。

  裴钰则认为,京剧进小学,作为学生选修课是应该被允许的,但是,“我反对样板戏借着这一进程,僭越京剧的传统。有人说对传统文化的遗忘

  是可怕的,我却认为遗忘可以通过普及来弥补,可怕的是文化的僭越,用虚假和偏见制造的伪民俗、伪文化,这是弘扬传统文化中需要提防的最大问题”。

  今年两会期间,有专家提出应该恢复使用繁体字的建议,也在文化界激起很大波澜。北大教授孔庆东对此非常不以为然,他在博客里写道:“孔老师认为他们说得还不够狠,为了不忘我堂堂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政府应该下令,全国人民都写甲骨文,因为那些所谓?繁体字?,也是从甲骨文、金文,一步一步简化来的……”接受记者采访的大部分专家学者也主张逐步恢复使用繁体字,起码不会写也应该认识繁体字。朱大可说:“繁体字应该叫?本体字?,也就是汉字的本原字形。这是中国文化历史密码的主要承载者之一,也是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最佳工具。这是中国文化最独特伟大的遗产之一。应该排在四大发明之后,列为第五大发明。简体字部分地颠覆了?本体字?的文化密码承载功能,是对汉字遗产的严重破坏,应当尽快予以纠正。”裴钰非常认同文字是文化复苏的核心问题之一的观点,并提出了“处女中文”的概念:“我们对传统的继承,关键在于继承最精粹、最本色的内容,即没有经过篡改、扭曲和僭越的最纯洁的部分。”他认为唐代武则天的造字运动就是对汉字的僭越,她造出了十多个新汉字,结果都失败了。他说:“繁体字是数千年文化的主流,直到今天也在世界华语圈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在简繁体的争论中,我们容易有狭隘的情绪,以为两个字体势不两立,恢复繁体字就要打倒简体字,其实,繁体和简体是同一种文字的变化,而不是造出了新字,汉字并没有分裂成了两种?字体?,因此,我主张现代人会写简体字,会认繁体字。”近一段时间,最大也最被痛批的就是

  山东建中华文化标志城了。对于这个经众多院士和专家学者参与,耗资300多亿也打不住的项目,文化界几乎是群情激奋,许多专家学者更毫不留情地斥之为“文化赝品”、“民族的羊癫疯”、“最愚蠢最荒谬”,是对传统文化的无情嘲弄。

  朱大可斥责道:“文化标志城是一个荒谬的狂想,它是权力美学和旅游经济的混合产物,也是近几年各地祭拜狂潮的集大成者。此前我们已经看到?中华第一祖龙?和汉高祖塑像之类的水泥怪物,除了浪费民脂民膏之外,这类建筑物没有任何文化价值。”而裴钰则把标志城比喻成鼓捣泰山封禅的宋真宗“文化安全套”,他说:“我刚提到武则天造字,现在就有造城,伪学术方案只会产生一个新的文化赝品。有人让我预测这个城的未来,我想起了武则天造字的后果,后人在辞典中对武则天造的?曌?字的注解是:同照字,任何的文化僭越最后往往成为一个黑色幽默。”北大教授陈晓明也在博客里写道:“传统文化是中国生存发展的精神底蕴,它存活在中国人的心里,存活在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言行中,存活在人们的精神信念和价值关怀中。它首先通过教育来传承,通过社会中的人们的自我修炼来提升。通过对书籍的阅读、交流和实践体悟来抵达。耗费巨资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所谓的文化标志城,那是旅游娱乐项目,与文化无关。”而面对中华大地不断冒出来的像标志城这样的非驴非马的“文化”项目,有人建议干脆由政府出台有关“文化”用地标准的法规,省得各地像横店造城运动般造假上瘾,造了“天安门”、“故宫”、“清明上河图”还嫌不够,现在又打算投200亿开始建造赝品“圆明园”。

  非问题

  清明节该如何祭奠

  今年是第一次实行清明节休假制度,对此,公众和专家学者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有网友建

  议用网祭来替代传统祭俗:“网祭真的是值得提倡的方法。它可打破亲临现场去祭祀的时间和空间之限制,随时随地,我们坐在家里或在遥远的他乡就

  可进行了;网祭很安全,可避免传统烧香烧纸的火灾事故发生;网祭比传统的祭祀方法,成本更是省到了最低;网祭比传统的祭祀方法更真诚,因为传统方法从某种角度上讲是去送点东西了却个人心愿而已,而以写祭贴和祭文方式,其内容可是我们发自肺腑最真心的祭语。”80后的王可一进3月,就开始筹划自己的清明节假期出游行程。她说:因为杜牧的“牧童遥指杏花村”已为这个节日定了“悲伤”的调,所以人们早就忘了清明节其实是古人一个踏青寻春、进行户外运动的节日。而民俗学家还表示,清明节其实还是一个社交的节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赵书说:“如果追本溯源,就会发现,清明其实既是悲伤的日子,又是欢乐的日子,还是社交的日子。”而专家学者普遍比较认同传统的祭奠方式。朱大可说:“在作为亡灵节的清明追思先人,这是人类的共同情感需要。”但他对纳头祭拜表示了深深的厌恶:“纳头祭拜不是继承历史传统的最好方式,尤其是那种盲目的膜拜,只能制造出新的文化奴隶。只有在普世价值的基础上,对旧事物进行阐释、辨认、甄别、取舍、改造和推进,才能完成对历史垃圾的清除和对文化精髓的弘扬。”裴钰则一如既往地反对伪文化的僭越行为,“今年清明节,西部要推出祭祀黄帝,它是又一个臆造的伪传统,新的文化僭越。因为人们在清明节最重要的是祭扫?父母丘墓?和私家祖先,清明时节祭祀黄帝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而且,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还需要历史科学的进一步考古印证,推出黄帝清明祭祀,用世俗血缘传承对待文化

  符号,是非常荒谬的”。他表示,清明节根本的人文意义在于对个体的关怀,只有切实落实到个人心灵的层面,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所在。

  对于近两年的国学热、各地哄起的祭孔和寻祖热潮,专家学者表示是新的文化恶搞,除了跟风炒作,最重要的还是利益的角逐,其本身的精神实质早已丧失殆尽。朱大可表示,大规模的公祭活动是“经济与政治的亲密联盟,而文化虽然被打扮得楚楚动人,却永远只是一个受利用和奴役的婢妾”。裴钰说:“?国学?这个概念早就被民国学术界废除了,今天哪来的?国学班??因此,我引用西方学界的?阐释学黑手党?概念,来评价这些伪文化的制造者。”

篇三:大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文化一直就在默默地流传..看着清逸俊秀的瓷器;古朴贴切的陶艺;心里顿生一股慰藉;看看那古老的前人遗迹;似乎能窥出历史的痕迹;每当阅读者那一卷卷诗书画卷;我们仿佛被洗礼;还有那些精细的民间艺术-------;我们应该幸福;因为我们身在一个文明的国度;在传统文化的培育下成长

  第一;亮即将传统文化的亮丽面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宝剑就得用上沙场;而不是藏而不露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消逝..如何理解这一问题;到现实生活中走一趟就明白了;在大学生中调查;有又多少人看过四大名着;恐怕为数不多吧..倘若在问他们对论语的看法;他们恐怕也知道”子曰”吧..由此可见;对于真正的古典文学内涵;当代人知之者甚少..从这些广泛文化来说;国人尚且不够了解;更不用说那些本来就不出名的文化了;基于这一状况;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彰显地区文化;打造属于自己特异的文化;并对外多举行一些活动进行宣传;不然再精髓的东西都不能端上菜盘子上;让大家尽情享用文化大餐..其实;现在的旅游文化承载了不少其它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吸引了大量游客;在此期间;这些游客慢慢地接受者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会对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继承和发扬..举个例子来说;一位游客去过黄鹤楼;那么;他定然会联想到崔颢的诗;进而可能阅读唐诗宋词;甚至古代文学;这样下去;就产生了连锁反应;当然这是比较乐观的想法;但这至少是一个方面;我想我们更该做的就是把文化多元化;多样化地呈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当然不能把文化低俗化;比方说将文化

  变卖成获利工具..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这是多大的反差啊看看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其犯罪率居高不下..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想法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着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比较重视软文化的输出;也举办了很多展现传统文化的活动;比方说法兰克福展;中国就展现了很多传统文学;在德国书画展中也带去了活字印刷相关内容..

  太多人对于传统文化过于冷淡;原因是很多的;如今的网上快餐文化队传统文化就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大家在生活节奏飞快的现在;都把眼光投向了五彩缤纷的都市生活;迷恋上了网络;喜欢在网上吃快餐文化;其实自己接受的文化精髓很少;大部分都只有一时的感验..如今的这种情况让众多文化学者产生了危机感;因为一旦传统文化被抛弃;我们将不再是炎黄子孙;我们将不再是一个拥有多文化的民族;所以唤醒当代人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是很急迫的;非常必要的..

  第二;拓展;即将传统文化用一种易接受的方法输送给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很多人可能觉得非常枯燥乏味;他们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耗;因

  此;我们就得一反常态;用创新的思路来教导他们;当然不能改变了文化的实质..比方说用讲座的方式来讲述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既生动有趣味;定然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我们还通过电视来讲授文化;如今的百家讲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明显;这样的形式吸引了很多知识分子;更不用说像易中天这样的教授;讲的既有风趣又比较深刻;还有于丹的条分缕析;道理其然;能够被大多数人喜欢..又如中国眉山东坡国际文化节;此次文化节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眉山人民的热情好客给远道而来的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眉山人的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思想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开幕式上500余名演员用豪放的气势演绎的的千古东坡;还是闭幕式上;城区的十余所学校的200余学生为广大观众奉献上的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整个东坡国际文化节;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一份难得的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感..这样的活动无疑对文化起着宣传的作用..还有中非文化节、孔子文化节等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石湾陶瓷源远流长;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石湾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几何印纹陶片;见证了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湾陶瓷历史;显示了先人的聪明才智;而大雾岗唐宋窑址的挖掘;证实了唐宋时期石湾已成为岭南陶器生产基地;发展至明代更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数千年后的今天;陶瓷业在传承和创新中以崭新的形式名扬四海..为展现陶业的历史演变;馆内展览共分陶瓷拾隅、陶的形成、窑的演变、石湾二十四行、石湾陶艺、陶瓷发展六大部分..其中以第四部分“石湾二十四行”为重点;介绍了明代至民国时期石湾陶业的历史源流..整个展览表现手法新颖而多样;在视觉、听觉、触觉上都给民众以全新的感觉..今年十一月;就在佛

  山举办了陶瓷展;我们学校也去了不少学生;也吸引了很多社会上的人;可以说是把石湾陶艺推广了出去..我们知道;前些年;陶艺品没有市场;这样直接导致陶艺技术的流失;甚至让这样的文化瑰宝从此绝于世间;如果到了那种地步;实是一个悲剧..我觉得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不该持保守态度;中国文化包括保守文化;更多的保守的是传统文化;文化保守主义显然他界定的保守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传统..从建国以来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文化的轴心的这种情况下融汇的西方优秀文化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这个文化;我觉得这个文化应该是现代文化;而文化保守主义的这个文化;功能上作为传统梦魇的这种文化;保守的文化;显然不是指现代中国的文化;而是指古代传统的中国文化;那么我现在就古代传统的中国文化保守的这个东西..我们总是处在一个传统文化的笼罩下;喘不过气来;如果稍微有些思想上的改变或者是形式上的改变的话;这也是不为过的;所以我在这里特别强调要将传统文化拓展开来;形成一种现代式的传统文化;好让新一代青年更容易消化吸收..打破常规当然是需要勇气的;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要不忘本质的将传统文化转化成自身的一部分;学以致用;这样才是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不二法宝;也是我们实践传统文化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第三、用一种合时合宜的方式引导当代人去接触传统文化并学习发扬传统文化..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很多人都被利益熏陶着;很多父母亲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龙成风;从小就叫他们长大后要有出息;什么叫有出息;要不是做官;要不是做老板..更多的是忽视了对小孩子的一种道义上的引导;告诉他们怎么样才能算合乎道义;怎么样去提高自己的教养..这种情况尤其在农村甚为严重;因为他们的父母本来就在文化教养上处于低水平;对于他们而言;自然生计是最重要的了;儿子在学识修养方面有没有高的造诣对他们来说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这样看来;这种不合理的思想方式下的当代某些人深受着家庭的影响;即使上了高中;这种思想也不容易转变过来..所以说一个家庭的文化背景对子女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有文化的家庭中培养的孩子多数是有文化的;我说的当然是在文化方面比较敏感的..而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更需要去引导当代人;毫不夸张地说;从小时候就应该给予这种引导;让他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个引导的任务似乎很艰巨;但是面对着如今传统文化遭到遗弃的情况;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担负这个使命;那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搬到每个中国人面前;让我们每个都去继承发扬它..怎么样引导;方法很多..在学校;我们的老师就应该起一个领头作用;面对一群思想活跃且厌倦传统文化的学生;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插入适量的传统文化;这样起到一个慢慢感染的效果..我想如果做得更细的话;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衣着来体现一种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当然;学生也得发挥一个主动作用;平时在学校就得自发主办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或者一些讨论;有条件的就集体去参观一些传统文化展..在家里的话;就如我上面说到的;父母长辈得起引导作用;要科学地向他们指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支持下一代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而不是放肆地鼓吹名利论;让原本涉世不深的他们迷失自己的方向;这样的话;对传统文化也是一种损失;因为新一代是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主体..在社会中;要加强这种引导作用更具挑战;因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里面包含了多个层次;各种不同阶

  层的人物;要达到引导的效果;当然就得采取综合的手段;比方说;举办企业的文化节;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而这些企业文化的建设当然要以传统文化为主;这样一来员工们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而且自己还在实践着传统文化..对于政府来说;建立必要的传统文化馆;和一些传统文物馆是很有效果的;因为民众对这样形式的展览能够在业余时间去享受一番;对于他们而言;既能丰富业余生活;又能学到某些东西;何乐而不为..

  也许我们对于这样或那样的措施不能够太乐观;但是我们也不比太悲观;因为我们中还有很多人在支撑传统文化;有很多人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也许当代人正在努力继承和发扬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这一切;我们都无所得知;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念;有这种理想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是金子总会发光;中国的优秀文化就是一块大金子;它的光芒迟早会在国内外散发;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

篇四:大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由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积淀起来的、传承下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人伦性和传承性,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材料,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建立和建设的必不可少的资源,是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主体精神。

  第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整体至上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的长期稳定和团结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西方文化倡导的个人位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侵袭和泛滥起到了批判和抑制作用,也激发了当代中国大学生不断高涨的爱国主义热忱。

  第三,传承和追求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整体,崇尚和谐统一。归纳起来,和谐统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方而有二:其一,和谐统一思想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和平,主张通过道德教化而非强制手段来解决问题,主张用和平手段而非暴力手段来解决争端。这种以一贯之的思想教化,造就了一个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一个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更铸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正确的价值取向。其二,主张家庭内部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倡导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团体意1识、宽容精神、家庭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传承和发扬

  “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精神。儒家提倡对人的爱护和尊重,一贯把“仁爱”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要求人们首先要有“爱亲”之心,从爱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由己推人,由近及远,达到“泛爱众”的道德境界。通过对“仁爱”的倡导和践行,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宽广情怀和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尚。“仁者爱人”的理念,是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它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仟感,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最基本的道德义务感。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是与三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高校的人文知识的科学教育、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家庭的良好传统教育、党和政府的坚强有力支持、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勤奋工作的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的全力作用的结果。

  总之,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是短期、短效行为,而是一个历史的时代的重大课题,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长远发展规划。这就要求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切实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模式、方法和载体,努力营造大学生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形成长效机制,在自由民主、活泼开放、和谐创新的环境中哺育一代又一代素质高、方向坚定的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史记》

  2、《中国近代史》

  3、《诫子书》诸葛亮

  4、《孟子·仁者爱人》

篇五:大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为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为八目。三纲八目合而为之则为大学之道。这是古人对于大学的理解,而做到三纲八目才算成就大学之道,也就成了圣人。

  而今对于大学生的理解则是: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崛起中的后备力量,大学生学古通今,对于如何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则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融汇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正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就要发挥“主心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是新时代的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主心骨”的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第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教育自己,不断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第二,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之一,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积极学习党的大政方针,贯彻执行党的思想精神,积极进取,努力完成学业,成为一个优秀的接班人。第三,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第四,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代大学生应该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尺,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2当代大学生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当代国际社会竞争中,文化的竞争越来越重要。美国好莱坞影片中植入中国的文化元素,如《功夫之王》,《功夫熊猫》等,他们把中国文化收为己用,用中国的文化挣取中国人民的钱。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则很薄弱。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抵制美国的文化侵略。

  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发扬贡献一份力量。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正确的道路,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

  进来南海问题没有平息,钓鱼岛事件又兴起,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正在受到严重的威胁。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维护钓鱼岛的主权完整。现在社会中出现一些激进分子,打杂日本生产的汽车,以及一些日本的商店,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这些做法是错误的,这样做并不是爱国的表现,这样的现象之所以出现时因为很多很歪曲和误解了爱国主义的本质。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要正确对待爱国,理性爱国,打杂日本货物只会造成社会的恐慌,和破坏社会的稳定,反而给国家和政府造成更大的压力。

  大学生应该要积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

  /2

篇六:大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浅谈大学生如何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势发展一般来说是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开始,汉武帝时期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开始,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成为中国上下几千年的主流思想。大学时期,是学习时间比较充裕的阶段。对于大学生,这个时期对于自身的影响显得非常重要。这更要求我们深刻理解儒学的“德治”、“人治”等思想。阅读古代思想百家的书籍,在塑造人格和修身养性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国清朝末期以及后来抗日战争我国所遭受的苦难后,大学生更应该发扬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自身,强力祖国。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民族力量,理想道德虽然说是儒家文化奠定中国文化的思想的基石,但若要深究在这指的“儒学”是指的西汉董仲舒提出的“新儒学”,即兼采诸子百家(墨家、纵横家、小说家等)。在华夏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这样的伦理道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之所以中华民族在历经磨难而绵延不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包容和强烈的文化认同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墨子的“兼爱、非攻“、范仲淹的”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文化思想,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成为人们道德审判和价值选择的标准。虽然世界在不断进步,中国的发展也日趋强大。但随着社会实践,便可清楚地认识到,”仁“、”义““孝”这些道德观,仍是现在人们的首要提倡和认可。大体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极其强烈而又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民族永远不倒“富贵不能淫,贫穷的旗帜,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最集中的体现。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和骨气。第1页,共4页----------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2、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实用理性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思想道德贯穿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政治、教育等思想领域之中。3、4、具有浓厚的思辨传统,强调理性和智慧的重要作用。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中国的思想文化不仅在各种思想领域中渗透,而且还通过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封建时期末,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时期。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虽然对于当时奉行的程朱理学,作者是予以批判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本人仍是在这些思想文化熏陶及感染中,进而孕育的这些思想,而儒学就是基石。5、重视礼治,强调社会的和谐发展。说到礼,便是孔子一直奉行的。这位圣人曾说过“不知礼,无以立“、”克己复礼为仁。想必“礼”的地位是非同一般的。它倡导了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保证了人与自然携手并进。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早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就已基本形成。在以后各个历史时期,不断的充实发展和创新。说起中华名族精神,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人一直有个误区:认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是“人”。其实不然,这里的主体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强调的“雷锋精神”、“航天精神”。而在科技日益强大的新中国,在现今的大学校园,我们大学生要反复强调和重视的一直是这些“嚼烂了”的精神。现在的社会那些旧时代的东西(报纸、信件、明信片)似乎渐被新时代的电子科技(手机、平板电脑)取代,而其中所富含的文化精神也渐趋冷却。在这种紧张的时刻,大学生应该利用校园图书馆及校内的宣传信息牢牢把握这种新时代将要失去的东西。民族精神的延续显得极为重要。在人情日趋冷漠的今天,第2页,共4页----------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靠的是什么?就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纵观如今的大千世界,物质生活比过去更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确实贫乏了。一些人的道德品质都沦丧了,人一旦拜金、享乐。俗话叫:“人家不打自己倒”。药家鑫案件虽然说是个案,但教训深刻。如果,其家人或学校,在为药家鑫提供优良的钢琴学习条件的同时,让他在关注一下佛教的多修善行因果报应的学说,或者温习一下道教“人命最重”“寿最为善”的生命观。那么他就不会轻易便对一个被他开车撞倒的妇孺再起杀心的,这一错葬送了两条人命。由此可见,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当今的任务任重道远且异常艰巨。大学生应该坚持自己的精神信仰,始终保持崇高的道德与理想。以前所谈到的“四有新人”似乎与现在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与科学成果的成功研发非常不搭。但这却是真正能滋养我们乃至下一代、重树信仰的基柱。只有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祖国才能充满蓬勃和活力。当今,我们一直在强调和谐社会。我们大学生作为最年轻的一代,同学间我们要己及人”,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为他人着想。现在的大学生多半是采用寄宿式的方法住校,这就更考验我们和同学相处的能力,学会互相谦让。更多的懂得与同学的交际之道。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遍,大多数大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更应该多多参与校园内的文化建设,帮助其他同学认识到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大学校园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社会交际圈,在度过四年的学业生涯后,我们要面对的是真正的社会,会有更复杂的人际交往。诚信更是传承发扬优秀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诚信,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立命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诚信之德在于言出必行,言行一致。在四年生活中,我们大学生会结识不同的人,有些会成为要好第3页,共4页----------,“推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的朋友。而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诚信。如果连最基本的信任也无,谈何友谊呢?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作为当今大学生,更应该明白谦敬礼让的重要性。没有礼仪的国家称之为“蛮夷之邦”,没有礼仪的个人称之为“蛮人”给行动不便之人礼让座位,随手捡起地上一片垃圾投进垃圾桶,这也许就是国民素质及个人道德修养提升的一大步。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我们一生影响很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是我们大学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我们大学生要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抵御当今不良诱惑,坚定内心。。平时的一小步:乘车时扶起不小心跌倒的老人。第4页,共4页----------

篇七:大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于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选范文4篇)

  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4篇

  第一篇: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眺望新征程,文化重塑和文化建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托底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文化承担着比以往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开掘好传统优秀文化的富矿,用好先进文化的活水,激发文化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我们一定可以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让文化促进社会变革和国家发展。

  2、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文化,是华夏泱泱大国独有的气度和底蕴。《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看点,以文化为内涵,展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尽管处在当下这个节奏飞快的文化快餐时代,诗词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不然。中国人内心深处一直有着对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眷慕,也都愿意去亲近去熟悉古典的诗词文化,只是一直缺少这样一个契机。《增广贤文》中曾有诗云:“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而《中国诗词大会》正好提供了一个让我们亲近诗词文化的契机。

  杏花春雨江南,琴棋书画问雅,炊烟流水人家,渔樵耕种烟火。无论阳春白雪,抑或下里巴人,诗词都有所涵括,不会拒人于千里。《中国诗词大会》也是如此,节目里的百人挑战团还有参赛选手中,学生,老师,商人,工人,农民……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囊括其中。比起一味夺人眼球的下饭综艺,《中国诗词大会》可以说是文化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以诗为引,以文会友,传承了中国优秀的古典诗词文化,唤醒人们内心对古典诗词的热忱。希望以后类似这样的好节目可以越来越多,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中国诗词大会》只是一个大众级别,只是我们登门入市的那个兴趣之门,若是真的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是背一背古诗古文就当做传承了,而是要继承,要体会,真真切切地学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继承,才能发扬。

  3.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刚过去,中秋节既蕴含着丰收和喜庆的吉祥内涵,又承载着人圆、月圆、万事圆的美好祝福。以中秋节为代表的传统节庆民俗,是祖先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收获的宝贵传统文化。它具有恒久的认同感和感染力,也具有约定俗成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成为华夏民族最为默契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一。随着各地对节日文化内涵的挖掘,对节庆内容和形式的创造性转化以及节日文化凝聚力的日益加强,我们对传统文化传承转换的思考也更为深入。

  传统文化恰似一渠源头活水,“守正”则为一江春水向东流保驾护航。从常识看,文化的发展不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是植根于民族根脉之上的绵延不绝,否则文化发展就失去了基本的来龙去脉。我们既要抛弃对于传统文化的自卑心理,认为传统文化远不如西方文化,过度崇洋媚外的心态不可取;又要放逐对传统文化的自大心理,认为民族文化无所不包和无所不能。这些优质传统文化资源在维系社会秩序的健康发展,促进国民心智的完善和自足,弘扬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治愈科技文明带来的后遗症,建构人类充满诗意的精神家园,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弥合社会转型期的阶层裂痕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无可比拟的优势。

  没有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就没有未来,创新是传统文化发展的生命动力。通俗而言,创新是一项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绝的系统工程。创新的先决条件是继承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这就需要慢工出细活的深思熟虑,需要如琢如磨的灵感和顿悟,需要以现代科技手段激活传统文化资源。就此而言,我们借助现代手段和现代思维,对中秋、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细挖掘以及保护和传承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创新要有我们自己的灵魂,文化成果的创新在起点处可以借鉴西方的创作经验,可以化用欧美的呈现方式,但是在落点处,一定要传播我们的故事内核,反映民族的实践斗争经验,彰显传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倘若撇开中国故事、放弃民族审美理想,完全照搬西方的社会生活和表现形式,这样的成果难以穿越时空而永垂不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传统节日文化曾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咏怀慨叹,也极大地激发了中华子民的爱国主义热情。于今而言,这一切都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软实力,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

  本是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何以取得如此神奇的效果?因为手写,真实体现了一座学术殿堂对青年学子发出的邀请,也饱蘸着老一辈知识分子对晚辈的殷殷祝福与期冀,更有浓厚的历史文化传承的重托。

  网络时代,这份抱朴守拙的态度,更透露出一种独具一格,不随波逐流的价值取向。此时,无声胜有声,润德育人的成效无可替代。让青年学生们明白,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历史文化和感受墨香,更不能忘记即将作为大学生和师者的重任,争做一名优秀学生和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正如陕师大一名2022级学生所说:“师大用通知书,一纸墨香承载一份初心,将校训那份期冀传递给我们;此后的日子,又被她丰厚的精神和文化滋养浸润,沉潜其中。”我想,这也许是师大绝大多数师生们的共同心愿。

  5.“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这是鲁迅小说《社戏》对传统戏曲惟妙惟肖的描述。看社戏是传统上老少咸宜的文化活动,它不光为观众提供了一场戏曲演出,也起到了居民社会交往、商业贸易、文化传播、宗教仪式等多方面的作用。但是,如今在隐藏于市井陋巷的戏台子前,那些听得起劲的观众多半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

  如今,不少剧团难以靠门票收入维持,常常需要演员们贴上自己的退休工资进行演出,另外还依靠一些观众的资助。这只是中国地方戏曲面临危机的一个缩影——专业演员稀缺、经典剧目面临失传、经营不善、受众群体狭窄,这些问题让一些地方特有的传统戏曲岌岌可危,就像它的表演者和欣赏者一样垂垂老矣。

  一些人认为,凡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就不能有丝毫的改变。可是,文化始终处于动态的演进过程中,抱残守缺只会让文化隔绝于世。戏曲文化要重新在民间流行起来,一方面要放下架子,不计较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以观众喜爱为艺术创作的追求;另一方面要谋求艺术形式的融合与创新。

  更进一步说,保护文化遗产不应只局限于文物本体,还应致力于挖掘其文化价值,为社区营造、城市建设、文明养成提供营养。既要实现活态保护,发挥一定社会功能,也要增强城市文化底蕴。

  对文化遗产进行合理活化利用是一种保护,对其进行恰当数字化处理研究是一种保护,将其全面呈现给公众也是一种保护。这一类的保护,也需要公众素质的水涨船高。不在文物古迹上乱写乱刻,对文化遗产常怀敬畏之心,也是一种力所能及的保护。

  目前我国世界遗产已达53处,历史文物更不计其数。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其背后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不可估量。本着对国家、民族、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每个人都应担起文脉传承者的重担,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让中华记忆历久弥新。

  当下我们提倡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生活相结合,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7.冯骥才是作家,也是画家。20年前,在他事业辉煌的时候,他却全身心地投入到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中去,以至于招来“不务正业”的指责。对此,冯骥才表示,“我们是讲责任的一代。当看到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出现不和谐时,看到我们的精神领域有这么多的困惑时,就会毫不犹豫地守望我们的文化。”

  “历史的记忆和传承都没有了,长此以往,十几年后,我们传统的东西就都没有了。我们无法阻止一个时代的变化,但是,文化,我们必须挽留。”冯骥才在谈到保护古村落时说。

  在文化保护工程中,冯骥才强调最多的就是文化人的责任。他说,巴黎的历史保护为什么做得这么好,实际上是三个作家起了作用:第一个是雨果,他写了《向拆房者宣战》,成为第一个对乱拆房者宣战的人;第二个作家是梅里美,他当时成立了一个古典建筑的监督委员会;第三个是小说家马尔乐夫,他提出在全法国进行文化普查。正是这种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使法国文化保留了他们的根。

  “中国知识分子也应反省一下,在时代变迁过程中应承担什么责任。中国传统文化大到一个古村落,小到一个荷包,都需要我们抢救和保护,否则将在我们手中消失!守望精神家园的责任应当由文化界承担,但现实却是,我们的文人、知识分子大多在旁观。当然,要做好守望工作,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如今,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保护文化遗产与抢救民间艺术的事业之中,不惜花费毕生积蓄,不惜年高劳顿,高擎起守望文化大旗,成为保护民间文化的旗手。

  第二篇: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第三篇: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二十一世纪今天,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物质交往越来越繁荣,世界趋于一体化,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是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如今,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平安夜等西方节日更是盛行于我们大多数的青少年人中!然而我们自己的节日反而变得越来越冷清!特别是现在不少大学生为了打寒假工赚钱连我国最隆重的春节都不回家和家人一起度过!

  在此,我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有责任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一味的摒弃我国本有的文化而吸收外来文化!然而我们该怎么样去继承和弘扬我国的文化呢?那么,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说“当然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啦”!但是,那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呢?又应该怎么“取”和“舍”呢?又有多少人懂得怎么行动呢?

  对于上述问题,我个人认为,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首先是去继承,然而对于继承,我们也是要有选择的继承,选择好的并继承它们!但是首先我们又要分辨出哪些是好的,优秀的!哪些是愚味的,封建落后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的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我们又要凭借什么去做出判断呢?那就必须要有广阔的见闻和渊博的学识!因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想继承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先丰富自己的学识,博览群书,不能因现在的文理分科而偏修一门,特别是在大学,很多大学生都只注重专业课,专修一门!这样很多大学生道德缺失,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道德!更不知道什么是优秀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出来学好我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浏览其它方面的书本和杂志,以增长自己的学识!另外,我们还要关注社会和国家大事,以跟上社会的发展!了解世界先进的文化知识!

  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实有很多很多,例如尊老爱幼,仁爱待人,宽厚待人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弘扬的!然而其中也有不良的和落后的,例如封建迷信,忠君思想等等!因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丰富自己的见识和学识!要博览群书!要见多识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去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只有我们能够去继承了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我们才能够去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另外,我们还需要抬头挺胸的向外国友人展示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优秀文化,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习知识,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有影响力的人物!那样我们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弘扬作用就更加大,更加明显!

  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就必须先丰富自己的学识!然而,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关心时事形势!因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应该先丰富自己的学识!只有这样才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四篇: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为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为八目。三纲八目合而为之则为大学之道。这是古人对于大学的理解,而做到三纲八目才算成就大学之道,也就成了圣人。

  而今对于大学生的理解则是: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崛起中的后备力量,大学生学古通今,对于如何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则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融汇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正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就要发挥“主心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是新时代的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主心骨”的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第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教育自己,不断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第二,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之一,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积极学习党的大政方针,贯彻执行党的思想精神,积极进取,努力完成学业,成为一个优秀的接班人。第三,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第四,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代大学生应该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尺,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当代大学生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当代国际社会竞争中,文化的竞争越来越重要。美国好莱坞影片中植入中国的文化元素,如《功夫之王》,《功夫熊猫》等,他们把中国文化收为己用,用中国的文化挣取中国人民的钱。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则很薄弱。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抵制美国的文化侵略。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发扬贡献一份力量。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正确的道路,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

  进来南海问题没有平息,钓鱼岛事件又兴起,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正在受到严重的威胁。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维护钓鱼岛的主权完整。现在社会中出现一些激进分子,打杂日本生产的汽车,以及一些日本的商店,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这些做法是错误的,这样做并不是爱国的表现,这样的现象之所以出现时因为很多很歪曲和误解了爱国主义的本质。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要正确对待爱国,理性爱国,打杂日本货物只会造成社会的恐慌,和破坏社会的稳定,反而给国家和政府造成更大的压力。

  大学生应该要积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

篇八:大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首沁园春·雪写出了中华大好山河的巍峨刚强又写出了中国上下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从

  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文化一直在默默地流传。看着清逸俊秀的瓷器,古朴贴切的陶艺,心里顿生一股慰藉;看看那古老的前人遗迹,似乎能窥出历史的痕迹;每当阅读者那一卷卷诗书画卷,我们仿佛被洗礼;还有那些精细的民间艺术等等,我们应该幸福,因为我们身在一个文明的国度,在传统文化的培育下成长!

  而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被慢慢的遗忘,丢弃。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宗的心血与结晶,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也慢慢的被我们遗弃,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情以何堪?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应从以下做起:

  第一、亮,将传统文化的亮丽面展现在大众的面前,是宝剑就得用在沙场,而不是藏而不露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消逝。如何理解这一问题,到现实生活中走一趟就明白了,在大学生中调查,有又多少人看过四大名著,恐怕为数不多吧。倘若在问他们对《论语》的看法,他们恐怕也知道”子曰”吧。由此可见,对于真正的古典文学内涵,当代人知之者甚少。从这些广泛文化来说,国人尚且不够了解,更不用说那些本来就不出名的文化了,基于这一状况,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彰显地区文化,打造属于自己特异的文化,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并对外多举行一些活动进行宣传,不然再精髓的东西也不能成为大家尽情享用文化大餐。其实,现在的旅游文化承载了不少其它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吸引了大量游客,在此期间,这些游客慢慢地接受者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会对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继承和发扬。举个例子来说,一位游客去过黄鹤楼,那么,他定然会联想到崔颢的诗,进而可能阅读唐诗宋词,甚至古代文学,这样下去,就产生了连锁反应,当然这是比较乐观的想法,但这至少是一个方面,我想我们更该做的就是把文化多元化,多样化地呈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当然不能把文化低俗化,比方说将文化变成获

  利的工具。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这是多大的反差啊!看看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其犯罪率居高不下。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想法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比较重视软文化的输出,也举办了很多展现传统文化的活动,比方说法兰克福展,中国就展现了很多传统文学,在德国书画展中也带去了活字印刷相关内容。

  太多人对于传统文化过于冷淡,原因是很多的,例如当今的网上快餐文化就对传统文化就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大家在生活节奏飞快的现在,都把眼光投向了五彩缤纷的都市生活,迷恋上了网络,喜欢在网上吃快餐文化,其实自己接受的文化精髓很少,大部分都只有一时的感验。如今的这种情况让众多文化学者产生了危机感,因为一旦传统文化被抛弃,我们将不再是炎黄子孙,将不再是一个拥有多文化的民族,所以唤醒当代人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是很急迫的,非常必要的。

  第二、拓展,将传统文化用一种易接受的方法输送给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很多人可能觉得非常枯燥乏味,他们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耗,因此,我们就得一反常态,用创新的思路来教导他们,当然不能改变了文化的实质。比方说用讲座的方式来讲述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既生动有趣味,定然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我们还通过电视来讲授文

  化,如今的百家讲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明显,这样的形式吸引了很多知识分子,更不用说像易中天这样的教授,讲的既有风趣又比较深刻,还有于丹的条分缕析,道理其然,能够被大多数人喜欢。又如中国眉山东坡国际文化节,此次文化节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眉山人民的热情好客给远道而来的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眉山人的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思想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开幕式上500余名演员用豪放的气势演绎的的《千古东坡》,还是闭幕式上城区的十余所学校的200余学生为广大观众奉献上的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都使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一份难得的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感。这样的活动无疑对文化起着宣传的作用。还有中非文化节、孔子文化节等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石湾陶瓷源远流长,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石湾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几何印纹陶片,见证了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湾陶瓷历史,显示了先人的聪明才智;而大雾岗唐宋窑址的挖掘,证实了唐宋

  时期石湾已成为岭南陶器生产基地;发展至明代更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数千年后的今天,陶瓷业在传承和创新中以崭新的形式名扬四海。为展现陶业的历史演变,馆内展览共分陶瓷拾隅、陶的形成、窑的演变、石湾二十四行、石湾陶艺、陶瓷发展六大部分。其中以第四部分“石湾二十四行”为重点,介绍了明代至民国时期石湾陶业的历史源流。整个展览表现手法新颖而多样,在视觉、听觉、触觉上都给民众以全新的感觉。今年十一月,就在佛山举办了陶瓷展,我们学校也去了不少学生,也吸引了很多社会上的人,可以说是把石湾陶艺推广了出去。我们知道,前些年,陶艺品没有市场,这样直接导致陶艺技术的流失,甚至让这样的文化瑰宝从此绝于世间,如果到了那种地步,实是一个悲剧。我觉得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不该持保守态度,中国文化包括保守文化,更多的保守的是传统文化。从建国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文化轴心的这种情况下融汇的西方优秀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个文化的结合体,我觉得这个文化应该是现代文

  化,而文化保守主义的这个文化,功能上作为传统梦魇的这种文化,保守的文化,显然不是指现代的中国文化,而是指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么我们现在就要继承和发扬古代传统的中国文化保守的这个东西。我们总是处在一个传统文化的笼罩下,喘不过气来,如果稍微有些思想上的改变或者是形式上的改变的话,这也是不为过的,所以我在这里特别强调要将传统文化拓展开来,形成一种现代式的传统文化,好让新一代青年更容易消化吸收。打破常规当然是需要勇气的,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要不忘本质的将传统文化转化成自身的一部分,学以致用,这样才是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不二法宝,也是我们实践传统文化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第三、引导,用一种合时合宜的方式引导当代人去接触传统文化并学习发扬传统文化。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很多人都被利益熏陶着,很多父母亲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龙成风,从小就叫他们长大后要

  有出息,什么叫有出息,就是有钱、有权。更多的是忽视了对小孩子的一种道义上的引导,告诉他们怎么样才能算合乎道义,怎么样去提高自己的教养。这种情况尤其在农村甚为严重,因为他们的父母本来就在文化教养上处于低水平,对于他们而言,自然生计是最重要的了,儿子在学识修养方面有没有高的造诣对他们来说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所以,在这种不合理的思想方式下的当代青少年深受着家庭的影响,即使上了高中,这种思想也不容易转变过来。所以说一个家庭的文化背景对子女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有文化的家庭中培养的孩子多数是有教养的,我说的当然是在文化方面比较敏感的。而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更需要去引导当代人,毫不夸张地说,从小时候就应该给予这种引导,让他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个引导的任务似乎很艰巨,但是面对着如今传统文化遭到遗弃的情况,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担负这个使命,那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搬到每个中国人面前,让我们每个都去继承发

  扬。怎么样引导,方法很多。在学校,老师就应该起一个领头作用,面对一群思想活跃且厌倦传统文化的学生,老师应该在课堂上适量的插入传统文化,这样起到一个慢慢感染的效果。我想如果做得更细的话,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衣着来体现一种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当然,学生也得发挥一个主动作用,平时在学校就得自发主办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或者一些讨论,有条件的就集体去参观一些传统文化展。在家里的话,就如我上面说到的,父母长辈要起引导作用,要科学地向他们指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支持下一代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而不是放肆地鼓吹名利论,让原本涉世不深的他们迷失自己的方向,这对传统文化也是一种损失。因为新一代是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主体。在社会中,要加强这种引导作用更具挑战,因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里面包含了多个层次,各种不同阶层的人物,要达到引导的效果,所以就得采取综合的手段,比方说,举办企业的文化节,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而这些企业文化的建设当然要以传统文化为

  主,这样一来员工们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而且自己还在实践着传统文化。对于政府来说,建立必要的传统文化馆,和一些传统文物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民众对这样形式的展览能够在业余时间去瞻仰一番,对于他们而言,既能丰富业余生活,又能学到某些东西,何乐而不为。

  也许我们对于这样或那样的措施不能够太乐观,但是我们也不能太悲观,因为我们当中还有很多人在支撑传统文化,有很多人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也许当代人正在努力继承和发扬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这一切,我们都无所得知,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念,有这种理想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是金子总会发光,中国的优秀文化就是一块大金子,它的光芒迟早会在国内外散发,这只是个时间问题。所以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我相信只要做到以上几点,一定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的,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决心让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入到每个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这样我们中国才能够更好更强。

篇九:大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做起:(1)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提高自己的素养,使自己拥有文化底蕴,并积极投身实践中,进行宣传活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2)培养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主动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学生要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重要纽带。要纠正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去主动发扬,主动承担传承的重任。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传统文化,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传统文化和美德。

  (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在各种外国文化不断进入中国后,很多大学生盲目地崇尚外国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近年来韩剧、美剧、泰剧、日剧大量引进了中国市场,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早已过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将外来文化作为自己最爱的文化。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去看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理智的心态

  去对待外来文化,真正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区发扬光大,而不是以外来文化为荣。

  (4)对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古为今用,符合时代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需要大学生去继承和发扬.大学生要主动担负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篇十:大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种种社会系统的变迁——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都构成了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的不同图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当代大学生认知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调查,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都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成长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整体上看,他们较之父辈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多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认识和观念中也逐渐被淡化。但是,总体上大学生还是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力。数据显示,认为认知程度“很高”的有14.1%;认为“一般”的最多,有30%;而认为“很低”的只有6%。在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选择“比较大”的比例(37%)最多。

  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其中,认为“十分必要”的占41%,位居第一位;认为“有必要”的占39%,位居第二位。在“大学生是否会主动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问题上,有50%的同学表示“肯定会学习”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有30%的同学表示“也许会学习”。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洗涤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走向何方?为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关系的认识。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选择“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并行不悖”的有42.7%,位居第一位,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会保持自身的内涵,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矛盾。还有20%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洗礼下将会完成转变”,他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适应全球化的形势,吸取百家之长,去其糟粕,实现合理的转变。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31.4%的学生认为“全球化将导致传统文化衰微”。

  (二)课堂教育是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如课堂教育、课外阅读、媒体、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等。但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课堂教育,获选率高达98.1%。我们认为,这与中学教育有很大关系。在中学时代,作为承载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的语文课和历史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因此许多学生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获得了大量的此类知识。调查同时显示,课外阅读、媒体等选项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这与近年来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和课堂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关系。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加大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另外,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广大学生的视野也有了很大的开阔,他们可以在网上获得相关知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课外辅导”

  的比例很低,这可能与现行的考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许多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用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的学习中,还会请家教老师进行课外辅导,但对历史课等其它课程的学习却是忽视的。

  虽然课堂教育是获取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从调查结果看,这种方式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我们选取了三个历史典故——“闻鸡起舞”、“投笔从戎”、“三顾茅庐”进行调查,有67.5%的同学仅仅是“了解一些”,还有16.%的同学甚至“不了解”。

  我们还就大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进行了调查。以“对武则天评价”为例),选择“没考虑过此问题”和“不清楚的”分别为15%和17%,“完全否定”的占16%,“完全肯定”的占20%,而选择“功过参半”的占31%。由此可以看出,在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评价方面,大学生主观性比较明显,客观性和理性化有待提高,这是思维和认知不成熟的表现,同时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有关系。社会环境日益多元化,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使他们对历史的关注越来越少,再加上一些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影视剧对历史真相叙述的误差,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感兴趣,只有11.5%的人“不感兴趣”或者“完全没有兴趣”。这就为对大学生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大学生将这种兴趣化作动力,去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们选择了传统文化典籍(以四大文学名著为例)、传统礼仪道德和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等三个方面来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

  对四大文学名著,“都没有看过”和“没有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的受访者共计5%,而“多次看过”、“都看过”和“看过其中一两部”的比例分别有20.7%、31.5%、42.8%。这说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典籍还是有较大兴趣,这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所接受的语文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语文教育中,有许多课文都出自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中。

  在大学生对传统礼仪道德认知的调查中,“自小耳濡目染”和“课外书上看过”的受访者分别占38%和40%,这一方面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日常交往中时时处处都受到中国传统礼仪道德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对形成这种观念也有很大的作用。但也有7%的人认为这是过时的东西,还有15%的人对其难以判断。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也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创新。

  在对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的调查中,有81.2%的大学生对戏曲不感兴趣,非常喜欢和非常讨厌的人都不多,分别占4.0%和4.5。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时代的急剧变迁,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表现形式和手法较慢的戏曲已经难以与此相适应;二是文艺创作的形式和空间不断扩大,新的时尚艺术形式尤其是流行歌曲、舞蹈等更为广大青年人所喜爱,更适合他们的口味;三是社会的多元化使广大的大学生心理需求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这也会使他们对传统的戏曲艺术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总体来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是有兴趣的,但这种兴趣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没有把兴趣内化为行动。调查显示,4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帮助一般”,认为“帮助很大”和“帮助比较大”的分别只有5.6%和9.4%,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与国家提倡对大学生开展人文教育,提高其自身的内在素质的初衷不相符。

  三、对策建议

  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发挥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加强传

  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要改变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风气

  一种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不能离开人民大众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壤,在民众的关注下形成的文化环境是传统文化得以薪火传承的最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首先,传统文化教育与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密不可分。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共同发展,而历史感、历史知识、历史智慧是精神文明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教育的使命,责无旁贷。其次,培育民族精神离不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能几千年生存发展、没有中断而在今天又能重新复兴的重要原因,要培养国民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就必须藉由历史教育。再次,综合国力的竞争也与历史教育有关。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注意保持并努力发展文化的民族性,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轻视传统文化,势必难以培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使公众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风气。

  第二,传统文化教育和历史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

  从目前我国的历史教育教学形式来看,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教育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重要原因,目前历史教育的研究状况是:学校历史教育谈得多,社会历史教育谈得少;中小学历史教育谈得多,其他层面的历史教育谈得少;实践问题谈得多,理论问题谈得少;提出批评的问题多,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少。因此有必要加快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推动历史教育的大众化水平。首先应加快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革,增加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的内容,尽量呈现生动的史实,避免过多的结论,避免将中学历史教材变成大学历史教材的压缩本,使之更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和时代要求。其次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历史实物材料,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并改革考试方式,使之与历史教育的育人目的结合起来。此外,还可以设立历史教育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并对有关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行、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重视学校教育系统与社会教育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推动历史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第三,注重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

  从制度上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有助于增强公民和政府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的责任感,能够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我国,长期存在着对自然科学成果和人文科学成果的重视程度不一,对人文知识的普及贡献更是缺乏相应的提倡和奖励,这严重挫伤了许多人文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可以考虑设立专项基金给予传统文化普及成果以恰当的评价,并将其与其他科研成果等同视之,使普及工作者的努力得到承认,从而激发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为保证普及成果的质量,应将其评估事宜交由科研部门管理。此外,还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生存状态,给予民间文化艺术表演者以物质上的保障,同时通过适度市场化的运作使他们获得一定回报。物质生活提高了,将有助于他们安心坚守这块阵地并吸引新生力量的加入,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重视传媒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中的作用

  在社会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传媒严肃地、有责任感地负起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责任。为避免媒体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责任,应加强文化界对它们的批评和监督机制。

  第五,大学生应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

  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单纯的技术型、经济型人才已经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文明的前进呼吁更多不仅具有专项技能,同时更具备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如果连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不仅仅会闹笑话和犯简单的错误,甚至对国家的荣誉及形象也会带来损失。清末文人龚自珍曾说:“灭其国不如先灭其史。”可见历史对一个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应该努力学习人文知识,自觉吸收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

推荐访问:大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 传承 大学生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