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初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推荐】

来源:朗基文库网 时间:2023-05-15 19:00:05 阅读:

内容摘要: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初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供大家学习参考。一元二次方程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初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供大家学习参考。一元二次方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初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初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推荐】

  【导语】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初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元二次方程

  【1.1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

  教学目标

  1、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的过程中,形成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认识。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能识别一元二次方程。

  3、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能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能写出一般形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重点难点

  重点:能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

  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前面我们曾把实际问题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模型,大家已经感受到了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工具。本节课我们将继续进行建立方程模型的探究。

  1、展示课本P.2问题一

  引导学生设人行道宽度为xm,表示草坪边长为35-2xm,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5-2x2=900①

  2、展示课本P.2问题二

  引导思考:小明与小亮第一次相遇以后要再次相遇,他们走的路程有何关系?怎样用他们再次相遇的时间表示他们各自行驶的路程?

  通过思考上述问题,引导学生设经过ts小明与小亮相遇,用s表示他们各自行驶的路程,利用路程方面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t+×0.01t2=3t②

  3、能把①,②化成右边为0,而左边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二次多项式的形式吗?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把①,②化成下列形式:

  4x2-140x+32③

  0.01t2-2t=0④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上述方程③和④,启发学生归纳得出:

  如果一个方程通过移项可以使右边为0,而左边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二次多项式,那么这样的方程叫作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

  ax2+bx+c=0,a,b,c是已知数且a≠0,

  其中a,b,c分别叫作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2、让学生指出方程③,④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三)讲解例题

  例1:把方程x+33x-4=x+22化成一般形式,并指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解]去括号,得3x2+5x-12=x2+4x+4,

  化简,得2x2+x-16=0。

  二次项系数是2,一次项系数是1,常数项是-16。

  点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方程的右边为0,二是左边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此外要使学生认识到: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都是包括符号的。

  例2: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2x+3=5x-2;2x2=25;

  3x-1x-2=x2+6;4x+23x-1=x-12。

  [解]方程1,3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2,4是一元二次方程。

  点评:通过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比较,使学生深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

  (四)应用新知

  课本P.4,练习第3题,

  (五)课堂小结

  1、一元二次方程的显著特征是: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2。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a≠0,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是根据一般形式确定的。

  3、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六)思考与拓展

  当常数a,b,c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a-1x2-bx+c=0是一元二次方程?这时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分别是什么?当常数a,b,c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a-1x2-bx+c=0是一元一次方程?

  当a≠1时是一元二次方程,这时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a-1,一次项系数是-b;当a=1,b≠0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1.1中A组第1,2,3题。

  教学后记:

  【1.2.1因式分解法、直接开平方法(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因式分解法适用于解一边为0,另一边可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乘积的一元二次方程。

  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

  3、进一步让学生体会“降次”化归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用因式分解法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提问:

  1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现在我们已有了哪几种将一元二次方程“降次”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用两种方法解方程:91-3x2=25

  (二)创设情境

  说明:可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解此方程。解得x1=,,x2=-。

  1、说一说:因式分解法适用于解什么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归纳结论:因式分解法适用于解一边为0,另一边可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乘积的一元二次方程。

  2、想一想:展示课本1.1节问题二中的方程0.01t2-2t=0,这个方程能用因式分解法解吗?

  (三)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探索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0.01t2-2t=0,解答课本1.1节问题二。

  把方程左边因式分解,得t0.01t-2=0,由此得出t=0或0.01t-2=0

  解得tl=0,t2=200。

  t1=0表明小明与小亮第一次相遇;t2=200表明经过200s小明与小亮再次相遇。

  (四)讲解例题

  1、展示课本P.8例3。

  按课本方式引导学生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让学生讨论P.9“说一说”栏目中的问题。

  要使学生明确:解方程时不能把方程两边都同除以一个含未知数的式子,若方程两边同除以含未知数的式子,可能使方程漏根。

  3、展示课本P.9例4。

  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解,然后看书上的解答,交换批改,并说一说在解题时应注意什么。

  (五)应用新知

  课本P.10,练习。

  (六)课堂小结

  1、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先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变形,使它的一边为0,另一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然后使每一个一次因式等于0,分别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的两个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2、在解方程时,千万注意两边不能同时除以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否则可能丢失方程的一个根。

  (七)思考与拓展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议一议:对于含括号的守霜露次方程,应怎样适当变形,再用因式分解法解。

  123x-2=2-3xx+1;2x-1x+3=12。

  [解]1原方程可变形为23x-2+3x-2x+1=0,

  3x-2x+3=0,3x-2=0,或x+3=0,

  所以xl=,x2=-3

  2去括号、整理得x2+2x-3=12,x2+2x-15=0,

  x+5x-3=0,x+5=0或x-3=0,

  所以x1=-5,x2=3

  先让学生动手解方程,然后交流自己的解题经验,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对于含括号的一元二次方程,若能把括号看成一个整体变形,把方程化成一边为0,另一边为两个一次式的积,就不用去括号,如上述1;否则先去括号,把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再看是否能将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式的积,如上述2。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1.2.1因式分解法、直接开平方法(2)】

  教学目标

  1、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降次”化一元二次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2、学会用因式分解法和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ax+b2-k=0k≥0的方程。

  3、引导学生体会“降次”化归的思路。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因式分解法和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ax+b2-k=0k≥0的方程。

  难点:通过分解因式或直接开平方将一元二次方程降次为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p=1,q=1,则pq=l,若pq=l,则p=1,q=1;

  2若p=0,g=0,则pq=0,若pq=0,则p=0或q=0;

  3若x+3=0或x-6=0,则x+3x-6=0,

  若x+3x-6=0,则x+3=0或x-6=0;

  4若x+3=或x-6=2,则x+3x-6=1,

  若x+3x-6=1,则x+3=或x-6=2。

  答案:1√,×。2√,√。3√,√。4√,×。

  2、填空:若x2=a;则x叫a的,x=;若x2=4,则x=;

  若x2=2,则x=。

  答案:平方根,±,±2,±。

  (二)创设情境

  前面我们已经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消元、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由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你能想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吗?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降次”化一元二次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给出1.1节问题一中的方程:35-2x2-900=0。

  问:怎样将这个方程“降次”为一元一次方程?

  (三)探究新知

  让学生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再利用“复习引入”中的内容引导学生,按课本P.6那样,用因式分解法和直接开平方法,将方程35-2x2-900=0“降次”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因式分解法和直接开平方法。

  (四)讲解例题

  展示课本P.7例1,例2。

  按课本方式引导学生用因式分解法和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引导同学们小结:对于形如ax+b2-k=0k≥0的方程,既可用因式分解法解,又可用直接开平方法解。

  因式分解法的基本步骤是:把方程化成一边为0,另一边是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本节课主要是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形式,然后使每一个一次因式等于0,分别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的两个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直接开平方法的步骤是:把方程变形成ax+b2=kk≥0,然后直接开平方得ax+b=和ax+b=-,分别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注意:1因式分解法适用于一边是0,另一边可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乘积的一元二次方程;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形如ax+b2=kk≥0的方程,由于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规定k≥0,当k<0时,方程无实数解。

  (五)应用新知

  课本P.8,练习。

  (六)课堂小结

  1、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通过“降次”,把—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有哪些?基本步骤是什么?

  3、因式分解法和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什么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七)思考与拓展

  不解方程,你能说出下列方程根的情况吗?

  1-4x2+1=0;2x2+3=0;35-3x2=0;42x+12+5=0。

  答案: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和4没有实数根;3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通过解答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有三种情况。

  布置作业

  【1.2.1因式分解法、直接开平方法(3)】

  考标要求:

  1体会因式分解法适用于解一边为0,另一边可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的一元二次方程;

  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用因式分解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左边是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右边是零的形式。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解方程(2+x)x-3=0,就相当于解方程()

  A2+x=0,Bx-3=0C2+x=0且x-3=0,D2+x=0或x-3=0

  2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是降次,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解方程的过程:

  (1)解方程:,小明的解法是:解:两边同除以x得:x=2;

  2解方程:(x-1)x-2=2,小亮的解法是:解:x-1=1,x-2=2或者x-1=2,x-2=1,或者,x-1=-1,x-2=-2,或者x-1=-2,x-2=-1∴=2,=4,=3,=0

  其中正确的是()

  A小明B小亮C都正确D都不正确

  3下面方程不适合用因式分解法求解的是()

  A2-32=0,B22x-3-=0,,D

  4方程2xx-3=5x-3的根是()

  Ax=,Bx=3C=,=3Dx=

  5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b=a+1b+1,根据这个规则,方程x※x+1=0的解是()

  Ax=0Bx=-1C=0,=-1,D=-1=-2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6方程(1+)-(1-)x=0解是=_____,=__________

  7当x=__________时,分式值为零。

  8若代数式与代数式4(x-3)的值相等,则x=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方程(x-4)x-9=0的解是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_______.

  10如果,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bx=0的解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1解方程

  (1)+2x+1=024-12x+9=0

  325=947x2x-3=43-2x

  12解方程=(a-2)3a-4

  13已知k是关于x的方程4k-8x-k=0的一个根,求k的值。?

  14解方程:-2+1=0

  15对于向上抛的物体,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有如下关系:h=vt-g,其中h是上升到高度,v是初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为方便起见,本题中g取10米/),t是抛出后所经过的时间。

  如果将一物体以每秒25米的初速向上抛,物体多少秒后落到地面

  【1.2.2配方法(1)】

  教学目标

  1、理解“配方”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在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归的思想方法。

  2、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成可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解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a2±2ab+b2=?

  2、用两种方法解方程x+32-5=0。

  如何解方程x2+6x+4=0呢?

  (二)创设情境

  如何解方程x2+6x+4=0呢?

  (三)探究新知

  1、利用“复习引入”中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得知:反过来把方程x2+6x+4=0化成x+32-5=0的形式,就可用前面所学的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解。

  2、怎样把方程x2+6x+4=0化成x+32-5=0的形式呢?让学生完成课本P.10的“做一做”并引导学生归纳:当二次项系数为“1”时,只要在二次项和一次项之后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再减去这个数,使得含未知数的项在一个完全平方式里,这种做法叫作配方.将方程一边化为0,另一边配方后就可以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解了,这样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作配方法。

  (四)讲解例题

  例1(课本P.11,例5)

  [解]1x2+2x-3观察二次项系数是否为“l”

  =x2+2x+12-12-3在一次项和二次项之后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再减去这个数,使它与原式相等

  =x+12-4。使含未知数的项在一个完全平方式里

  用同样的方法讲解2,让学生熟悉上述过程,进一步明确“配方”的意义。

  例2引导学生完成P.11~P.12例6的填空。

  (五)应用新知

  1、课本P.12,练习。

  2、学生相互交流解题经验。

  (六)课堂小结

  1、怎样将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七)思考与拓展

  解方程:1x2-6x+10=0;2x2+x+=0;3x2-x-1=0。

  说一说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

  [解]1将方程的左边配方,得x-32+1=0,移项,得x-32=-1,所以原方程无解。

  2用配方法可解得x1=x2=-。

  3用配方法可解得x1=,x2=

  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有三种:无实数解,如方程1;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如方程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如方程3。

  课后作业

  课本习题

  教学后记:

  【1.2.2配方法(2)】

  教学目标

  1、理解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2、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3、进一步体会化归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使一元二次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在一个完全平方式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用配方法解方程x2+x-1=0,学生练习后再完成课本P.13的“做一做”.

  2、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二)创设情境

  现在我们已经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而对于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能不能用配方法解?

  怎样解这类方程:2x2-4x-6=0

  (三)探究新知

  让学生议一议解方程2x2-4x-6=0的方法,然后总结得出:对于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可将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的系数,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然后按上一节课所学的方法来解。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归的思想。

  (四)讲解例题

  1、展示课本P.14例8,按课本方式讲解。

  2、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4例9的填空。

  3、归纳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首先将方程化为二次项系数是1的一般形式;其次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再减去这个数,使得含未知数的项在一个完全平方式里;最后将配方后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来解。

  (五)应用新知

  课本P.15,练习。

  (六)课堂小结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2、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的重要性不仅仅表现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在今后学习二次函数,高中学习二次曲线时都要经常用到。

  3、配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但是由于配方的过程要进行较繁琐的运算,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实际运用较少。

  4、按图1—l的框图小结前面所学解

  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

  (七)思考与拓展

  不解方程,只通过配方判定下列方程解的

  情况

  14x2+4x+1=0;2x2-2x-5=0;

  3–x2+2x-5=0;

  [解]把各方程分别配方得

  1x+2=0;

  2x-12=6;

  3x-12=-4

  由此可得方程1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方程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方程3没有实数根。

  点评:通过解答这三个问题,使学生能灵活运用“配方法”,并强化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解的三种情况的认识。

推荐访问:上册 数学教案 初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初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初三上册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上册教案 初一数学上册数学教案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