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网盘范本(通用4篇)

来源:朗基文库网 时间:2023-08-12 15:36:01 阅读:

内容摘要: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网盘范本(通用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网盘范本(通用4篇)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网盘4篇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网盘篇1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路上

作者:曹月佳[1];

作者机构:;

来源:新理财:政府理财

年:2019

卷:000

期:004

页码:P.43-45

页数:3

中图分类:F127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县域经济;服务业

摘要:我国县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超90%,人口占全国人口超80%。作为我国基本的行政单位,县域经济发展关乎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与高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县域经济概念:“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彼时,对县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既是肯定了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也说明认识到县域发展对于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但当时对于发展县域经济的认识仅局限于对农业领域的发展,并未对县域整体经济发展有着更高的目标与更深入的思考。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网盘篇2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有新思路
作者:陈希勇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19年第08期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兴则四川兴,县域高质量则四川高质量。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顶天立地”,对上要对接中央、省市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对下要立足当地实际,促进乡镇、村社经济发展。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农业生产方式变革、贸工农一体化、城乡一体化階段,现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战略。

        县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农村包围城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无论是高质量发展还是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四川是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摆在贫困县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摘帽”,因此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同步思考、同步规划、同步部署。乡村振兴的目标是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其实就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产业发展应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休闲旅游则休闲旅游、宜康养则康养,不能千篇一律,同时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实现城乡融合。

        政府投资、政策、出口等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外生助力,民间投资、居民消费、技术、观念意识等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很长一段时间是靠政府投资拉动、政策推动,具有很强的外生性,造成了粗放式增长、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县域经济发展既需要外生助力,更需要私人投资、需求拉动的内生动力。就投资来看,目前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依靠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共同驱动的局面,就消费而言,县域居民对消费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形成了外生需求和内生需求共同拉动的局面。但是目前制约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碎片化分布及农村资源运作能力有限、县域内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因而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培训,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促进外生机制的内生化,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网盘篇3

县域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钟祥市竞强创优抓转型,促进发展高质量的思考

位于汉江中游的湖北省钟祥市,版图面积4488平方公里,人口107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长寿之乡和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所在地。钟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发展理念,市域经济从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到“全面小康,跻身百强”,实现质的飞跃,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一个大的台阶。钟祥连续八年被评为全国产粮先进县市,连续七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四次蝉联全国文化先进县市,荣获“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
连续十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

走进新时代,跨入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跳出钟祥看钟祥,立足百强谋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更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一松懈就会淘汰、落后。发展水平不高,质量不行不仅不能持续健康发展,还会受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产业所拖累。因而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大格局上谋划钟祥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全市上下,转变观念,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夯实基石,培植后劲,始终保持钟祥经济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有持续发展的澎湃动力。

一、新起点要有大格局

钟祥冲刺全国百强县市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新的起点上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我市的发展是全国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基础。国家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期,经济由中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机遇更好,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对发展的要求也更高。

发展理念要新。站在全国看钟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市、强市更应在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中起标杆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全市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发展的标准要高。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参照对象也应随之变化,努力对标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做到“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向全国县市第一方阵看齐,把创新发展和动能转换作为发展的第一原动力,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

发展的视野要宽。县域经济发展不能眼里老盯着自家一亩三分地,也不能总是一升米做一碗饭。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宏大背景下,要有世界眼光,要跳出钟祥谋发展,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主动对接一带一路。走出去参与工程项目建设,服务项目建设,把我市的装备设备和优质农产品卖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去,使钟祥产品有更加宽广的市场,有更广的品牌知名度和更高的品牌美誉度。

发展的格局要大。眼光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要有大的格局、大的布局。既要抓好县域本土的发展,大力招商引资,发展钟祥的高新产业和服务业,更要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个人和企业大胆走出去到一带一路国家去开展贸易、承包工程,特别是把钟祥优质产品远销海外,拉动和促进我市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2、新发展要有大产业

钟祥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生产基地,一直以来都是按照国家建设需要生产优质粮棉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钟祥作为农业大市,过去做足了“粮”的文章,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贡献。钟祥作为国家的磷都,为全国农业大发展肥料需要下足了的“磷”功夫,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磷化工基地。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要实现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摆在全市百万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为市域经济发提供强大新动能。

加快磷化工等传统工业转型。钟祥从磷矿资源富集的“磷都”到资源枯竭型城市,从培育磷化工支柱产业,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集中说明了一点,磷化产业的发展遇到了资源枯竭的瓶颈和环保的瓶颈。若不转型就很难再有大的发展。就我市绝大多数磷化企业来讲,多为资源粗加工的肥料级工业,原料和能源消耗大,污染也较为严重。因而,政府近几年都一直在做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整合资源、高效利用多措并举收到初步成效。还要运用现代科技在磷矿石深加工上做文章,进一步拉长磷化产业的产业链,提高磷化产品的高附加值。

加快提升农产品加工业。钟祥作为农业大市和农产品加工大市,用循环农业的理念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有无限的空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对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米袋子”“菜篮子”要求更高,舌尖上的营养安全特别重要。发展精品农业、富硒食品、长寿食品,满足人们高质量生活需求。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建设全面提质增效,这也是我市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要充分打好和利用“世界长寿之乡”这一金字招牌,深化体制机制变革,培育更多更强的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加工企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县域经济既要做优做强已有产业,更要积极对接东部沿海城市向内地转移的新兴产业,又要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展开对接与合作。运用高科技推动数控机床、长寿食品、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加快集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碾盘山水利枢纽工程,发展光伏等清洁能源,加快钟祥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上水平上规模。

加快发展全域文化旅游业。钟祥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地、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资源。富集的旅游资源在全国县市少有,中部地区独占鳌头。文化旅游业是朝阳产业,也是钟祥带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统筹餐饮、交通、旅店、零售、民俗与文创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核心产业。以全域旅游为目标,深度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旅游,促进科技、文化、养生、金融、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郢中历史人文旅游区、汉江旅游观光带、大洪山山水风情旅游区、紫薇花海风景名胜区、乡村观光休闲旅游区。把久负盛名的“帝王之乡、长寿钟祥”建设成为江汉平原最为驰名、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旅游圈节点最有吸引力最有影响力,令世人向往的最佳旅游目的地。

3、高质量要有大手笔

政府要有大手笔。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繁荣钟祥经济的第一要务。市委、政府要从全国百强县市区域发展创优争强的战略高度、精心谋划、全面布局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出台帮助和激励企业和各类经济组织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改善营商大环境、引进大产业大资本、吸引留住大人才、发展高科技大数据产业、大健康产业、大旅游产业、大农业等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动能。

服务要有高质量。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高质量发展做好高质量服务。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简政放权,为高质量外来企业落户钟祥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使各方来钟祥发展的大产业大企业放心安心,集中精力,一门心思做好企业内的高质量发展。政府只为企业排忧解难。企业围墙以外的事都由政府和社会帮助企业做好做到位。企业的事政府当自己的事热心办,以政府全优的服务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园区要有新作为。工业园区是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的重要聚集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平台。钟祥工业园区有较强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后劲。莫愁湖经济开发区、南湖、柴湖工业园区和胡双磷工业园初具规模,也培植了较强的发展后劲。在新的起点上,发展质量高不高,关键在园区。因此,我市各个工业园区,必须根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无中生有育产业、无孔不入招大商、无微不至强服务,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全面完善设施,配套各项服务,在完善优化企业生产链和供应链上为企业提供更高价值的配套服务,使企业生产经营更为优化,实现企业产品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园区的高度决定经济发展质量的高度。只有打造一流的园区,才能有经济发展的高质量。

企业要上新台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落脚点要在实体经济上做文章。实体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基。¡°根深叶方茂,本固枝乃荣¡±。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业态集聚壮大,全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快结构转型升级,催生传统产业增长的新动能。随着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产业旧有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只有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结构转型升级,才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使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使传统企业真正由大转强变优。培育更多百强千强企业,扶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鼓励更多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深度融合和合作发展。实体经济要实现长期快速发展,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变化、新特征,进一步深化各类企业、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以政府、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三方交互融合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政策链相互支撑。要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形成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等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高质量发展为了人民。实现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钟祥百万人民的团结拼搏,砥砺奋斗。只要上下一心,埋头苦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绿色赶超,跨越发展”,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网盘篇4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解析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解析

摘要:我国县域经济普遍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创新发展能力不足、资源环境要素约束强化,以及社会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加之宏观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如何抓住关键培育新动能、增强新优势,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县域经济绿色发展、加快资源要素集聚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科学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等,是实现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产业集聚

县域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又是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质就是在县域空间范围内,实现结构转型调整、动力新旧转换、效率持续提升、质量不断变革的经济发展过程。新时代下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1],推进县域经济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共赢,进而实现县域经济由不平衡不充分的低水平低质量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轨升级。这也是新时代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1.创新发展是动力

实现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在于产业,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只有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进一步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而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则必须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要素创新以及组织管理创新[2]。基于此,才能实现县域产业提质增效和提档升级,从而为新时代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2.集聚发展是引擎

产业集群式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带来产业外部规模经济、促进区域内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区域优势产业的规模扩张。产业集群式发展所带来的集聚效应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受区域创新地理溢出影响,空间邻近能够显著作用于区域的创新发展[3]。此外,企业之间紧密的网络关系和上下游产业间互动,推动了知识、技术等非编码信息的流通和扩散,降低了学习和扩散成本,有助于更多有创新价值的活动发生。

3.融合发展是关键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将进入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质量和效率变革的重要时期。一方面,新的产业部门和产业形态将形成和发展并成为这一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而这离不开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需要打破原有城乡二元结构继而建立新体制的过程[4]。同时,新时代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推进

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实现乡村振兴,通过打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各种要素双向流动、交流融合,突破城乡功能区域分割形态,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管理、文化、生态环境等领域全面融合,进而推进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城乡差距持续缩小,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持续保障。

4.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推进县域公平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这是推进县域经济绿色健康发展,实现县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加强调对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强调解决粗放式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强调绿色技术和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这些都对县域经济结构转型、质量变革、动力转化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助于推进县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实现共赢。因此,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对的挑战

1.县域产业基础薄弱、竞争力不强

县域产业竞争力较弱,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不足,特色产业集群缺乏,产业延伸性不足,集聚效应有待加强。部分县域特色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规模体量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县域产业集群主要表现为在区域上简单的企业集中,没有形成有效的专业化分工、产业链协作和合理衔接的紧密联系,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效应不强,

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协作竞争优势无法显现。产业集群内大多数企业科技含量较低、企业科技人员匮乏、产品科技附加值低,缺乏品牌竞争力。与产业发展相关的金融、保险、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发展也相对滞后,无法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提供有效支撑。

2.区域创新发展能力不足

大部分县域创新资源集聚度较低,缺乏有效的科教支撑体系,也没有高层次的科研机构和科研队伍。无法满足县域发展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县域产业传统产业,存在规模不足、质量不优、竞争力不高等问题,缺乏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管理体制也相对僵化落后。多为依靠低价格、低技术、低收益、低附加值传统发展路径难以适应新常态下发展动力转换,实现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任务艰巨。

3.资源环境要素约束强化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县域一般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生态环境破坏的因素越加复杂化,环境污染的源头越加多元化,叠加传统路径下的农业生产过程的污染,给县域资源环境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加上县域环保投入财力有限、环境管理人手有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粗放式的国土开发模式和资源利用方式依然存在,县域局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绿色发展任务艰巨。

4.社会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和环

境质量诉求强烈,由于历史、政策、体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等方面对县域进行了大量投入,但社会事业发展仍然面临制度性、技术性、操作性难题,供给质量与服务水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公共服务相对滞后,民生“短板”突出,共享发展任务艰巨。社会治理能力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

三、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推动县域产业集聚发展

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区域产业集聚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高质量产业基础。要理性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引导、规划、适应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打造和培育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升级,在有效市场的基础上着力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县域重点产业及配套产业,加强政策支持,加速推进行业转型升级。一要扶持重点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做优做大做强,从支持产业项目建设、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对领军企业进行扶持。二要强化招商引资。要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机制,突出重大项目在招商引资、对外开放中的载体作用。三是推进开放合作。坚定不移地支持重点企业走资产重组、企业上市、科技创新、市场开拓及质量品牌建设之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围绕县域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加大研发力度和新技术应用程度,推进县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推进互联网与县域产业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电

子商务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服务功能[5]。针对县域高端人才、高端科研设备等创新资源有限的现实,加大和周边中心城市的合作,可以在周边中心城市建设“创新飞地”,促进中心城市的高端人才和先进科技向县域扩散。

2.引领县域经济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产和生活中减少物质消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供给侧改革,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发展绿色高附加值农业,减少低端无效供给,增加中高端供给,重点生产销路好、品质高、市场缺的优质农产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深层次农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实行绿色农业生产标准,推行绿色种养、生态循环等绿色生产方式,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生产生态协调发展;
通过将乡村特色资源转化为产业、产品优势。加快推进绿色工业发展。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扎实推进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推进节能降耗,尽量实现物质资源的精细化利用,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完善节能减排工作体系,降本增效,实现绿色发展。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重点河流水环境和城市污水综合治理,有效应对源污染,提升居民环保意识,将县域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3.加快资源要素集聚发展

提高县域承载力。县城要主动对接周边中心城市,强化与周边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通交通瓶颈,补齐县城基础

设施短板,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强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县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重点加快发展那些产业基础条件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高、功能设施较完善的新市镇和特色小城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使其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节点、就地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载体,提升其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能力。推进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使其成为县域经济突破转型升级难题、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主体,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加强产业园区与周边重点城市(群)在基础设施、要素市场、产业平台等方面的全方位多维度深度对接和协同发展,加大对高端服务业、研发型和科技型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县域投资升级、产业升级和贸易升级。

4.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建设新载体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平台。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创业园建设,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生态循环的示范基地,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高度融合和有机结合,培育和规划建设各类特色小镇,加快乡村“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新产业培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业态。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培育多种业态的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因势利导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依托现有开发区建立辐

射周边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以区域自然景观资源与农业特色产业为依托,打造全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典型。创新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推动“新零售”“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发展。重点发展县域旅游业。制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重点旅游景区升级,集中整治旅游景区沿线环境,形成一站式旅游观光新业态。有效整合、深度挖掘各种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吸引各类主体参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规范民宿、农家乐等发展,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5.科学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推动精准扶贫。锚定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人口,推进政策精准落实到户到人。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的治本之策,培育发展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在贫困地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精准脱贫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大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县域农业种养结构和产业结构,推动非农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不仅要推动实现农民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化,还要推动实现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推动各类生产要素跨界配置,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激活农业农村生机和活力。积极推动城乡融合

发展。坚持全域规划理念,科学规划城乡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引导人口集聚、要素集聚、产业集聚。实现城乡整体经济协调发展,支持农业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有序落户,做到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相协调。支持中心城市周边县(市、区)加快发展,引导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从中心城区向县域延伸,实现共建共享。根据各地地理特征、经济基础、乡风民俗、资源禀赋等,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持续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6.提升基础设施支撑力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交通通达能力。推动城镇交通、公共交通、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加快农村地区道路、水利、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农民致富增收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加强农村能源保障能力建设。完善农村配电网和农业生产配套供电设施,提升农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逐步实现城乡供电均等化。扩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优化农村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推动天然气管网由县城向乡镇、农村社区的逐步延伸。因地制宜采取LNG、CNG等多种天然气供应方式。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推进基础网络升级换代。加强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统筹设计,综合提升网络容量和多业务承载能力,提升通信网络设施水平,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

参考文献:

[1]郭爱君,毛锦凰.新时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略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04):82~89.

[2]刘国斌,韩宇婷.新时代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税务与经济,2019,(06):55~61.

[3]王春杨,张超.地理集聚与空间依赖:中国区域创新的时空演进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3,(05):780~789.

[4]张荣天.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格局演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2):16~23.

[5]邵金萍.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探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1):194~200.

作者:陈超 单位:广东烟草佛山市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访问:高质量 范本 中国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网盘范本(通用4篇)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网盘 2022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