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代会议报告】市委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北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报告(精选文档)

来源:朗基文库网 时间:2023-05-16 16:54:04 阅读:

内容摘要:在中国共产党北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北海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北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上下奋力推进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

在中国共产党北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北海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北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上下奋力推进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共党代会议报告】市委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北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报告(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中共党代会议报告】市委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北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报告(精选文档)

在中国共产党北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北海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北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上下奋力推进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全面实施 “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时期召开的。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确定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共北海市委员会和中共北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市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新起点,谋求新突破,为全面开创北海科学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北海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实施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积极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坚持 “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实施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圆满完成了市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推动北海进入了产业带动跨越发展新阶段。

(一)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凝聚发展共识、完善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落实发展措施,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发展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与 2005年相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65亿元提高到397.6亿元,年均增长15.85%,增幅位居全区前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1080元提高到25412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4767元;财政收入(不含土地出让收入)从16.8亿元提高到47.1亿元,年均增长22.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30亿元,为 “十五”时期的5.9倍;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翻一番以上;三次产业结构由25.3 36.3 38.4调整为22.0 42.2 35.8,“十一五”各项任务全面完成,三年跨越发展部分目标提前实现。今年以来,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二)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显著增强。坚持把加快发展产业、夯实产业支撑,作为增强城市发展内生力最重要最有效的举措,采取定人员、定职责、定时间、定进度的 “四定”办法强力推进项目,一批事关北海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中电北海产业园建成开园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建成了景光、六禾等一批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引进了冠捷、朗科、三诺、同方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到北海投资兴业,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有望达到 300亿元;石化产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承载着北海人民多年期盼、对北海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深远意义的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化项目(20万吨/年聚丙烯)已经建成即将投产;临港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兴未艾,诚德新材料项目一期已于今年3月投产,二三期工程正在抓紧推进。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产业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新亮点。农产品加工、旅游、商贸、房地产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林浆纸原料林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不断夯实。

(三)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城市发展承载力显著增强。完成了 《北海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多种专项规划的编制。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取得明显成效。铁路、高速公路加快建设,铁山港公用码头1-2号泊位建成开港,3-4号泊位和石步岭港区三期工程、国际邮轮码头项目加快推进,福成机场新航站楼建成投入使用,多个高星级酒店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涠洲岛旅游区整体开发全面启动,交通、市政、旅游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建成区面积由66.05平方公里扩展到85.82平方公里。城市净化、绿化、彩化、亮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积极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安全有序的治安环境、诚实守信的金融环境、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舒适便捷的人居环境,取得明显成效。新的政务服务中心建成并规范运作,提高了政务服务水平,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持续大幅下降,成功摘掉了金融高风险区的 “帽子”。2009年荣获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全国生态示范区”称号;2010年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测评在240多个地级市中名列第三。

(四)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各项改革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农村土地延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成效明显。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参与并推动泛北部湾区域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成功承办2008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连续举办了三届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市长论坛,承办世界客属第24届恳亲大会筹备工作扎实推进。与珠三角、大西南以及港澳台等地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到位资金614.3亿元,是 “十五”时期的6倍。培育航空市场成效显著,航线航班不断增多,机场旅客年吞吐量从20万人次增加到近70万人次。对外贸易加快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亿美元增加到13.7亿美元、年均增长46.83%,建兴光电成为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最大的企业。

(五)大力繁荣发展北海文化,城市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显著,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群众文化日趋繁荣。《碧海丝路》荣获国家 “五个一工程奖”和广西 “桂花特别奖”,赴马来西亚演出获得巨大成功。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评选表彰了一批道德模范和 “见义勇为好市民”,促进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2010 年被命名为 “自治区文明城市”。加强对北海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研究和利用,特别是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喜获成功,大大激发了全市干部群众认知北海、热爱北海、唱兴北海、建设北海的热情。对外宣传工作不断加强,主流媒体对北海的正面报道力度不断加大、影响更加广泛。

(六)积极发展社会事业持续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科学普及取得新成效,科技进步逐步加快。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各类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基础教育平稳健康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攻坚任务顺利完成,高等教育长足发展;北海中学搬迁、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迁建等教育项目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重大疫病防控成效明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普及,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市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市中医医院住院综合楼等一批卫生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市第二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动工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全民健身和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竞技体育水平显著提高,以区市共建新机制管理运作的广西足球队在北海重新组建。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民生路网工程的实施,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市民出行、影响城市形象的 “烂尾路”问题。统筹城乡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3.44万人。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铺开,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加大,解决了部分城乡居民住房难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千里乡村公路畅通工程初见成效,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 9520元提高到1679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3180元提高到5426元。

(七)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政治和法治建设成效显著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人大工作成效明显。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政协组织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宗教、对台和侨务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基层组织活力不断增强。“五五”普法和平安北海建设成效明显,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得到巩固和发展,再次荣获 “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八)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集中教育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党员队伍稳步壮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突出在发展实践中选人用人,注重在项目建设一线、化解矛盾一线、维护稳定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和使用干部。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不断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努力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公信度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引进和培养了一批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干部队伍作风明显好转。坚持民主集中制,积极扩大党内民主,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为推动北海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北海五年来的发展成效显著、令人振奋,特别是昔日的一片木薯地变成了今天塔罐林立的现代化厂区、昔日的一片海滩涂变成了今天前景广阔的深水港区、昔日的一片旱坡地变成了今天生机勃勃的产业园区。事实充分说明,过去的五年,是北海综合实力和发展内生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北海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和面貌明显改观的五年,是北海美誉度和影响力迅速提升的五年,是北海人民得到实惠最多和信心倍增的五年,是北海形成崛起态势并展现美好前景的五年!

同志们,我们要永远铭记:北海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亲切关怀下取得的,是全市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共同创造的,是与历届班子历任领导多年努力打下的基础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分不开的。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北海市委,向全市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驻市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北海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对外开放水平还不够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够快,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民生状况仍需进一步改善;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不少,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课题;党的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一些干部的素质能力还不能适应形势任务的新要求,人才队伍状况离跨越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回顾五年来不平凡的实践,我们有六点深刻体会: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坚持把科学发展观的普遍性要求与推动北海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始终把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和最根本的任务,积极探索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路子,大力实施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夯实了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用发展来统一思想、用发展来坚定信心、用发展来凝聚力量、用发展来改善民生、用发展来解决问题、用发展来维护稳定,才能筑牢发展基础、实现持续繁荣。

第二,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开放,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北海最突出的比较优势。我们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等重大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增强了城市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实践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多区域合作,才能不断增创北海发展新优势。

第三,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 “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这一理念体现了党的宗旨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显示了对人民对北海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决心,适应了北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了人民的期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我们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结合实际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教育,促进了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和作风转变。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这一理念,才能为推动跨越发展奠定共同思想基础、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第四,必须坚持不懈地落实 “科学谋划、方向正确、方法得当、上下一心、真抓实干”的要求。这一要求体现了思想性、科学性、实效性的有机统一,强调了团结和务实的重要性。我们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深入研究市情,正确研判形势,积极应对挑战,合理确定发展目标,不断完善发展思路,积极采取发展举措,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用 “四定”办法推进项目,有效推动了跨越发展。实践证明,无论形势任务如何变化,只要全面落实这一要求,就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第五,必须坚决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和谐稳定是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加强政法工作,推进依法治市,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只有牢记稳定是第一责任,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各项工作,才能为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第六,必须持之以恒地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不断加强市委班子自身建设,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抓班子、带队伍,做到把方向、出思路、定目标、谋举措、抓大事,切实按照 “五位一体”格局抓好党的建设,提高了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实践证明,只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年来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应该为之自豪并倍加珍惜;五年来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五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市委提出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举措,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北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符合北海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科学合理的、完全正确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二、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北海按照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建设特大城市、加速追赶发达地区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自治区优先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等重大机遇,也将要应对世界经济和宏观环境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与挑战。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开创北海科学发展新局面,是全市人民的共同使命,我们一定要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抢抓新机遇,努力增创新优势,不断夺取新胜利。

未来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引领跨越发展、以跨越发展落实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积极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决策部署,坚持“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实现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和 “十二五”发展目标,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努力开创北海科学发展新局面。

未来五年全市工作的奋斗目标是:首先用一年时间坚定不移地全面完成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夺取 “十二五”发展的阶段性胜利,再从新的起点上乘胜前进,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 “十二五”目标任务,把北海全面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化的现代产业集聚基地、旅游商贸物流中心、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和生态宜居文明城市,接着在 “十三五”开局之年继续开创北海科学发展新局面,实现北海城市发展的内生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按规划把北海建设成为特大城市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 —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200 亿元、力争达到 1300亿元,也就是在2012年实现三年跨越发展目标600亿元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均GDP实现6万元、力争突破7万元,大体达到珠三角地区 “十一五”期末平均水平。财政收入达到200亿元、力争达到230亿元,在实现三年跨越发展目标 100亿元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 100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大体调整为 9 70 21。县区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得到巩固增强,可持续发展得到有效保障。

— —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建成亿吨大港,基本形成与大开放大发展相适应的陆海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城市对外交通能力和服务辐射功能全面提升,能源、信息、环保、市政、防灾减灾等公用设施以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镇化、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

— — 产业支撑明显增强。加快工业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600亿元、力争达到4100亿元,也就是在实现三年跨越发展目标1000亿元的基础上力争再翻两番。北海工业园区、铁山港工业区建设成为千亿元产业园区,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产业发展成为超千亿元产业,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旅游、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全面繁荣发展。

— — 开放合作明显深化。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承接产业转移和外资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口岸服务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 —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大幅增加,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城乡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 —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就业创业机会明显增多,城乡居民收入和家庭财产普遍大幅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

未来五年,我们必须根据北海的实际情况与发展趋势,正确认识和处理加快经济建设与推进城市建设的关系、壮大优势产业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推动经济发展与保障改善民生的关系、增强城市硬实力与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关系、抓好第一要务与落实第一责任的关系,充分发挥北海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越独特、开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切实把握 “落实好中求快、突出壮大产业、更加关注民生、致力把事干成”的重大原则。

落实好中求快,就是结合北海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化发展意识和赶超意识,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前提下,做到能快就不要慢、能多快就多快,力争成为发展热点区域的亮点,尽快缩小北海与发达城市的差距。

突出壮大产业,就是根据北海进入产业带动跨越发展新阶段的实际,始终把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壮大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重点,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

更加关注民生,就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富民优先,走共同富裕道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为老百姓多办实事、多干好事、多谋福祉,让北海人民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

致力把事干成,就是坚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用心做事、开拓创新,有效破解难题,把应该做能够做的事情办成办好,共同创造北海发展史上又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

为了实现宏伟的奋斗目标,各级党组织要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完成8项主要任务:

(一)抓紧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持续增强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认真贯彻落实 “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的战略思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夯实产业支撑作为增强城市发展内生力的重要举措,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海洋经济,着力建设千亿元产业园区、打造千亿元产业、培育百亿元骨干企业,重视发展中小企业,支持县区发展优势产业,大幅度提升北海在广西产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1、以打造千亿元产业为重点加速工业化进程。完善产业规划,落实扶持政策,积极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延长产业链条,努力打造三个千亿元产业。乘势做大电子信息产业,提升研发水平和科技含量,着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积极做大石油化工产业,加快集聚相关企业,着力打造能源化工生产基地;抓紧做大临港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镍铬合金下游产业,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同时,扎实推进原料林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林浆纸产业;以水产品和粮油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翻两番;合理开发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并发展精深加工,稳步发展建材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海洋生物和新能源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必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全面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抓紧编制实施千亿元产业园区控制性详规,完善北海工业园区、铁山港工业区以及合浦工业园新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北海电子产业园(新城)、石化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和北海出口加工区B 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铁山港新区、铁山港东岸临海产业园,为企业聚集和产业发展搭建平台。

2、加快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物流、房地产等产业。抓紧实施旅游发展规划,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逐步把北海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显著提升北海旅游在广西旅游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和有序推进涠洲岛旅游区整体开发,完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精心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海岛;高度重视对银滩的保护,严格按规划推进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 积极构建银滩滨海旅游产业带;抓好高星级酒店和康体养生设施建设,加快发展高端旅游;深化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海上跨国旅游;积极培育航空市场,增开国际航线,加密国内航线航班;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旅游与商贸融合,加强旅游产品开发营销,打造滨海度假、海岛旅游、跨国旅游等品牌;加强旅游行业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要大力繁荣发展商贸业,优化市区商业网点布局,依托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有区域性影响的水产品、电子产品和面向东盟的小商品等大型专业市场,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拓宽商品流通渠道,增强商贸服务和辐射功能;加快城镇集贸市场建设,促进城乡商品流通,促进农村消费升级;规范商贸流通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结合推进工业化和建设亿吨大港,抓好物流园区建设,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结合推进城镇化合理适度发展房地产业。着眼未来、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会展业。积极促进金融、通信等产业繁荣发展。

3、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把推进项目建设作为加快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围绕发展产业引进和建设项目,以最优的政策、最快的效率、最好的服务、最佳的环境,坚持 “四定”办法,强力推进那些上级有要求、发展有需要、群众有期待、资金有保障、现实有支撑的项目。重点抓好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化(20万吨/年聚丙烯)和诚德新材料项目达产,尽快完成广西(北海)LNG、诚德新材料二三期以及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并力争建成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林浆纸一体化等重大项目。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北海发展需要,认真筛选和推出一批新的产业项目,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为多上快上项目创造条件。要依法依规做好征地搬迁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二)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加快建设特大城市步伐。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推进区城同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增强城市集聚辐射效应。

1、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发展承载力。基础设施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城市发展出发,按照合理布局、增强功能和适度超前的要求,续建和新建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抓好海港、空港、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提升北海交通辐射功能。努力建设亿吨大港,推进深水码头、专用泊位建设和航道疏浚;完成钦州至北海铁路扩能改造,如期建成玉林至铁山港铁路,力争建成合浦至湛江铁路;建成玉林至铁山港、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和广西滨海公路北海段;适时启动福成机场扩建和涠洲岛小型通用航空基地建设。根据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需要,加快建设供电、供水、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

2、统筹推进北海组团和铁山港 (龙潭)组团建设,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全面实施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空间布局。北海组团重在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位,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中心城区与合浦县城一体化发展。铁山港 (龙潭)组团重在发展大港口、大工业、大通道、大物流,坚持 “区城同建”,加快铁山港工业区和现代渔港经济区建设。从统筹两大组团建设、促进合浦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加强与相邻城市的合作,联手推进铁山港东岸开发建设。

3、抓好城市建设管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按照建设特大城市的要求,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衔接好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规划,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合理有序推进城市建设。择机启动并力争建成新的行政中心,促进银滩东区文化教育旅游综合产业区开发建设,推动城市有序扩张。完善市区 “七横七纵”主干路网,推进城市供电、信息、公交网络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便民公用设施,坚持抓好城市的净化、绿化、彩化、亮化、美化。依法保护并合理改造老城区,抓好城中村和小街小巷改造。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树立北海繁荣、开放、和谐、宜居、文明新形象。

4、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正确认

识和处理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构建生态环境安全体系,积极创建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大力植树造林,依法保护森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大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饮用水源的保护力度,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加快鲤鱼地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抓紧完善垃圾、污水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抓好节能减排,加强环境污染整治,防范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

(三)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注入城市发展活力。改革开放是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广泛集聚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各种资源和要素。

1、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用好用足优惠政策,不失时机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投融资体制,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决策机制,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抓好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2、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健全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机制,以产业合作为重点拓宽合作领域,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大型对外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与珠三角、西南地区、港澳台地区及东盟城市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与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的合作,共筑增长新一极。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利用外资,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大力宣传北海的发展优势、发展成效、发展前景,不断提升北海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3、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电子信息)、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水产品),调整优化出口结构,扩大水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加先进设备和短缺资源的进口。大力发展海运,积极增开航线,逐步加密航班,构建港口物流综合服务体系,提升口岸服务功能和水平。

(四)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贯彻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完善统筹城乡发展机制,落实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如期完成千里乡村公路畅通工程,实现行政村硬底化公路全覆盖,基本解决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和生产的自然村道路不畅问题。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标准化海河堤建设,全面提升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排灌功能;加强水资源保护,抓好江河流域治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适应市场需求、利于农民增收为导向,推广优良新品种以及先进适用技术,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建设国家级北海农业科技园区和合浦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优良畜禽品种养殖,巩固发展水产养殖,积极拓展远洋渔业。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促进林业经济发展。

3、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抓紧修编和实施村镇规划,在大力抓好村庄建设和改造的同时,加快中心城镇建设,推进街道、市场等基础设施和文体、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镇容镇貌,繁荣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优化创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或自主创业,增强集聚和辐射功能,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服务,更好地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稳妥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居民有序转化为城镇居民。

(五)大力繁荣发展先进文化,着力增强城市发展的文化支撑。充分发挥北海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城市发展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1、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推动北海跨越发展的各方面,唱响奋进、文明、和谐的时代主旋律。广泛开展理想信念、国情市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突出抓好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城乡居民提高素质,不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步伐。

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并免费向社会开放。建成北海市博物馆、广电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汉文化主题公园,完成市群众艺术馆改造,加快推进北海文化艺术中心项目。抓好文艺精品创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节庆文化活动,繁荣发展群众文化。加强对历史文化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积极申报 “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加快发展广播电影电视和新闻出版事业,加强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的研究。切实加强和不断扩大文化对外交流,逐步增强北海文化的影响力。

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落实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有资源依托、有市场需求、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精品走向市场,开发一批反映北海历史文化内涵、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策划建设一批有效益、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培育壮大一批文化企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1、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发展科技事业,保护知识产权,推进自主创新,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落实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加快建设北部湾 (北海)教育科研基地,完成北海中学搬迁、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迁建等一批教育项目,下大力气解决中小学校分布不合理和 “入园难、入学难”问题。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健全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安全、高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治病贵问题;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完成市第二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建成银海区人民医院。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加快体育场馆建设,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面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认真贯彻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2、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促进就业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做好城镇失业待业人员和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充分尊重、真诚关爱在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第一线的劳动者,积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研究解决就业用地遗留问题,积极探索留地安置方式,促进被征地农民的转产转业。大力优化创业环境,积极发展微型企业,倡导和支持依法依规自主创业。

3、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 “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完善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险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逐年增加农村社会保障投入,完善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建立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多形式的救助机制,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健全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实现 “居者有其屋”。积极发展老龄、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社会福利事业,鼓励发展慈善事业。

(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适应北海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和改革开放深化的新形势,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为着力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1、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按照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求,充分发挥党委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政府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好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2、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方面加大力度,特别是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机制,抓好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作出重大决策、制定重要政策、建设重大项目之前,都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信息网络服务管理,不断提高处置突发事件、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3、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努力形成与开放、动态、信息化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方法手段,使社会管理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强化基层组织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注重源头治理,及时发现矛盾和问题,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尽可能通过平等沟通、协商、引导等办法化解矛盾和问题。

4、推进平安北海建设。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的治安防控,抓好科技强警和 “天网工程”,防止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严密防范并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八)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市有机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进一步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制衡机制,促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提高党委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加强党委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审判、检察机关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对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有效发挥他们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巩固和发展 “双拥”成果,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不断增进军政军民团结。

2、进一步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扩大基层民主,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健全重大决策和公民有序参与的互动机制,对涉及全局性的重大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逐步推行公示、听证制度;扩大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3、进一步巩固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势,支持人民政协按章程履行职能,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作用,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4、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法制宣传,抓好 “六五”普法教育,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市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促进公正司法、文明执法、全民守法,维护法律尊严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同志们,我们坚信,有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有各界

朋友的关心支持、有历届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奋斗,我们的各项任务一定能够完成,我们的预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三、紧紧围绕推动北海科学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实现未来五年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按照 “五位一体”格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开创北海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一)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工作,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在干部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现代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知识。加强理想信念和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清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不断增强党性观念,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在开创北海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按照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优化班子配备结构,建设充满激情、勤政廉政、团结和谐、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重视对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任用。努力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按照 “纵向比增长、横向比排位、总量比份额、个人比贡献”的方法考评干部,在 “三个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和使用干部,坚持和完善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坚决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着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积极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善待用好现有优秀人才,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注意发挥好老年人才的作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积极作用。

(三)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着力抓好组织体系、骨干队伍、活动载体、工作制度和场所阵地建设,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积极构建统筹城乡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选好配强带头人,加强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四)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坚持对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结合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干部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戒骄、戒懒、戒空、戒虚、戒假、戒奢,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北海的新业绩;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切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越是大发展,越要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对干部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的重要手段,教育党员干部自觉廉洁自律,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创新,既抓制度完善,更抓制度落实,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围绕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切实加强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管理与监督,加快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防止在大开放大发展进程中发生 “项目上去、干部倒下”的现象。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切实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维护党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对北海的发展寄予厚望,人民群众对北海的未来充满期待,我们肩负的责任光荣而重大,我们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为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开创北海科学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共党 北海市 中国共产党 【中共党代会议报告】市委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北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报告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