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醴陵市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完整)

来源:朗基文库网 时间:2023-05-21 20:54:02 阅读:

内容摘要: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1月16日在醴陵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市长冯建湘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

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1月16日在醴陵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市长冯建湘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08年醴陵市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完整),供大家参考。

2008年醴陵市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完整)



政府工作报告


——2008116日在醴陵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冯建湘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履行政府职责,全力推进科学发展,圆满实现了任期各项目标任务。

这五年,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全市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69.9亿元增加到162.1亿元,年均增长12%;财政总收入由3.59亿元增加到10.02亿元,年均增长22.8%,五年增长了1.8倍;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7亿元,年均增长2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4.5亿元增加到52.66亿元,年均增长16.6%。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652.627.8调整为15.158.426.5。工业增加值由34.2亿元增加到87亿元,规模企业由151家发展到340家。陶瓷产业被列入全省50个重点产业集群。陶瓷产业园成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园区,入园企业28家。打造中国驰名商标、出口名牌各1个,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31个。农业增加值由13.7亿元增加到24.5亿元,年均增长5.7%。粮食总产量保持在43万吨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48家。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1亿元增加到42.8亿元,年均增长1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66.9亿元和27.5亿元。连锁、超市、专卖等新型业态大量涌现,房产、物流、信息、保险、邮政、通讯等服务业长足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县市名列前茅,连续三年荣获全省“经济强县”称号。

这五年,是基础建设加速推进、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的五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7平方公里扩展到23平方公里,建制镇、村级镇得到长足发展,白兔潭镇成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示范镇。新改建城市主次干道13条、城市广场3个,新建城市景观10处、居住小区12个,亮化街道38条。顺利实现“川气入醴”,使用天然气企业达120家、居民5199户,树起了我市能源建设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莲易高等级公路完成改造,106国道全线升级,浙赣复线电气化铁路、醴潭高速建成通车,对外交通大格局基本形成。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改造县道167.8公里,硬化乡村道路1767.87公里,农村出行条件极大改善。治理病险水库18座,整修大中型灌区渠道55公里,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为4.95万人解决了饮水困难。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新建沼气池5400个。新建和改造变电站8个,圆满完成第二期农网改造,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完成退耕还林7.2万亩,造林绿化、水土治理、污染整治力度加大,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这五年,是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成果丰硕的五年。市属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全面清盘,累计置换企业142家,处置资产2.79亿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审批事项减少到296项。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撤并乡镇11个、社区居委会24个、行政村313个,全部免征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府采购、会计集中核算、部门预算等制度全面实施。国有资产监管、投融资、事业单位、要素市场等领域的改革全面推进。国检、海关驻醴办事机构相继开通运营。自营进出口企业由71家增加到149家。累计完成外贸出口总额15.03亿美元,出口创汇6.35亿美元,年均增长20.2%29.3%。外商投资企业由22家增加到48家。利用外资8844.8万美元,引进内资45.1亿元,年均增长52.5%20%

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的五年。实施科技项目248个,获得上级科技进步奖励47项,科技型企业发展到50家,连续五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改造中小学危房14.6万平方米,四中升格为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抗击非典、禽流感取得重大胜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并获得全国、全省先进县(市)称号。文化事业加速发展,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连续四年获得“全省优质服务先进县(市)”称号。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圆满完成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和第二次农业普查。历时三年完成《醴陵市志》续修。顺利完成三峡移民和大中型库区移民接收工作。国防、民兵预备役、气象、民族、对台、宗教、人防、外事、残疾人、妇女、老年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有新的进步。

这五年,是民生民利得到保障、人民受惠越来越多的五年。连续四年圆满完成省、株洲市和本市各件实事,较好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804元增加到12364元,农民人平纯收入由3196元增加到5707元。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以下称“五险”)全面推行,五年发放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3.29亿元,城乡低保金8100多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三年来,12.28万人次获得8385万元医疗补助。“一免三补两取消”等惠农政策的落实,减轻农民负担9012万元。新建农村敬老院30所,集中供养达1375人。帮建农村特困户安居房625栋。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568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240人。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1.4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增加9.5平方米。人民群众的家庭财产普遍增多,空调、电脑、小汽车等高档商品更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通过五年的发展,基本实现了让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劳有其岗、居有其房。

这五年,是民主法制全面加强、政务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定期向市政协通报工作,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15件,政协委员提案625件,满意率逐年提高。扎实开展“四五”、“五五”普法教育,法律意识显著增强。全面实施《公务员法》,公务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稳步推进村(居)民自治,全面推行政务、村(居)务、厂务和校务公开,基层民主不断扩大,阳光行政深入人心。扎实做好信访工作,预防和控制了群体性事件发生。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各项控制指标逐年下降。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审计、监察和反腐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2007年是上届人民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按照市委确立的“一心一意谋产业,聚精会神抓集群”工作主题,我们尽心竭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4%,创近年来最高增速;财政总收入增长33.3%,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0.5%,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工作始终突出了以下五个重点:

(一)突出产业发展。出台产业集群发展总体规划和陶瓷、烟花爆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落实重点企业扶持措施,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新增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3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54.1%,同比提高24.7个百分点。日用陶瓷、工业陶瓷、烟花爆竹产量达22.8亿件、30.8万吨和1470万箱,分别增长24.5%28.1%20%。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陶瓷产业园实现产值5.1亿元、税收6318万元。农业效益稳步提升,农业增加值增长5.8%。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6%

(二)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金巢食品、湘洲食品、明鑫农场等农业产业化企业初具规模。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被列为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县(市)。积极防控动物疫病,养殖业保持健康发展。乡村道路建设再掀高潮。醴官、碧马公路完成改造,醴伞公路完成路基工程。硬化乡村道路1107公里,启动神福港大桥、白兔潭大桥建设,新建农村客运站5个。新建整修水利工程11756处,治理病险水库8座,成功抵御了五十年一遇的大旱。改建卫生厕所9480户、垃圾池309个。2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发展加速、活力倍增,90个村完成村庄整建规划,200个整治村的村容村貌显著变化。

(三)突出城市建设和提质。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初战告捷。醴陵大道二期完成路基工程。醴陵大桥新桥建成通车,江源大桥、渌江城市防洪堤建设顺利推进。瓷城大道改性沥青铺设完成。左权路改造全线完工。320国道与工业园互通工程已经建成、与106国道互通工程进入尾声。国瓷路、阳三路、励节路、渌江人行桥、无公害垃圾处理场启动建设。修复城区路面5000平方米,硬化、亮化小街小巷30条。湘东商贸中心、文化路商业街、中央商业广场、五环国际都会等工程稳步推进。成功举办第二届房交会,成交额1.86亿元。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聚集功能明显增强。

(四)突出发展社会事业。获得专利390项,实施国家级科技项目2个。华联(HUALIAN)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实现了我市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深入开展教育“提质创优”活动,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代表湖南省高质量通过“两基”国检,获得省政府“特殊贡献奖”。着力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平稳,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顺利启动。推进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杜绝了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文体事业加快发展、捷报频传。电视连续剧《红官窑》完成拍摄;“釉下五彩瓷”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醴陵窑”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荣获“全国文物先进县(市)”、“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市)”称号。成功举办与日本瑞浪市结好20周年和宋时轮将军诞辰百年纪念活动。

(五)突出维护民生民利。视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扎实为民办实事,荣获“全省十件实事先进县(市)”称号。投入社会保障资金3.5亿元,用于弱势群体的参保、就业和帮扶救助等工作,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扎实抓好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新建和改造农村敬老院5所,城区中心敬老院建设顺利推进。“五险”覆盖面稳步扩大。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由156元、15元提高到200元和30元,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向所有家庭派发公众应急手册,应急体系初步建立。认真做好来信来访,扎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参政议政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驻醴部队、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醴陵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经济结构不优,传统产业科技含量低,农业产业化程度和第三产业比重低;城乡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城镇品位不高,功能亟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社会稳定压力较大;政务水平有待提高,工作作风有待改进。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总体构想

今后五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开启“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五年,也是醴陵实现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和省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投入力度加大,国际国内资本和产业梯次转移步伐加快,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站在新的起点,肩负新的使命,我们一定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把醴陵的发展置于全国、全球的发展大潮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居安思危,励精图治,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抓住和用好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一心一意谋产业,聚精会神抓集群”为主题,继续实施优势产业带动、城镇发展带动、先进文化带动三大战略,着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力改革开放、自主创新,着力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富民强市的新局面。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12年,力争生产总值超过32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2亿元,均实现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000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9000元,均在2002年的基础上增长2倍以上。保持醴陵全省“经济强县”的领先位置。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本届政府任职期间,我们将全面落实以下五方面的任务,全力推进经济社会新的跨越。

(一)坚持发展至上,着力建设活力醴陵。发展是活力之源,始终把发展放在重于一切、高于一切的位置。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产业集聚为平台,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发展步伐。以集群引领产业,努力建成全国电瓷电器生产基地、炻瓷制造出口基地、高温瓷制造出口基地、精品烟花响炮生产基地、现代专业物流中心、长株潭休闲旅游后花园“六大基地”。以龙头领跑发展,培育上市公司3家以上,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12家、5亿元以上的5家、3亿元以上的10家、1亿元以上的15家,把醴陵建成湖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以品牌提升实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重点培育一批“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力争到2012年创国家级产业品牌510个、国家级品牌企业23家。做强做大陶瓷产业园,打造核心经济增长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扩大农业规模经营。调整种养结构,发展规模养殖,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做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发展格局。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整合资源,挖掘潜力,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三产富市。到本届政府末,把醴陵建成初具规模、辐射能力强的专业化物流中心,打造3个以上“AAA”旅游景区,形成12条旅行社定点挂靠的旅游专线。

(二)坚持城乡并进,着力建设生态醴陵。突出“生态、绿色、环保”理念,建好醴陵的城镇和农村。以五年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按照“做强西北、提升东南、整合中心”的城市空间发展思路,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打造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重要卫星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拉通李畋大道、国瓷路等城市主要干道,形成“七纵四横”城市道路格局。实施城市美化、绿化和亮化工程,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城市“退二进三”步伐,两年内拆除城区132个烟囱,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投入1500万元,支持一批集镇做大、做强、做美。加强乡村道路建设和管养,完成“十一五”规划项目和全部县道改造,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增强道路通行保障能力。抓好水库除险保安、渠道防渗护衬、官庄灌区续建配套、节水型用水试点等工程,确保农业防洪减灾、旱涝保收。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改水、改厕和垃圾场建设,全面改善村容村貌。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推广清洁、可再生能源,全力减排、除污、降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坚持外向拓展,着力建设开放醴陵。以改革开放30周年为新起点,在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范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简办事机构,提高行政效率。深化企业改革,重点支持株洲市属以上驻醴企业改制转型,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大乡(镇)、村(居)两级转移支付力度,健全基层运行机制;加强乡(镇)、村办公场所建设,巩固基层政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融资担保公司,用三年时间创建省级“金融安全区”,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事业单位、要素市场等领域的改革。鼓励民资、外资进入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行业和公用事业的对外开放。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着力引进一批对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项目、大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大发展。积极“走出去”,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坚持以质取胜,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经贸活动,既巩固对外贸易,更抢占国内市场。坚持“请进来”,举办大型国际国内陶瓷、烟花爆竹专题节会,广邀天下客商,共促经济发展。

(四)坚持文化提升,着力建设魅力醴陵。文化塑造形象,文化提升魅力。全面加强文化建设,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建设文化大市,提高文化“软”实力。深入挖掘悠久厚重的历史底蕴,打造以陶瓷、花炮文化为特色的“瓷都”文化形象。推进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建好“一场五馆”(体育场、泉湖体育馆、陶瓷博物馆、李铎艺术馆、文物博物馆和图书馆),改造状元洲和渌江书院,恢复文庙原貌,打造城市文化地标。以“红官窑”、釉下五彩瓷手工艺、烟花鞭炮制作、《思情鬼歌》、醴陵特色菜等为重点,加强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面繁荣文化市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培育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建设和谐醴陵。以维护民生民利民安为目标,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统筹发展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速“教育强市”进程。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稳健运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完善市场机制,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新增就业人员13.5万人以上。扩大“五险”覆盖面,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做好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工作,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落实信访制度,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积极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扎实推进“科技兴安”,预防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能力。坚持依法治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上述五大任务,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反映了全市人民的愿望。我们将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目标不动摇,迎难而上,克难而进,为全面实现这五大任务而努力奋斗!

三、实现新一届政府工作良好开局

今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平纯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4%。重点抓好六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紧扣“一心一意谋产业,聚精会神抓集群”工作主题,扩张工业总量,提升工业效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强优势产业。深入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总体规划和陶瓷、烟花爆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健全产业发展机制,促进优势产业领先发展。陶瓷产业立足做优,以釉下五彩艺术瓷、电瓷电器等为重点,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推动产业改造升级。烟花爆竹产业立足做大,坚持差异化发展方向,出台新的扶持政策,规范产业发展,提升发展水平。服装产业立足做强,整合优势资源,提高设计水平,加强市场开发,促进产业崛起。提高产业准入门槛,采取强制性措施,坚决关、停、并、转一批高能耗、低效益、安全风险大的企业,加快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培育骨干企业。继续加大对32家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突出对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进行扶持,力争新增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4家。全力支持华联瓷业上市。完善奖励政策,落实奖励措施,引导企业开展品牌经营。支持企业强强联合,组建企业集团公司,提升规模竞争力。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建立科研中心,增强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做大园区经济。按照“一业为主、多业并进”的发展思路,深入研究园区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规划。完善陶瓷产业园配套设施,拉通园区与城市连线,搬迁羁押中心,加快园区融城步伐。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增强园区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能力。完善投资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入园门槛,全力招“外商”、招大商,力争新增入园企业8家以上,投产企业10家以上,实现产值8亿元、税收8000万元。完善南部工业园总体规划和用地规划,采取合作、BOT(建设—经营—转让)、整体开发等方式,加快园区开发建设。

全力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宣传,营造全民招商引资氛围。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加大项目开发、包装和申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改进工作机制,强化乡镇(街道)和经济部门的招商责任。完善激励措施,重奖招商引资有功人员。突出产业招商、以商招商、股权招商、协会招商,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立足意向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抓好官庄特种军用车辆试验场、继善高科、宏光物流、东莞鞋业、熊猫烟花、南方骨瓷基地等项目。

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政务环境建设,所有行政审批事项,一律进政务中心办理。严格落实限时办结、服务承诺、责任追究和一票式收费、一支笔减免等制度,深入推进政风、行风评议活动,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服务效率。加大“四乱”整治力度,斩断伸向企业索、拿、卡、要的“黑手”。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企业诚信黑名单制度,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全面启动省级“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重拳整治工程建设施工环境,对强揽工程、强买强卖、强行参工参运等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严惩不怠。

(二)大力深化“创园”活动,加快推进城市化步伐。深化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活动,提升城市集聚力、承载力和竞争力。

抓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牢固树立规划龙头意识,加紧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抓紧编制各类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加大规划执法力度,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编制陶瓷产业园、丁家坊体育中心、寨子岭公园控制性规划,完成文庙、渌江书院改造修建性详规和江南路、宝塔路、玉瓷路、滨江路等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推行规划招标、公示制,提高规划设计的社会参与度。

抓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启动李畋中路、江源路、宝塔路建设。推进醴陵大道二期、国瓷路、励节路、渌江城市防洪堤、桎木嘴广场、车顿桥广场建设。完成醴陵大桥老桥和阳三路改造,建好江源大桥和渌江人行桥。加速城区天然气、给排水管网改造。新建城北220千伏变电站。实施主干道路面沥青改造工程,加速小街小巷硬化。以城区主要道路和建筑物为重点,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做美城市夜景。

抓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坚持管建并举,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发挥街道、社区的城市管理作用,实现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规范户外广告、牌匾管理,从严治理乱搭乱建、占道经营、乱贴乱画行为,美化城市空间。严格交通管理,启动城区电子监控建设,从严治理交通违章行为。强化环卫整治,彻底整治“脏、乱、差”,实行主干道24小时清扫保洁。加强市民教育,深入开展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庭院创建活动,建设干净、文明的人居环境。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抓经营,盘活城市资产。树立负债经营理念,广辟融资渠道,解决城市建设资金不足难题。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实现土地保值升值。对经营性建设用地,全部实行招、拍、挂方式出让。严格控制农用地转非农用地,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土地和违法建设行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经营好城市道路、桥梁、广场和广告牌、出租车、公交路线等城市资产。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设,发挥“廉租效应”,推动直管公房和旧城区改造。

(三)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建设“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醴伞公路改造,争取醴炎高速立项。改造县道74公里,全面完成“十一五”通畅、通达工程,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启动双河口大桥建设,完成神福港、白兔潭大桥和4个农村客运站建设。抓好基本农田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官庄灌区续建配套、节水型用水试点等工程,除险加固16座中小型水库。启动清水江电站建设,新建东门塘、长沙岭、王仙书堂、仙霞4个变电站,完成第三期农村电网改造。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解决2.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编制80个村庄整建规划,完善村民建房布点规划和村级预留地规划。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调优种植业,扩大品种优良、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种植规模,重点打造白兔潭、泗汾优质稻核心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优质率。调高养殖业,按照规模化、基地化发展方向,扩大生猪、黑山羊、鲴鱼等养殖规模,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调强加工业,扶持一批农业加工企业发展壮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加强经济林、生态效益林建设,促成武陵源茶籽油投资有限公司扩建油茶林项目落户醴陵,提高农业生态效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和专业公司集中,实现规模经营。

推进小城镇扩容提质。立足把镇区做大、镇容做美,完善小城镇规划和布局,构建以106国道、醴官线、醴伞线为发展轴,以白兔潭、泗汾、黄獭嘴、均楚等中心镇为支撑的小城镇网络。推进镇区道路、供水、路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小城镇扩容提质步伐。投入300万元,重点支持三个镇加快发展、做大规模。鼓励农民向非农产业和镇区转移,提高城镇化率,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发展农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运销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动物防疫工作,防止重大动物疫情发生。规范农村市场管理,严厉打击坑农害农不法行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做强做大现代服务业。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战略之举,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规范产业发展行为,加速“三产富市”步伐。

全力发展物流业。实施《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启动华联、彩丰等企业移动管理信息系统试点。推进铁路口岸建设,争取开通醴陵至厦门港集装箱班列。着手创建专业运输公司和烟花爆竹专业物流公司,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进驻醴陵。启动醴陵物流中心建设,加速湖电物流、湘东粮油物流中心建设,做大做强物流业。

大力发展房产业。坚持培育和管理并重,保持合理投资规模,严格控制小规模开发行为,提升房产业发展档次。支持五环国际都会、瑞和新城、星海明筑等住宅小区建设,滨江花园、盛世华庭等小区完善配套设施,打造一批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样板小区。抓好泉湖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小区建设,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强化市场监管,依法惩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房价监管和调控,保持合理房价水平。

整合提升旅游业。发挥工业旅游、红色旅游等特色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旅游景区。编制官庄库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完成立三故居停车场建设,启动文庙恢复工作,完善仙山公园旅游设施。按照AAAA景区标准,启动渌江书院扩建工程。借电视剧《红官窑》播映契机,提升工业旅游知名度。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全力支持红官窑大酒店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全面繁荣商贸业。建设一批专业市场,推进商贸业向市场集中。支持金塔商贸中心、文化路商业街、友谊电脑数码城、中央商业广场加快建设。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网上销售等现代营销方式,扩大超市、仓储式商场等新型业态,发展便民商业网点。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强市场运行监测,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扎实推进科教兴市。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巩固提升“普九”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启动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抓好职业中专申创省、国家级示范性职业中专工作。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启动江源小学建设,新建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大力开展扶贫助学。做好消赤减债工作。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进科技信息化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创建全省专利示范市。

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加快泉湖体育馆、陶瓷博物馆、李铎艺术馆等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完成状元洲改造。抓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做好《思情鬼歌》申报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出版发行《醴陵画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培育和引进文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农村文化站建设,创建一批乡村文体示范点。完成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推进广播电视和网络文明建设。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确保2009年农民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强化初级卫生保健,加强各类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治。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好3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农村食品药品“两网”(监督网、配送网)建设,确保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规范生猪定点屠宰,保障群众吃上“放心肉”。全面贯彻《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严厉打击非法生育和“两非”行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现“提质保类”目标。

改良城乡生态环境。抓好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好无公害垃圾处理场,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加速企业煤改气、油改气步伐,坚决关停一批高污染、高耗能和低效益工业企业,消除城区60个以上的烟囱。抓好造林绿化、护林防火和退耕还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六)高度关注民生民利,奏响和谐发展最强音。坚持执政为民,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市民幸福指数。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规范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物价管理,平抑市场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稳定。扩大“五险”覆盖面和受益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完成城区中心敬老院建设。抓好残疾人就业、康复和扶助工作,做好城乡特困户、五保户等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健全信访制度,落实信访责任,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强化安全监管,以烟花爆竹、水陆交通、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为重点,深入推进专项整治,防范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建设。大力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增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黑恶”犯罪、“两抢一盗”、地下“六合彩”等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四、新形势下的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新起点,推进新跨越,新一届政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一定按照进取、务实、高效、清廉的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真正做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全体政府工作人员将时刻谨记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全方位解放思想、解放行动。主动顺应国际惯例,无缝对接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克服小农意识和计划思维,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市场的手段抓好经济工作,用创新的精神争创发展优势。敢于直面矛盾和困难,勇于不断创新和争先,营造奋发干事业、一心求发展的浓厚氛围。

弘扬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把执行和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求,强化目标考核,严格督查督办,跟踪问效,效能问责,着力解决令出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确保政令畅通。压缩文山会海,减少迎来送往,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坚决克服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不良习气,坚决抵制奢侈享乐、铺张浪费等不良行为。

提高加快发展的执政能力。大兴学习之风,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使公务员队伍更加懂法律、懂政策、懂经济、懂市情,提高政府在行政决策、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坚决贯彻市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执行人大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严格按《政府工作规则》办事,规范政府工作行为。加强科学民主决策,增强决策透明度。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法责任制、执法考评制和过错追究制,着力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树立勤政廉洁的政府形象。加强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促进政府公务人员勤奋理政、执政为民。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做到干干净净干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规范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行为,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衔;千帆共进,奋勇者为先。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开创富民强市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醴陵市 五年 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醴陵市政府工作报告五年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